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忠孝 刘心纯 李畇卓
上世纪初,音乐学家王光祈提出:“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口号,召唤民族音乐复兴思想精神的凝聚。百年后,习近平总书记继“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之后首提“文化自信”,其意在唤醒民族之魂,感召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面对不断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高校音乐教育应当如何顺应时代需求,为时代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制度需求的音乐人才,已成为当下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教学任务。除高校思政教育应当不断深入,传统音乐文化因素必须加入教材、教学内容之中以外,我们还应当尝试何种实践工作?基于以上内容,笔者将在本文中对回溯民族音乐教育初心与辨析新时代高校音乐学科教育使命等问题展开论述。
一、探究民族教育初心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新式学堂中,涌起了“学堂乐歌”热潮,诸多有过“留洋”学习背景的知识分子,将西洋音乐曲调带回中国,通过填词、编配等音乐创作手段,创作出一系列富含爱国主义精神的新式音乐作品。“学堂乐歌”通过教习与传唱,在当时的教育教学环境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传播新思想等重要作用。李叔同、沈心工等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运用音乐旋律,传递复兴精神,也开启了西洋音乐融入中国文化的历史大门。面对当时积贫积弱的历史窘况,吐故而纳新是历史的无奈之选,也是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20世纪上半页,青主创作的歌曲《大江东去》开创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先河,随后黄自、萧友梅等人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背景、力求召唤民族觉醒的歌曲作品,如《问》、《叫我如何不想她》等曲目,反映了黑暗社会中最真实的社会疾苦,体现出了中国近现代早期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们的爱国热情。时至抗日战争时期,伴随着黄自《旗正飘飘》歌曲的问世,无数音乐创作者纷纷涌入“爱国救亡”歌曲创作的历史大潮之中,他们运用音乐旋律、借助振奋人心,慷慨激昂的歌词、语句,感召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奔赴战场,保家卫国。聂耳、冼星海、李劫夫、《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这些饱含爱国热情、召唤民族复兴的优秀音乐作品,不仅承担起了极高的社会责任,同时也验证了中国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的基础作用,即为“人民而作,为时代而歌”。1938年在毛泽东同志的关怀之下,各地文艺工作者汇集延安,共同创办了“鲁迅艺术学院”,以为革命服务,感召民族力量,召唤战斗精神为工作重点,培养了大量“为人民抒写,为时代立传,为英雄放歌”的优秀艺术家。此后几十年间,中国音乐教育始终围绕历史需求,顺应时代发展,依据时代变革而不断革新,培养了大量致力于服务社会主义的优秀文艺人才。而当下,面临新时代、新需求,高校音乐教育也应调整脚步,顺应发展,不忘初心,承担使命。
二、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使命
时代不同,社会需求不同,为时代培养人才,自应顺应时代发展。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早已摆脱历史困境,告别战火黑暗,大步走向民族复兴。经历了近百年西洋文化冲击的华夏文明,急需传承保护。高校音乐教育也理应顺应社会需求,承担历史任务。
就目前中国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而言,存在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严重缺失的状况。现设音乐专业学科的几百所高等学校中,无一例外均以教授西洋音乐理论、演奏、演唱方法技术为主体。对于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甚至一无所知。西洋美声唱法深受推崇,中国戏曲音乐、民族歌曲备受忽视。五线谱、简谱已完全替代工尺谱等中国记谱方式。据“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提出,已过百年历史,西方音乐文化的涌入也近乎倾覆了我国原有的音乐环境。向西洋学习,确是民族复兴的正确路径,然,完全舍弃自我用以迎合他人介入,并非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经之途。
中国音乐有其悠久的历史传承,蕴含独特的文化内蕴。早在九千年前,中国先民就已经确立了基本的音律概念。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更是验证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完备的乐律学体系,拥有了精湛的器乐铸造工艺,编钟器物之上所篆刻的两千余铭文,更是验证了中国古代音乐、音律体系的多样化与完备状态。自《管子.地圆》中首次记述“三分损益”之法,而后中国古代乐律学家围绕“无法回还黄钟”的计算缺陷不断探索,经京房、王朴、钱乐之等众人共同探究发展,终在明代取得“十二平均律”理论成果。中国乐律在不断的理论、实践探索之中,形成了独特、完整的体系体制。不同于西洋音乐,内涵特质。在器乐、声乐方面,中国传统音乐注重传承,讲究“门派”,擅用相同曲牌、曲调,通过不断变化,产生多样化的表扬方式。相同的乐曲、曲目,在不同的表演艺术家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版本,各有千秋,风格多样。因而盛产表演大师的中国古代音乐历史完全不同于以作曲家为发展主体的西方音乐世界。以多样变化为基础的单旋律音乐形态也并非劣于以“和声”“配器”为主体的西方音乐创作体系。国力孱弱,而无辩解之力,是上世纪初期直至21世纪中下页的历史悲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局势的不断稳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中国早已不再是百年前黑暗、潦倒、民不聊生的孱弱大国。特别是十八大以后,习总书记顺应时代发展,继“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之后首提文化自信,号召全国人民在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基础之上,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挖掘民族文化优良传统。优良的社会环境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契机,同时,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增强高校学生民族自信心,将传统音乐文化渗透入教学实践之中,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也成了时代赋予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面对当下文化社会环境,高校音乐教育应当从理论、实践两大路线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学生深入“田野实践”之中,广泛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精髓,通过实践演奏、演唱结合理论教学等方式方法,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热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最终回溯教育初心,回归教育本源,力求培养顺应时代需求、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复合型音乐人才。
百年前,时代督促着音乐教育者们谋求新路,探寻新法,“在中西调和之间打出一条新路”,吸纳外来是时代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经之路。当下,民族复兴,找寻本源,探寻民族文化根基同样也是时代赋予音乐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版
项目来源(类别):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院长基金项目(一般);
项目名称“文化自信”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民族化构建;
项目编号:2021YZJJ—SK03。
作者简介:
(1)鲍忠孝(1987.4—)男,汉族,籍贯:浙江平阳,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学位,专业:声乐演唱,研究方向:聲乐演唱。
(2)刘心纯(1988.9—)男,汉族,籍贯:河北迁安,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学位,专业:声乐演唱,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3)李畇卓(1991.7—)女,汉族,籍贯:黑龙江富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学位,专业:声乐演唱,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137650170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