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荣,王世雷,*,程文杰,祁世栋,余银隆,李宝胜
(1.金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金昌 737100;2.金昌中天羊业有限公司)
羊衣原体病(Ovine chlamydiosis)是指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传染病,笔者于2018年5月20日确诊某规模羊场发生羊衣原体病,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金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农场养殖户邓某报告,其羊场发生羊群不明原因大量流产情况。笔者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经主诉,该场存栏湖羊800只,繁殖母羊410只,从4月19日开始出现流产,截止报告当日(5月19日),累计流产母羊156只,流产率达38%,主要表现流产、死产或产出弱羔羊,流产前无异常病症,只有排尿次数增多的表现,流产胎儿以早期“荷包蛋”样大小的居多。用青链霉素、多西环素、磺胺间甲羊嘧啶钠等治疗均无效。
经现场查看和询问,羊群未发现有饲喂霉变饲料的情况、近期未开展免疫活动、群体无临床异常,但是年前从周边地区引入羊202只。部分孕羊流产前无特征性先兆,部分流产前母羊1~2 d阴道流出浆液性液体或红色粘稠液体;流产物子叶表面有坏死组织,无弹性,胎儿眼睑闭合,经解剖胎儿皮下水肿、有胶样物,个别腹腔有血水。
随采集流产羊只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结合本地区实际,初步考虑羊布鲁氏菌病和衣原体病。布鲁氏菌病诊断按照标准:GB/T18646-2018方法;衣原体病诊断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衣原体病间接血凝试验抗原、阳性血清与阴性血清试剂盒(该产品图样“仅供兽医诊断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诊断结果:布鲁氏菌病经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为阴性;衣原体检测均为阳性。初步诊断为羊衣原体感染。
养殖场除了此次流产疫情外,还发现如下问题:
该场无兽医技术人员,仅有牧工3人,负责饲草加工、饲喂、治疗、免疫等日常的羊场工作,致使各项工作不能尽职尽责,同时缺少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致使出现本次流产时养殖户未能及时了解情况。
年前,从周边地区某场引入湖羊母羊190只、公羊12只,未按照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要求进行不少于30 d的隔离观察,即混养,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场区按照标准化示范场建设要求基本进行了硬件设施建设,但不完善、不科学,尤其各项消毒设施基本闲置或废止,未进行过有效消毒,无日常消毒;无害处理设施已达不到现阶段环保的要求。
管理饲草加工区卫生差,麻雀特别多,饲草为自配料、饲草品种单一,未进行科学的营养配比。
针对病原及存在的问题,邀请金昌中天羊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并采取了如下综合措施。
对发病羊和准健康羊在2天时间内完成了集中、分群管理,分圈舍饲喂;对胎衣不下的母羊进行了管护和治疗;防止胎衣长久停留,引发严重的产后败血症。
4.1.1 物理治疗 采用物理办法在漏出的胎衣部分绑一短棒,离地10 cm,自然重力辅助下治疗。
4.1.2 药物治疗 皮下注射催产素2~3 IU,注射2次,间隔8 h;肌注青霉素160万IU,每8 h1次;链霉素1 g,每8 h一次,连用3 d。有恶露的用36℃左右的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排出高锰酸钾溶液后再用36℃生理盐水冲洗后给子宫注入兽用宫炎康,每日1次,连用3次。
紧急采购某科研机构羊流产衣原体灭活苗(中试产品,该苗以往使用未发生不良反应,且免疫保护期1年),对该场所有母羊进行了紧急接种,包括妊娠和未妊娠母羊,经皮下注射,每只2 mL,未发生过敏副反应。经二次配种后,统计秋冬季生产情况,该场未发生类似的大量流产疫情得到了控制。
4.3.1 完善消毒制度 及时维修、购置消毒设施、消毒药品,雇佣专人,对污染的羊舍、场地等环境用2%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彻底消毒,进行每日两消毒,持续15 d,以后每周消毒一次,可用2%烧碱或二氯异氰尿酸钠粉消毒。
4.3.2 加强饲养与卫生管理 雇佣临时人员对场区卫生进行彻底清扫、规整和无害化处理,包括圈舍内的粪污、流产物等。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包括麻雀的驱赶、清除;通过中天羊业制定了科学的饲草配方,逐步改善羊群体质。
4.3.3 提高人员队伍素质 尽快招聘有羊场工作经验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负责羊场管理,逐步建立相应的制度、技术流程,使羊场能够良好运行。
本次疫情,为一次输入性疫情,养殖户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不懂舍饲条件下、规模化羊场管理工作,管理不善、不到位是发生疫情的根本原因。同时,单纯考虑节约成本,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缺乏的也是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建议规模养殖场户应加强新形势下舍饲养羊思想的转变,以适应新环境、新市场的需求,适时、适量地加大硬件及软件设施投入,确保良性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