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军
(彭山区江口街道畜牧兽医站,四川眉山 620860)
在兽医临床中,猪感冒和猪流感都属于感冒的范畴内,而且这两种疾病非常相似,这样就增加了诊断的难度,为疾病的有效治疗造成阻碍。但是,猪流感和猪感冒两种疾病之间存在着本之上的区别,只有准确的辨别这两种疾病的不同特点,才能够有效治疗,进而降低养殖厂损失,提高养殖厂的经济效益。
猪流感指的就是猪流行性感冒,该疾病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所引起,也能够使因为猪长期生活在阴冷潮湿或长途运输等原因引发。猪流感通常发生在春冬两季,特别是寒冷的冬季,发病率更高。同时该疾病不仅潜伏期比较短,而且也具有极高的传染性,传染源为病猪,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或空气传播。因为猪流感病毒集中分布在病猪肺部、气管、鼻腔以及淋巴结等器官中,所以,在发病后,这些器官会出现不同的炎症。猪流感具有非常快速的传播速度,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将疾病传染给整个猪群。另外,还有一部分病猪在康复后,因为体内病毒尚未完全清除,所以很容易复发,从而导致养殖厂出现更加严重的经济损失。
发病后,病猪的体温会快速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活动量减少,经常处于横卧的姿势。如果病猪可以走动,也会出现跛行的情况。同时,一部分病猪的呼吸速度会加快,鼻眼分泌物量增多,粪便干硬、小便发黄。在病猪发病后未发生继发性感染的情况则说明病猪死亡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如果病猪一旦出现继发性感染,病猪的病情也会加剧,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肺炎,最终死亡。对于处于妊娠期的母猪,如患此病,有可能出现流产或造成的情况。
在兽医临床中,猪感冒也叫做伤风,引发该疾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营养不良、天气异常变化等。同时,猪感冒可发生在各个季节,但秋冬两个季节的发病率更高,春夏季节的猪感冒为风热感冒,传染性比较低,发生在秋冬季节的猪感冒为风寒感冒。猪感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猪流感。
发病后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还有一些病猪偶尔出现咳嗽症状,病猪耳朵、四肢发冷。一般情况下,病猪可正常大小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病猪能够快速康复。
无论是猪感冒还是猪流感,在治疗时,都应按照止咳、清热、解毒的原则进行处理,换句话说,应采用中药与西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中药方面,可以使用中药草配方煎药汁饲喂,方药组成包括菊花、陈皮、防风、柴胡和土茯苓等;西药方面,可以使用板蓝根、安乃近和鱼腥草进行解热镇痛,在此基础上,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联合服用青霉素,预防继发感染。
首先,养殖户应改善圈舍条件,避免恶劣天气对猪群的健康造成影响。其次,应做好卫生清洁工作,控制饲养密度,保证圈舍内的干净性与清洁性。最后,应定期消毒,特别是在流感高发季节,增加消毒次数,加强饲养管理。此外,如果当地出现猪流感疫病时,应做好针对性的预防工作,按时接种疫苗,按照要求做好消毒工作,控制病毒传播。对于已经发病的猪,应立即将其隔离饲养,避免病毒扩散。
预防猪感冒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饲养管理,在夏季做好防暑、卫生工作,在冬季做好保暖工作,发现有猪患病后应及时治疗。同时,应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均衡,通过补充维生素的方式加强猪群的免疫能力,进而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
综上所述,在生猪的饲养过程中,猪流感和猪感冒均属于两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但是因为这两种疾病比较相似,所以很容易被混淆,进而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应充分了解两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进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降低养殖厂损失,提高养殖厂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