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
哈尔滨,全国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最早解放的大城市,“红色之路”的枢纽,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创建地,中共满洲省委所在地,中共中央北满分局诞生地,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筹备会主办地,李大钊、瞿秋白、刘少奇、周恩来、罗章龙、陈云、彭真等中共早期领导人都曾在哈尔滨留下从事马列主义宣传和革命的足迹。
依托哈尔滨市丰富的党史资源,2010 年,中共哈尔滨市委决定辟建哈尔滨党史纪念馆,作为哈尔滨市对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馆址设在道里区西十五道街,是左翼作家、地下党员金剑啸当年联络左翼文人的天马广告社旧址。
2013年2月20日,哈尔滨党史纪念馆正式开馆。展馆共3 层,面积2100 平方米,设有4 个展厅。通过历史图片、文物、场景和艺术作品等形式,再现了从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的传播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带领哈尔滨人民团结奋斗、不断进取的历史。纪念馆拥有历史图片近千幅,收藏展出的各类文物、展品500 余件。其中,不乏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刘少奇在哈尔滨工作期间使用过的帆布箱,原中纪委书记韩光曾使用过的牛皮箱,劳动模范苏广铭使用的文具、工具等。
纪念馆第一展厅展出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的传播、哈尔滨的工人运动、中共哈尔滨组的建立以及党组织在哈尔滨的早期活动等内容。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中国很多赴苏俄学习革命经验的早期共产党人和共产国际派来指导中国革命的人员通过这条铁路往来于两国之间,通往苏俄和共产国际的“红色之路”逐渐形成。哈尔滨成为这条“红色之路”的枢纽。
第二展厅展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哈尔滨市各界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创建和领导东北抗日联军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等内容。党领导下的哈尔滨左翼文化运动,在东北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透过当年标志性的小圆窗,我们似乎能看到“黑夜里的灯光”,听到“沉寂中的呐喊”,激发人民的斗志,鼓舞人民奋起反抗。
反映哈尔滨市解放情景的油画
第三展厅展出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成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党领导哈尔滨市人民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全力支援解放战争等内容。展厅内的巨幅油画再现了1946年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哈尔滨的情景。在饱尝14 年日寇铁蹄践踏和国民党腐败统治之后,哈尔滨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长为共和国长子。在展厅一隅有中共代表与民主人士在哈尔滨马迭尔宾馆共同商议民主建国的“共商国是”场景。
“共商国是”复原场景
第四展厅展出的是从新中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哈尔滨市全面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等内容。1953年,全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有13项在哈尔滨兴建。这些项目包括后来闻名全国的“三大动力”和“十大军工”。“一五”建设时期,哈尔滨各项经济指标提前完成,并在发展速度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段时期在哈尔滨的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哈尔滨市率先完成“三大改造”资料展示
历史不容忘记,因为它是一面镜子,能够展现过去,警鉴现在,昭示未来。让我们透过历史,追寻英雄的足迹,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