新疆巴州库尔勒香梨生产现状分析及建议

2021-03-06 03:50林彩霞刘长青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期
关键词:库尔勒香梨梨树

林彩霞 刘长青 姜 鹤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库尔勒841005;2.新疆兵团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管理总站 乌鲁木齐830011;3.河北农业大学 保定071000)

库尔勒香梨(以下简称香梨)是新疆最著名的特产果品,属蔷薇科梨属新疆梨种,是白梨与西洋梨种间杂交种,具有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酥香、爽口、耐贮藏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新疆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香梨主产区处于新疆巴州库尔勒地区境内,属欧亚大陆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光合总辐射为3 065~3 171 MJ/m2,年日照时数为 2 873~3 051 h,无霜期为209~216 d,昼夜温差大。由于库尔勒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生产出的库尔勒香梨品质优良、风味浓郁。但是,随着香梨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生产中存在的抗寒性差、品种单一、不良天气影响、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技术滞后、果实品质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香梨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以香梨主产区的库尔勒地区为典型对象,根据实地调研和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制约香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原因,提出应对建议,为库尔勒地区香梨生产和其他地区的香梨种植提供借鉴。

1 库尔勒香梨生产现状

1.1 种植面积和产量现状

由附图可以看出,近8 年来巴州库尔勒地区香梨种植面积除了2017 年有较大增幅外,基本在3.38 万~3.78 万 hm2之间,总体处于稳定状态,由 2012 年的3.78 万 hm2下降到 2019 年的 3.65 万 hm2,减少了0.13 万 hm2,下降 3.44%。香梨产量和亩产以 2017 年增幅较大外,其余年份产量处于26.73 万~44.85 万t,单产处于11.55~15.75 t,产量和单产总体上处于徘徊水平。分析香梨面积和产量没有持续稳定增长的原因,一是2012 年和2013 年冻害频繁发生,造成树势衰弱,树体残缺不全,严重的整株死亡;二是2017 年以来新的病虫害发生蔓延,致使香梨面积和产量再次回落到以前水平;三是标准化管理水平低,造成产量低下、品质不高、效益差。

附图 2012-2014 年库尔勒地区香梨生产现状

1.2 栽培模式现状

目前,香梨生产栽培模式主要有3 种: 一是1960-1980 年,株行距为(4~6)m×(6~7)m 的乔化稀植栽培模式,树形为疏散分层形,树高控制在4.5 m,存在树体分级多、光照不良、达产期长、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二是 1990-2012 年,株行距为 (2~4)m×(3~6)m 的乔化密植栽培模式,将疏散分层形树形改良成三主枝中干形,树高控制在3.5 m 左右,这种种植模式推动了香梨产业的良性发展;三是2013 年引进梨密植省力化栽培技术,采用细纺锤形的树形,株行距为(1.0~1.5) m×4 m,建立先导示范园 6.7 hm2,实现了丰产优质,起到了很好的观摩推广应用效果,成为了今后香梨产业发展的主栽模式。截止到2019 年,仅新疆兵团第二师香梨省力高效密植栽培面积就达3 333.3 hm2。

1.3 香梨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优良的品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为解决香梨本品种存在的抗寒性差、果小心大、果形不正、早果早丰较差、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等问题,新疆区内外多家梨育种单位,通过以香梨为亲本采用杂交选育的方法和优良营养系选种的方法,先后选育出一系列抗寒、大果、红色、不同成熟期等各具特色的香梨优良新品种,如新疆兵团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新梨 1 号’‘新梨 2 号’‘新梨 6 号’‘新梨 8 号’‘新梨 9 号’‘新梨 10 号’‘新梨 11 号’7 个香梨新品种;塔里木大学选育的‘新梨7 号’;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玉露香’,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选育的‘红香酥’‘丹霞红’等杂交梨新品种。其中‘新梨7 号’‘玉露香’‘红香酥’具有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特点,在生产中已广泛推广种植,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新梨 6 号’‘新梨 9 号’‘新梨 11 号’具有抗寒性强、品质优良、红色等特点,适合在香梨冻害发生的次宜适生区发展;中熟品种‘新梨8 号’和‘丹霞红’等香梨大果优良品种,对丰富梨品种、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制约香梨生产发展的原因分析

2.1 香梨品种本身抗寒、抗病性较差

冻害是制约香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1]。香梨亲本之一的西洋梨产自欧洲,喜温暖气候和沙壤土,抗寒力弱,负载量大、生长衰弱时,枝干较易感染腐烂病和受病虫为害。香梨作为西洋梨的后代,也表现抗寒性较差,一般在-20℃以下的低温时就造成冻害,且易引发腐烂病的发生和蔓延。

2.2 冻害发生频繁

从历年香梨冻害调查资料显示[2],冻害高风险区分布于库尔勒市西偏北的东西长约50 km、南北宽约10 km 的狭长地带,是天山南麓的山前冲积扇下游低洼区,地势低,有利于冷空气堆积而不易扩散,冷空气维持时间和强度高于周边。而低风险区梨园由于地势较高、防护林健全、土壤质地好而往往冻害较轻。

近十多年来,巴州地区连续发生了5 次冻害,这5 次冻害的特点:一是极端气温比较低,2010 年12月5日至 2011 年 1月10日出现极端最低气温达到-28℃(1954 年为-32℃,1967-1978 年为-28℃),这是自巴州地区1954 年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出现的第三次极端低温冻害;二是2012 年1月和2012 年12月反复出现-25.5~-21.2℃低温,持续12 d,积雪厚度达到40 cm 以上,香梨树体死残严重;三是降温幅度大,其中降温幅度最大的是2002 年12月5日,气温从10℃一下降到-19℃,降温幅度达到30℃;四是低温来得早,多数低温出现在12月份,使梨树没有缓冲的余地,2012 年 12月至 2013 年 1月,气温降至-27.5℃~-22℃,持续 23 d,并伴有降雪,造成 5 年生以下幼龄树死亡严重;五是低温持续时间长,平均持续在15d,最多的达30 d,最少的也在13 d。

巴州库尔勒地区香梨遭受的这5 次大的低温冻害,造成香梨树冻死、冻伤的占总面积的50%左右,引起大幅减产;同时,每一次的冻害都引起腐烂病的暴发和蔓延,并连续危害2 年,致使香梨产业整体陷入低谷,效益低下,香梨生产发展举步维艰。

2.3 香梨树势强旺,早果早丰困难

初果期香梨树生长势强旺,导致花序坐果率低,一般只有15%左右。因此,探索易于推广的调控旺势、促花坐果技术以及选育出短枝抗寒香梨品种,是解决目前生产中初果期香梨树实现早果早丰的关键措施。尤其是自2013 年以来,在实施香梨省力化密植高效栽培模式中,由于果树控势不到位不及时,普遍存在树体生长强旺、产量低、树冠郁闭等问题。

2.4 标准化管理水平低

2.4.1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肥投入不足 土壤管理粗放,果农为追求短期效益,多采取经验追施化肥,忽视有机肥的施入,多数梨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8.1~14.7 g/kg,使得树体营养元素不平衡,降低了果实品质和产量,造成果树生长“虚旺”和抗性下降,使树体易受冻害和引起腐烂病的发生。

2.4.2 灌水不合理,梨树全年灌水量不足 梨树在需水期因水情的限制不能因需灌水,或是在需要控水的5~6月和8~9月为了间作物棉花而大量灌水,造成香梨树花芽发育不良、虚旺生长、枝条停止生长过晚、木质化程度较差,安全越冬困难。

2.4.3 果树负载量过大 果树修剪不规范,花芽量偏大,造成大小年现象,在遇到丰产年,果树超负荷结果,致使树体养分消耗过大,抗逆性减弱。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凡在当年超负荷结果的香梨果园,如果冬季遇到极端低温,必然会受到冻害,同时腐烂病发生也比较重。

2.4.4 果树管理技术体系不健全 对省力密植栽培模式的果树管理技术还存在技术体系推广力度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使得各项标准化技术措施落实不力,导致密植高效的栽培效果不能较好的发挥。对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的科技支撑能力不强,还难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2.4.5 新病虫害种类的出现造成防控难度增大 近年来,香梨产区有害生物种类在不断增加,为害面积和程度在不断蔓延及加重。尤其是病害的种类增多,对新出现的一些病害的生活史、发病机理和综合防控措施还没有准确摸清,给香梨产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3]。

2.5 其他原因

花期高温、干热风、霜冻、沙尘暴等不良天气条件,严重影响香梨坐果,如2019 年33 团花期遇-2.5℃低温霜冻,香梨严重减产。香梨生长期遇冰雹,严重影响香梨的商品性和产量;果实采收前遇6~7 级大风,造成落果,使得丰产不丰收。

3 对策建议

3.1 强化香梨冻害风险区区划与品种布局

根据历年香梨冻害发生区域规律,科学区划冻害风险区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3 个风险区,按照以香梨为龙头的香梨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坚持适地适栽、绿色高效发展的原则,解决香梨品种单一,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各风险区区划与品种布局具体如下。

高风险区为库尔勒市以西略偏北区域的库尔楚园艺场、哈拉苏农场、原28 团、29 团和30 团的十八团大渠南500 m 以外等区域,是历年冻害发生较重、冻害频发的区域,产量不稳定,年际减产幅度大、减产年份多。该区域以优先发展 ‘新梨 7 号’‘新梨11 号’等香梨抗寒系列品种为主,优化产业布局,丰富品种结构,同时加强和健全防护林建设和管护,形成完备的林网化防护格局。

中风险区为库尔勒市以西偏南区域的和什力克乡、恰尔巴格乡、兰干乡、托布力其乡、29 团和30 团十八团大渠以南500 m 范围内等区域,遭受冻害程度相对较轻,产量较为稳定。该区域稳步发展香梨种植面积,改造并修复中低产园,加强病虫害的防控,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适当配套发展丰产优质的香梨早、中熟品种,如‘新梨 8 号’‘丹霞红’等。

低风险区为库尔勒市以东偏南区域的英下乡、铁克其乡、阿瓦提乡、哈拉玉宫乡、上户镇大墩子村、29 团和30 团十八团大渠以北的山前冲击扇半坡区域,历年冻害频率低,产量稳定,年际减产幅度小,总体增产明显,果实品质优良,是种植香梨的优生区。该区域大力发展新建香梨园,积极推进香梨省力化高效密植栽培模式,建立高标准科技示范园,强化标准化管理,实现优质香梨生产基地提档升级。

3.2 加强科研攻关,解决制约高效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

充分发挥本地科研力量,联合区内外具有学科优势的科研院校就香梨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协同攻关,一是加快选育出适应性强、抗寒抗病的香梨杂交优良品种,丰富梨品种,调整香梨产业结构,形成以香梨为龙头的系列品种;同时,加快香梨优良营养系普选和鉴选工作,筛选出株型紧凑、早果丰产、抗寒的香梨优系,为香梨高效密植栽培提供品种资源。二是集中开展香梨果树控势促花、高效人工授粉、果实品质提升与优质稳产、新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优化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三是加强开展以果园生草结合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的关键技术研究。

3.3 建立科技示范先导园,加大新模式新成果新技术推广

引进消化先进实用技术,优化形成技术规范,建立新品种展示度大、新技术集成化程度高、防护林完备、辐射带动强的科技先导示范园,推广香梨省力化栽培模式、简化树形和修剪、生草覆盖培肥地力、调控灌溉、平衡施肥、高效人工授粉、优果壮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配套新技术,达到提质增效效果显著,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向广大果农进行观摩推广,实现高标准、高质量和高效益。

3.4 加大培训力度,精准科技服务,创新培训模式

加强对香梨生产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骨干果农技能素质的培训,通过组织本地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合作社和骨干果农进行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内地考察先进技术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出一批活跃在果农身边“看得见、问的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和技术能手,逐步提高广大果农的专业技能和果园管理水平。搭建网络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为林果生产经营者和果农提供及时便利的培训服务。

猜你喜欢
库尔勒香梨梨树
新疆:库尔勒香梨价格稳中有升
玉露香梨“赛美人”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隰县玉露香梨”品牌建设
小气的梨树
库尔勒香梨抢占节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