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事故风险及安全管理对策探究

2021-03-05 17:47马发恩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起重机械风险因素事故

马发恩

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我国各项事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起重机械在其中的应用也日渐频繁,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极大地提升了各项事业的建设效率。然而在起重机械的应用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倘若未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很容易造成伤亡事故。文章正是基于此,就起重机械事故风险展开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起重机械;事故;风险因素;安全管理

1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管理必不可少。为防止起重机械在日常的工作运转中频繁地出现问题,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这也是在竞争力巨大的市场中保持自身良好竞争力的必要手段。而对于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来说,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来自大型起重机械自身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意识缺失的问题,安全管理意识缺失的严重性比起重机械自身安全管理问题的严重性更高。因此需要从每一个起重机械的组件质量把控做起,用创新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意识完成对起重机械运行中每一项工作的质量保障。从起重机械管理层抓起,提升管理层对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管理的认识,让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被重视起来,并且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员工自身的职业素养,要按照安全管理规范进行日常作业,提升起重机械的工作质量,让其在竞争力巨大的市场中保持自我良好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起重机械管理体系企业,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帮助企业打造出优良的安全管理理念。因此,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得到重视[1]。

2 常见的起重机械事故及原因分析

2.1 重物坠落砸人事故

在起重作业中,重物坠落是最为常见的伤害事故形式,约占全部起重机械事故的34%,是指机械吊起的重物或者机械吊具本身从高处坠落并砸向地面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事故,这种事故是起重机械致死率最高的事故类型之一,具有高度危害性。造成重物坠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吊装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吊装操作不当,不关注荷载量导致超载起重等造成吊索或重物坠落砸人;又如,吊索设备本身存在一定缺陷或者安全装置不足等也是造成坠落的重要原因,较为常见的有钢丝绳折断、吊钩损伤、防脱钩装置缺陷、极限位置限制器失灵等。此外,捆绑吊挂的方法不当,也容易引起重物坠落事故。例如,钢丝绳之间夹角过大而不能保持良好平衡, 吊物与钢丝绳之间发生反复摩擦也容易导致钢丝绳断裂发生重物坠落。

2.2 挤压碰撞事故风险

挤压碰撞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起重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发生挤压碰撞从而导致人员伤亡的事风险。究其原因,首先,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存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使得吊具、吊物在吊运过程中由于路线不合理以及运行速度比较快,从而使得吊具、吊物获得比较大的惯性,进而由于激烈摆动而将人员挤压碰撞到。其次,吊具、吊物的放置方式不够恰当,再加之作业人员又未能合理地目测现场情况,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缺乏,从而导致吊具、吊物由于突然倾倒而将人挤压碰撞到。再次,由于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视野不够广阔或者辅助指挥起重机械的人员站的位置不佳,使得操作人员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吊具、吊物将人挤压碰撞到[2]。最后,维修人员在维修期间未断拉电源,未悬挂表明正在施工的指示牌,操作人员误操作起重机械,导致维修人员和运动的机器部件碰撞或者和固定的建筑物等相撞。

2.3 触电事故风险

触电事故约占起重机械事故总数的10%,其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和现场管理不当。例如,作业人员违规接触带电物质,吊装违反安全规程,作业中触及高压线,导致作业人员触电;起重机械电气设施带伤作业,电气设施漏电发生触电事故;现场存在管理漏洞,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施工风险性加大等。

2.4 人员坠落事故风险

人员坠落事故风险主要是指起重机械设备的作业人员由于从起重机械上坠落下来而出现人员伤亡的事故风险。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的作业人员存在思想麻痹大意问题,或是存在违章作业的问题,常常由于操作不当以及没有做好相关安全防护工作,最终导致事故发生。二是安装、维修起重机械的人员在进行安装、维修的过程中由于安装、维修方法不恰当而使得事故发生。三是起重机械的结构设计原本就存在不够合理的情况,比如防护杆高度不够,选用材质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最终导致事故發生。

3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对策

3.1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想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必须要明确、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和环节,要确保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职责,才能保证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可以结合实际工程建立明确的奖罚制度,针对管理工作优异的人员,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相反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疏忽不到位的人员,必须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这样才有利于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准确来说管理责任就是为了约束管理人员,也是为了能够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其在建筑工程中全面监督管理起重机械的应用,因此要保证管理责任的落实与实施。在建筑工程中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必须要进行全过程监督,包括安装、作业以及拆卸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合理的监督, 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降低起重机械应用的安全风险。

3.2 提升人员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要做好一线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安全生产培训、职业道德培训等,使其充分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及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从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使其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企业要组织一线员工参与安全危险源识别和评价,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处环境的各种危险源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避免员工在不知情或不了解的情况下发生不当操作而产生危险[3]。要坚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定期进行职业技能考核,并做好相关操作的技术交底和知识更新工作,从而使操作人员在不断进步中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

3.3 加强验收与检测管理

一般来说起重机械,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都要进行相应的验收工作,针对整体的质量进行检测,以确保能够达到施工标准,包括起重机械安装质量,这样才能确保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检测过程中必须要按照,《施工起重机械安全检测规程》进行,参照其中的检测条例与规定, 对起重机械的安装采些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并且要采用适当的仪器,检测出最真实的数据,以此来获取检测结果,并按照结果对其中机械的安装质量进行判断。另外在起重机械的安装过程中,必须要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并针对现场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以确保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安装作业,安装后针对起重机械的性能、质量做好检测工作。除此之外要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其中机械进行调试和运转测试,如果存在问题验收不合格,不得使用在工程中,可以按照验收合同进行责任承担,这样就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4 结束语

起重机械在我国的国民生产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针对当前起重机械安全风险问题,应高度重视,科学制定相关决策,支持市场不断创新,以此提升起重机械市场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程度,最终实现对起重机械安全风险事故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刘福光,牛景瑞,任孟斌,等.大数据与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20,49(11):214-216.

[2] 姜志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控制分析[J].居舍,2020,(14):120.

1367501186387

猜你喜欢
起重机械风险因素事故
起重机械的安装改造与维护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探究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起重机械检验技术探析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夏季旅行中的事故
工程建设中起重机械的安全问题及监督管理
关于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的管理方案
简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