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江朋,梁东,张敬东,康文献,陈泰霖,王安明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 450046;2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71;3河南卓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16;4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和利用水平越来越高,城市中的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城市中心建筑密集,深基坑工程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影响基坑稳定的事件,由于基坑支护工程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因此研究基坑支护的稳定性变化十分重要。本文运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方法[1-7],对基坑工程中遇到基坑加深情况下的基坑变形情况进行了研究。
该工程位于郑州市中心地带,基坑轮廓基本呈矩形,东西长约230m,南北宽约80m。基坑原设计深度为9.02m,在基坑开挖至7.97m时,为增加地下车库停车位,对该工程地下车库深度进行调整,因此基坑深度由9.02m加深至14.37m。基坑北侧邻近有五幢居民楼,四幢为六层老式砖混居民楼,一幢为16层钢筋混凝土材料居民楼。基坑西侧呈南北方向排列有三幢三层普通建筑物。基坑东南两侧均为市政道路。工程场地地貌单元所属为黄河泛滥冲积平原,施工场地地形平坦,基本无起伏,各土层分布及参数见表1。
表1 各土层分布及参数
工程原设计开挖深度为9.02m,基坑为二级基坑,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土钉墙支护结构设计,1∶0.3放坡开挖,支护结构详细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原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深度变更后,基坑等级由二级变为一级,新增部分采用双排微型桩-复合土钉墙支护。设计方案中采用9.5m长双排微型桩,并新增15m预应力锚杆。锚杆以下部分选用三排长度逐渐递减的土钉进行支护。变更后基坑整体支护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变更后基坑支护设计
本文采用通用岩土有限元计算软件PLAXIS3D(CE V20版本)建立3D有限元基坑开挖模型。数值模拟时,选取模型的计算边界大小对计算结果精确度有很大影响。结合众多案例,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工程环境特征,选取北面部分基坑进行模拟计算,建立40m×25m×12m规则长方体区块的计算模型。在土体初始应力平衡后将基坑开挖分为10个工况分步计算:(1)基坑开挖至1.5m,设置第一排土钉;(2)基坑开挖至3m,设置腰梁和第一排预应力锚杆;(3)基坑开挖至4.5m,设置第二排土钉;(4)基坑开挖至6m,设置第二排腰梁和第二排预应力锚杆;(5)基坑开挖至8m,设置第三排土钉;(6)基坑开挖至9m,布置冠梁,打入双排微型桩,设置腰梁和新增预应力锚杆;(7)基坑开挖至10.5m,设置新增第一排土钉;(8)基坑开挖至12m,设置新增第二排土钉;(9)基坑开挖至13.5m,设置新增第三排土钉;(10)基坑开挖至14.37m,开挖完毕。
模型中土体采用Mohr-Coulomb模型,土体网格采用10节点四面体单元。利用板(plane)单元模拟混凝土面层,混凝土厚度为100mm,选用C20混凝土,弹性模量为2.1GPa,泊松比选用0.25。预应力锚杆分为两段进行模拟,其中自由段选用点对点 (Nodeto-node)锚杆单元进行模拟,材料类型则为弹性,轴向刚度选用6.5×105kN,锚固段则采用嵌入式桩(Embedded pile)单元进行模拟,灌浆体杨氏模量为 3×107kN/m2,重度为24kN/m3。腰梁和冠梁选用梁(beam)单元模拟。土钉和双排微型桩都采用嵌入式 桩(Embedded pile)单元进行模拟。模型整体网格划分和基坑支护结构单元设置如图3所示。
图3 模型网格划分及支护单元布置图
3.2.1 水平位移分析
整体基坑开挖主要分两个大阶段进行:一个为变更支护设计前,此时现场开挖至8m;另一个为变更设计后基坑开挖完毕。图4—图8为数值模拟中基坑从开挖到更改设计前各工况水平位移云图,图9—图13为变更设计后从开挖到结束各工况水平位移云图。
(1)原支护设计分析阶段。在图4中,基坑放坡开挖1.5m,可以看出土体应力稳定性在开挖过程中遭到破坏,边坡底部应力状态变化最为明显,但整体位移量变化较小;在图5、图6中,基坑进一步开挖至4.5m,随着预应力锚杆的施加,边坡应力分布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支护结构附近应力与未设置锚杆区域相比变化较小,此时边坡位移最大达到了0.85mm,位于坡顶往下4m左右;图7和图8与现场工程施工情况相对应,开挖至8m处,此后现场施工停止一段时间。可以看出,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边坡最大水平位移位置也随之向下移动,这时水平位移最大部分位于基坑6m处,达到2.2mm。
(2)变更支护设计分析阶段。图9中,基坑向下开挖1m,设置冠梁并新增预应力锚杆,可以看出,此时应力变化并不明显,水平位移为2.5mm;图10中基坑继续开挖1.5m,水平位移最大部分继续向下移动,但并不明显,此时最大水平位移为3mm;图11—图13中,基坑开挖至底部,新增微型桩桩端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开挖结束后,可以看出基坑最大水平位移位于9.5m处,达到了4.9mm。基坑最大水平位移位置处于新增预应力锚杆下方,由此可以判断,此处锚杆设计遏制了水平位移的变化。
图4 工况1水平位移云图
图5 工况2水平位移云图
图6 工况3水平位移云图
图7 工况4水平位移云图
图8 工况5水平位移云图
图9 工况6水平位移云图
图10 工况7水平位移云图
图11 工况8水平位移云图
图12 工况9水平位移云图
图13 工况10水平位移云图
3.2.2 坡顶竖向位移分析
在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通过对基坑顶部五个节点的监测,得出了距离坡顶0m、5m、10m、15m和20m处的竖向位移变化曲线,由图14可以看出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顶部竖向位移变化的特征。
(1)在支护设计变更前(工况一至工况五),坡顶竖向位移随开挖深度的加大,位移不断增大,坡顶处竖向位移达到6mm,距离坡顶越远,竖向位移变化越小,距离20m处只有0.4mm。
(2)工况一对应第一排土钉施工,可以看出在第一排土钉施工后,折线斜率变小,竖向位移变化趋势得到遏制;工况二、工况三和工况四中两排预应力锚杆施工完毕,折线斜率进一步变小,基坑竖向位移变化进一步得到遏制;直到工况五,此部分原支护设计施工完毕,但施工进度停止,并未开挖到底,并且此时基坑闲置一段时间,可以在图中看出,此时竖向位移达到最大;
(3)工况六这一阶段是支护二次设计的施工阶段,支护变为桩锚支护结构,可以看出,此时竖向位移变化规律与上部锚杆混合土钉墙支护时完全不同,坡顶竖向位移开始缓慢变小;随着基坑继续开挖直到开挖结束,基坑顶部竖向位移变化趋于平缓,基本稳定。
图14 各工况基坑顶部竖向位移曲线图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水平位移进行了监测。坡顶位移使用光学全站仪进行测量,深层水平位移通过埋设测斜管,使用测量仪器XB338-2型测斜仪进行测量。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支护设计,测斜管并未重新埋设,依旧采用原有11m长测斜管进行测量。
图15 深层水平位移与时间关系图
图15为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水平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中选取了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节点的现场监测数据。可以看出:(1)在深度4m和6m处水平位移变化趋势得到遏制,此处对应了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锚杆的布置,与数值模拟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现场监测数据中,基坑在开挖至8m时,水平位移达到4.3mm,与数值模拟进行对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数值略有差距。(3)基坑在开挖至9m处变更设计,变为了双排微型桩结合复合土钉墙的设计。可以在位移曲线中看出,更改后新的支护设计起到了明显作用。(4)在8m和10m处水平位移几乎相等,且都为最大水平位移,而数值模拟中最大水平位移位于9m处,位移数值也存在部分差距,但整体变形趋势较为一致。
选取基坑坡顶位移观测点中各工况结束稳定后的数据与模拟数据进行对比,从图16中可以看出,模拟数据比实际测量数据最大值要大一些,两者数据皆在警报值之内。综合整体数据进行比较,数值模拟与实际监测数据差距不大,且两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图16 监测与模拟竖向位移曲线对比图
本文通过对某深基坑支护设计改变前后的数值进行模拟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基坑顶部竖向位移和基坑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基坑开挖进行模拟,模拟数值和基坑实际监测数值虽有差值存在,但差值较小。并且,在模拟中基坑水平位移和坡顶竖向位移变化趋势和实际监测曲线趋势变化相似,验证了数值模拟研究基坑支护设计的可行性。
(2)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顶部的竖向位移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距离坡顶越远,则增加程度越小。基坑水平位移随基坑开挖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速率并非是线性增加。基坑深层水平位移最大位置随基坑开挖向下移动,但并非移动到基坑最底部,基坑开挖结束后,最大水平位移位置位于基坑下部。
(3)设计变更后增加的桩(双排微型桩)锚-复合土钉墙支护设计方案合理有效,可为其他类似基坑支护设计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