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让多杰
(青海省河南县畜牧业经营管理站,青海 河南 811599)
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病,由棘球绦虫幼虫引发的慢性寄生虫病,包虫病是我国动物疫病的重点防治对象之一,为确保防疫防治工作的有效落实。本文概述了牛羊包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技术,供参考。
该病作为我国优先防控的重点对象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 类动物疫病,据调查该病的致病寄生虫主要是棘球绦虫幼虫。在牛羊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牛羊感染包虫,不利于牛羊健康生长,也给消费者的健康埋下安全隐患。
棘球绦虫主要有少节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及细粒棘球绦虫三种类型,在我国牛羊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包虫病的寄生虫类型多以多房棘球绦虫为主。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包虫病的致病机理是机械压迫,即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当感染棘球蚴后在短时间内动物肝脏、肺脏会被棘球蚴占位,形成的机械性压迫在损害动物组织功能性损伤的同时,影响畜禽的身体健康。此外相比牛,羊对棘球绦虫的敏感度较高,在患病后通常前者的临床表现除了内脏组织萎缩外还有精神萎靡、呼吸困难,而后者还会出现脱毛、坐立不起等症状,更严重地还会导致死亡。
对包虫病进行科学诊断是后续防疫、防治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目前随动物防疫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优化,通常以患病牛羊临床症状作为初步诊断依据,确诊则需要借助专业的医疗设备,比如IHA、ELISA 及巢式PCR 等技术。
根据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牛羊患病初期,药物驱虫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即通过使用阿苯达唑或吡喹酮可达到85%以上的杀虫率,与此同时为避免牛羊包虫病影响畜禽身体健康生长,高发地养殖的人员需做到每季度给动物驱虫1 次,其它地区也要保证每年2 次药物驱虫。此外对牛羊包虫病免疫接种也能取得预期的防疫效果,但据调查不同年龄和种属的畜禽,免疫时间也各不相同,通常在接种前需对牛羊进行检测,对没有抗体的一个月龄的牛羊需进行两次免疫注射,此外随着牛羊的不断生长每年都需对牛羊进行免疫注射直到宰杀,与此同时对已经接种的母羊和母牛,待产后一个月内只需对幼仔进行一次免疫注射。
棘球绦虫对外界环境有着一定的抵抗力,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仍可保有活性,但据调查阳光照射可杀死大部分的虫卵。因此在牛羊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为降低牛羊包虫病的发病率,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养殖人员需做好定期通风、光照工作,通过定期晾晒、保持养殖场干燥清洁以及做好消毒杀菌工作,为牛羊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对屠宰后的牛羊进行活体检测发现,大部分的包囊仍具有一定活性,在影响肉制品品质的同时也产生消费者健康隐患。因此为确保牛、羊包虫病净化工作的有效落实养殖户需定期对牛羊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患病群体需及时做好隔离工作,以防其它群体感染的同时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在养殖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对患病群体的生活区域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确保净化工作防治效益的最大化发挥。
由棘球绦虫幼虫引发的的包虫病是一种慢性寄生病,不仅影响牛羊的正常生长,甚至还给人体生命健康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通过采取科学有效地防疫防治技术,是现阶段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