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燕,张 强
(1.甘谷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甘谷,741200;2.甘谷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
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事关畜牧业健康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甘谷县紧紧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工作目标,通过争取政策支持、增强保障投入、健全制度规定、创新工作方法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规范化运行长效机制,全面推动我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年初县、乡、村(场)层层签订的动物防疫目标责任管理书,建立了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属地管理;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抽调30名技术干部,实行“中心领导包片,技术干部包乡、包场,乡镇兽医站包村,村级防疫员包户”的五包责任制,协助和督促各乡镇和各规模养殖场开展动物防疫技术指导等工作。并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和《动物防疫承诺书》,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进一步靠实动物防疫责任。
甘谷县严格按照市、县免疫计划,坚持实行“防、监、检”并重的防制技术措施,开展综合防控。首先,对全县重点种畜禽场、标准化示范场、规模养殖场(户)实行程序化免疫、疫苗直供,定期开展相应的免疫注射和消毒灭源;其次,采取统一免疫时间,统一药品调配,统一组织人员,同步消毒,集中村级动物防疫员逐村免疫接种的“三统一、一集中、一同步”的形式,对散养户畜禽进行免疫接种;最后,在集中免疫接种结束后,由各村防疫员回头对本村的漏防户、漏防畜进行补免,切实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
近年来,甘谷县对新建规模养殖场进行统一规划、重点督抓,实现了人畜分离,防疫、消毒、排污、沼气池等设施齐备;对原有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完善排污、消毒和防疫等设施,使其达到标准化要求。同时,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确定专人指导全县规模养殖场(户)的防疫工作,不断完善防疫制度,建立健全养殖档案,规范养殖行为,做到规模养殖场防疫档案一场一本。
在巩固已建成的动物检疫申报点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大像山镇、新兴镇、六峰镇、磐安镇和大石镇5个产地检疫申报示范乡镇规范化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动物出栏健康保证”制度,对规模养殖场实行专人负责检疫,对散养户实行检疫人员包片管理,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人定期进行巡查,加强动物调运动态监管,不断提高全县动物产地检疫率。同时,严格落实官方兽医驻场和非洲猪瘟检测制度,做好监督查验、宰前检疫和同步检疫等工作,严格准宰制度,严禁无检疫证明和畜禽标识的生猪进场屠宰,确保定点屠宰检疫率达到100 %,出场的生猪产品100 %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检疫不合格的生猪及其产品按照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不断完善屠宰检疫管理。
严格执行《甘谷县生猪养殖场(户)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申报程序》,明确责任体系,突出监管重点,全面落实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承诺制,加大养殖、屠宰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管力度,全面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出售、贩运、屠宰、加工病死动物的违法行为,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和病死动物“四不准一处理”的规定,加快推动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依托基层防疫体系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全县乡镇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建设,为15个乡镇中心统一采购了办公桌椅、实验操作台、测温仪、喷雾器等仪器设备,进一步改善基层办公条件。成立了防疫技术培训小组,从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动物防疫实用技术、动物卫生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及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各乡镇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各养殖场(户)负责人进行了指导和培训,切实提高动物防疫技术水平。
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场(户)四级动物防疫网络体系,着力抓好基础免疫、产地检疫、规模养殖场和动物贩运人员监管等重点工作,实行技术人员包场制度,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全覆盖强制免疫,使全县规模养殖场免疫密度达100 %、散养户免疫密度达98 %以上,确保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逐步建立全县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长效机制,为巩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成果、保障全县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努力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把此项工作作为全县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兽医工作的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到位,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效。二是加快完善动物防疫冷链建设、防疫物资储备、动物疫病快速诊断体系,确实提高兽医实验室诊断能力,做到快速检测、快速诊断、快速处置,为全县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三是严格执法检查,定期对养殖场进行监督检查,做好养殖场日常监督执法,进一步规范动物检疫,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为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