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录和
(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生态有机畜牧业技术服务中心,青海 河南811599)
皱胃变位是牛的一种常见普通病,高发病、难防治是这类疾病的显著特点,主要损害反刍动物消化机能,不利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系统介绍了皱胃变位的临床症状、诊疗体会,并对治疗措施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临床上皱胃变位有三种表现类型,即左方变化、前方和右方变位扭转。皱胃变位的变位是指皱胃正常解剖学位置的改变,左方变位是指皱胃出现在瘤胃与左侧腹壁间,前方变位是指皱胃置于网胃与膈肌间,右方扭转是指皱胃置于肝脏与右侧腹壁间。
难防治、高淘汰率以及高发病率是皱胃变位”的主要发病特点皱胃变位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1)左方皱胃变位临床主要表现有食欲废绝、泌乳量下降、左侧腰部凹陷、左侧腰部前半部凸起而右下部平坦、腹部听诊会听到叮铃音;(2)右方皱胃变位的临床表现有食欲废绝、泌乳量下降,但凹陷部位“右方皱胃变位”病牛主要是侧腰部,凸起部位是左侧腰部前半部,听诊听到的声音是钢管音。
滚转疗法“滚转疗法”作为最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在使用时为保证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养殖户需注意的是这种治疗方式不仅无法用于治疗右方皱胃变位,且在治疗左方皱胃变位时也只能治疗病程短、病情轻的病牛。在进行治疗时具体的治疗方式如下:治疗前2d控制饮食→右侧横卧1min→转成仰卧1min→以背部为轴心向左旋转45度→回到正中央→向右滚转45度→回到正中央→左右摇晃4min后突然停止→采用“听诊和叩诊相结合”的方式对是否复位进行判断→若已复位则停止滚转,反之则继续滚转直到复位为止。
在皱胃变位治疗中,除滚转疗法外,保守治疗方式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化,但这种治疗方式只适用于治疗轻度变位的病牛,就是通过驱赶它们运动,增强胃肠蠕动,排空皱胃内气体与液体,达到预期治疗目标。除此之外中药治疗也是保守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就是用党参、黄芪、当归、白术、柴胡、升麻、茯苓、半夏、神曲、陈皮、砂仁、鸡内金等按照一定比例煎煮留汁,分多次灌服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
养殖户需羊按照“保定→麻醉→切口→排气→复位→固定→缝合”的顺序进行手术治疗操作。(1)站立保定 在手术治疗时,养殖户需首先将病牛固定在保定架上,并将手术部位进行剃毛消毒操作。(2)麻醉方法 在手术治疗时,麻醉点选择是否科学,是影响治疗效率的重要因素。治疗人员需在牛第四腰椎横突游离端前角下方和第二腰椎横突游离端后角下方垂直进针,注射麻醉剂,注射药物为2%~3%盐酸普鲁卡因,注射量是12mL。对切口位置麻醉常用的麻醉药物是利多卡因,使用配比是利多卡因:生理盐水=5:50,麻醉方式为分层浸润麻醉。(3)切口 切口位置选择是否合理,对治疗成效的影响是很大的。通常治疗左变位时,切口位置通常在左侧肋骨弓后10cm左右和肩关节水平线垂直向下20cm的交叉点;治疗右变位的切口应选在右腹侧壁前腰椎横突下10cm处。通常切口位置大小需以手能否深入腹腔为准。(4)排气 在治疗前,为保证治疗效果,治疗人员需做好皱胃内部积气排气工作。在排气时为保证排气效果,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如下排气工作流程:用20号针头套上胶皮管→在胶皮管中间接10cm左右的硬管→隔口→放入液管→用左手捏住针头插入皱胃上端放气→直到气体全部放出为止→用注射器回抽拔管。(5)固定 当复位操作结束后,为避免皱胃变位的频繁发生,治疗工作人员需对皱胃进行固定操作。(6)缝合。
皱胃变位是影响牛健康生长的一种常见疾病,在严重损害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在保证饲养管理科学规范化的前提下,确保牛皱胃变位诊疗的规范化开展,以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