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县级研究院,何以搅动一方产业

2021-03-05 08:43黄婷婷郑丹枚
发明与创新 2021年1期
关键词:注塑机邵东研究院

文/黄婷婷 郑丹枚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乍一听这些响亮的名头,很难想象这是一家才成立3年的县级研究院取得的成就。

在邵东市,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作为智能制造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不仅改变了不少当地企业的生存现状,更搅动了当地产业一池春水。

一家县级研究院如何做到这些?

有求必应——摸透企业需求,不用“高大上”的技术

打火机、小五金、箱包……说起邵东市的产业,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或许是挤满人的流水线、昏暗破旧的厂房、堆积如山的货物、缺乏技术含量的低端产品。

“我们何尝不想改造工厂,实现自动化。” 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亿电气”)副总经理白家宝无奈地表示,公司自2010年起就萌生了自动化改造的念头,苦于当地没有研究院,只能和广东、浙江等省份的研究院合作。

取得成效的同时,失败例子也不少。白家宝介绍,一台自动化设备的利润一般在10%至20%,一旦出现问题,对方工程师赶来维护,撇开时间成本不说,住宿和路费都是一大笔费用,一般超过2次,合作方就不太愿意了。

2017年,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落地邵东,东亿电气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2019年向其提出打火机检验自动化改造的需求。

成效如何?在东亿电气的质检车间,3台打火机验火调火机正在运作,一盒盒打火机在皮带上传输,到达中间,一台机械压下来开始打火,一旁的屏幕同步显示每个打火机火焰的高度,低于2厘米、高于4厘米或打不着火的,则自动掉入次品筐。

这就是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帮东亿电气研发的设备,每台机器只需要一名操作员,负责把打火机放到皮带上即可。操作员说:“之前需要用手一个个按,一天下来最多检验1万个。这台机器一天可检验近9万个打火机。”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出了任何小问题,打个电话,该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半小时内就能赶到,帮忙解决和调试,不断将设备改造升级,让其符合新一代产品检验的需求。

东亿电气质检车间内,操作员正在使用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打火机验火调火机(图/《湖南日报》)

“立足当地,摸清企业需求,是我们的一大优势。”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费明福说,研究院的核心技术团队全部下沉到了工厂一线,将邵东的各家企业摸熟摸透,可以对企业的需求有求必应,“私人定制”。

3年来,该研究院摸透邵东当地传统企业的需求,开发活口扳手自动化生产线、车床自动连线生产线等30多台套设备,帮企业节约成本2000万元以上。

未雨绸缪——没找好合作企业,先研发了再说

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用一大半空间展示这些刚从沿海引进和自己新近研发出的新技术。

这些新技术在当地还没有找到合作企业。为何要引进这些在邵东尚无用武之地的技术?费明福说,邵东以中小企业居多,观念较为传统。“我们必须想在企业前面,不断给企业灌输智能制造的概念。我们要做的,就是引进新技术,改造成符合邵东传统企业需求的设备,同时不断降低设备成本,帮中小企业算好成本账。”只要找到“愿意吃螃蟹”的企业,示范成功后,就能得到大范围推广。

邵东一共有4000多台注塑机在进行生产,几乎占全省注塑机使用率的一半,堪称邵东产业运行情况的“晴雨表”。然而,注塑机品牌杂、能耗高、维修麻烦,能否帮企业减轻管理注塑机的成本?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从2018年开始筹划,2019年研发出基于大数据的注塑机物联网平台。它首先找到湖南省五阳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下称“五阳塑胶”)。这家以生产塑料制品为主的公司是注塑机使用“大户”,有23台注塑机,还在不断增加中。五阳塑胶董事长李学军算了笔账,使用注塑机物联网平台,需要投入10万元。

李学军准备拒绝:“我办厂近30年,大数据能有我管得好?”李学军的儿子李绵新却看到了智能制造发展的大趋势,认为这正是公司转型升级的好机会,极力说服父亲试试看。

如今,在五阳塑胶的工厂内,每台注塑机旁都安装了一个智能电表,以便采集运行时的能耗数据。工厂主机箱旁还有一个路由器大小的盒子,可以采集注塑机生产时的400多项数据,包括每台设备的压力、温度、注塑速度等。

透过大数据,李学军终于明白了:“L形”布局摆放注塑机,会使电量耗损增加30%;以往跟客户谈价时模糊的单品成本,现在也能精确算出来了。通过平台精细管理后,五阳塑胶工厂的用电有效比从68%提升至85%,一年下来,节省电量100万千瓦·时,生产效率提高了20%。

该研究院平台运营部部长谭悦说,注塑机物联网平台在五阳塑胶成功应用后,东亿电气、豪牌电气、茂盛打火机等行业代表企业均已加入研究院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工业设备500台套。

扎根当地——留住了年轻人才,引来了新兴产业

邵东以传统企业为主,规模小、布局散。邵商精明能干,但在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却苦于没有年轻人才的加入,后续发展乏力。 离邵东最近的邵阳学院也有同样的苦恼,学生“眼高手低”,不了解传统产业,愿意留在邵东企业的学生寥寥。

如何打通高校和企业的“最后一公里”?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和邵阳学院携手,从2018年开始创办起产业学院,联合培养机械设计、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产业学院的学生到了大三,半年在研究院,跟工程师学习电气控制、工业机器人等课程;半年深入企业,实际操作研究院和企业合作的项目。

“学生们还没毕业,就能‘真刀真枪’干活,为企业创造实际效益。” 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邹利华说,目前,产业学院共输送了近百名学生到企业。

除了邵阳学院,该研究院还与湖南工程学院、中南大学等高校开展深入合作,全职引进30多位学术带头人。2020年11月,研究院又获评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为邵东建设引入更强大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团队。

年轻人留了下来,3D打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企业也陆续落户邵东。为帮助邵东强链、补链、延链,该研究院引进了生产3D打印设备、自动化设备的企业,成立了生产和加工模具的子公司,牵头联合共建“邵东市五金工具产业集群促进中心”。

据了解,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已成为邵东市首个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国家级专业众创空间与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孵化培育企业超过37家。一个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生态已经形成,为企业服务的“智湘汇”技术众包平台,发布需求总项目数达475个,已成交项目64个,总成交额突破2000万元。

猜你喜欢
注塑机邵东研究院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基于Unity 3d的校园虚拟仿真系统设计
陕西省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院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Four Folk Customs of 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民俗四则)
邵东:教师两天献血近10万毫升
东莞欲5年改造万台注塑机
注塑机液压系统及油缸的结构特点与保养维护分析
死里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