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双昭 刘岗
摘 要:现阶段,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化工产业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化工产业的发展也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在化工产业中化工分析和检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开展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能够提高化工产业的质量和水平。文章对化工分析与检验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几点优化建议。
关键词:化工分析;检验;常见难题;应对策略
1 化工分析与检验常见难题
1.1 化工分析工作中的误差较大
在开展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为其精确度提供保障,同时还要为数据范围内容的合理性提供保障,在化工分析与检验满足实际规定时,才能投入生产和使用,这样才能保证化工生产的功能以及质量。但是在实际开展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的过程中[1],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问题就是化工分析的误差较大,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我们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大类。(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它是由分析操作过程中的某些经常原因造成的。在重复测定时,它会重复表现出来,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固定。这种误差可以设法减小到可忽略的程度。化验分析中, 将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方面。①仪器误差。这种误差是由于使用的仪器本身不够精密所造成的。如使用未经过校正的容量瓶、移液管和砝码等。②方法误差。这种误差是由于分析方法本身造成的,如在滴定过程中由于反应进行的不完全,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不相符合,以及由于条件没有控制好和发生其它副反应等等原因都会引起系统的测定误差。
③试剂误差。这种误差是由于所用蒸馏水含有杂质或所使用的试剂不纯所引起的。④操作误差。这种误差是由于分析工作者掌握分析操作的条件不熟练,个人观察器官不敏锐和固有的习惯所致。如对滴定终点颜色的判断偏深或偏浅对仪器刻度标线读数不准确等都会引起测定误差。(2)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是指测定值受各种因素的随机变动而引起的误差。例如,测量时的环境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微小波动,仪器性能的徽小变化等都会使分析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偶然误差的形成取决于测定过程中一系列随机因素,其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固定的。因此,无法测量,也不可能校正,所以偶然误差又称不可测误差,它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
在化工分析时误差是可以存在的,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取值范围,如果误差较大,那么化工生产的实际要求将得不到满足,所以,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使相关的技术指标以及功能指标得到满足,从而使化工生产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2]。
1.2 缺乏统一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规模较大的化工企业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化工分析检验部门,在检验流程和方式上也有了创新的发展。但是我国对于部分化工产品的检验分析标准和方法还不明晰,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因此各化工企业在检验分析能力和效率上也是参差不齐,在检验方法的运用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其次一些化工企业领导阶层对化工检验分析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分析检验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在化工检验分析工作中没有按照科学严格的规定来执行,这也是造成分析检验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化工产品的质量。
2 解决化工分析与检验常见难题的策略
2.1 进一步的控制以及管理分析误差
在化工分析时误差是难以消除的,但是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误差,将误差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此,化工企业需要重视误差所产生的原因,对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的解决误差偏大的问题。
减小系统误差的措施:(1)空白试验由试剂和器皿引人的杂质所造成的系统误差,一般可作空白试验来加以校正。空白试验是指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试样分析规程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进行的测定。空白试验所得结果的数值称为空白值。从试样的测定值中扣除空白值,就得到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2)校正仪器分析测定中,具有准确体积和质量的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和分析大平砝码,都应进行校正,以消除仪器准所引起的系统误差。因为这些测量数据都是参加分析结果计算的。(4)对照试验常用的对照试验有3种:①用组成与待测试样相近,已知准确含量的标准样品按所选方法测定,将对照试验的测定结果与标样的已知含最相比,其比值即称为校正系数。校正系数=标准试样组分的标准含量,标准试样测得的含量则试样中被测组分含量的计算为:被测试样组分含量一测得含量X校正系数。②用标准方法与所选用的方法测定同一试样,若测定结果符合公差要求,说明所选方法可靠。③用加标回收率的方法检验,即取2等份试样,在一份中加人一定量待测组分的纯物质,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计算测定结果和加入纯物质的回收率,以检验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减小偶然误差的措施:为了减少偶然误差,应该重复多做几次平行实验并取其平均值。这样可使正负偶然误差相互抵消,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条件下,平均值就可能接近真实值。另外增加测定次数可以臧少偶然误差。在一般的分析测定中,测定次数为3~5次,如果没有意外误差发生, 基本上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
另外除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小误差,化工企业首先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误差控制标准体系,其次需要严格控制化工产品的生产流程,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以及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化工产品的生产质量。最后需要对分析检验的设备仪器的管理力度加大,派遣專门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的校正,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严重污染问题的存在[3]。
2.2 制定统一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在我国化工检验领域,对于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国家对于尚未明确的化工产品检测项目要按照科学的经验和市场需求进行系统的分析,制定出统一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例如化学产品取样分析管理的相关规定、对不合格化工产品的处理措施,以及炼化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留样管理方式炼化标识的制定等等,国家要出台相关的具体规定和文件,积极推行全面化的质量管理,这样才能够促使我国化工企业在化工分析检验工作方面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对化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会产生积极作用。另外国家对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要建立考核制度,确保化工企业合规生产经营,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4]。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化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能够提升化工产品的质量与化工企业的效益,在化工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工企业应该正视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对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常见难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枝芝,任杨斌,韩乐,等.论化工分析与检验常见难题及应对策略[J].内燃机与配件,2019,(014):142-143.
[ 2 ] 李永丽. 化工分析与检验常见难题及应对策略[ J ] . 化工设计通讯, 2020,(05):148.
[3] 胡芳. 化工分析与检验常见难题及应对策略[J]. 中国化工贸易,2020, 012(002):230-231.
[4] 石向丽. 论化工分析与检验常见难题及应对措施[J]. 中国化工贸易, 2020,11(01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