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肠脱出固定保护装置的设计

2021-03-04 13:04:58罗扬扬郭家畅游海燕
医疗卫生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储液基部十字

李 响,罗扬扬,郭家畅,游海燕

(1.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学员一大队三队,重庆400038;2.陆军卫勤训练基地卫勤教研室,重庆400038)

0 引言

战创伤是战场上参战人员受伤的主要类型,不同于单一的致伤因素,其伤情较复杂、感染率较高、预后较差。战场环境下战创伤种类繁多,其中腹部损伤伤情严重且复杂,发生率在战时可激增至50%[1]。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武器装备出现新的飞跃,腹部开放性损伤比例相应有所增加[2]。伊拉克和阿富汗地区北约联合部队的战伤分布情况:四肢伤39%,头部和颈部伤31%,胸部和腹部伤27%,其他3%[3]。美军2005—2009年在上述地区作战战伤分布情况:四肢伤52%,头颈部伤28%,胸部伤10%,腹部伤10%[4],局部时间段内的战伤回顾数据也都支持四肢伤比例高、头颈部次之、胸腹部第三的特点[5-7],其中胸腹部伤比例显著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美军防弹背心的普及[8]。防弹背心虽有普及,但在现代战争中腹部外伤仍占较高比例。因此,加强对腹部创伤的现场急救,做好腹部脱出组织的保护,对于降低内脏损伤、休克和感染率甚至死亡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腹部创伤且有内脏脱出,一般不可随便回纳外露,以免污染腹腔。传统方法通常使用就便器材进行肠脱出的紧急处理,如用干净的碗、盆、腰带卷扣住脱出的肠组织,或使用干净的布、毛巾、保鲜膜覆盖已脱出的肠管,并用绷带、布带缠住固定于腰部。如果没有上述条件,也可以用清水甚至尿液打湿上衣包住肠管,尽可能缩短其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降低细菌感染、失水干燥坏死等风险[9]。该方法对器材要求较低、适用范围广,适合在固定器材短缺的情况下使用。但该方法固定不牢靠、包扎耗时长,使用的就便物品未经消毒灭菌,使感染风险加大,且固定物材质大多粗糙、坚硬,易对肠管造成二次损伤。

近年来,一些学者针对腹外伤肠脱出的固定装具进行了研究。刘萍等[10]介绍的肠外露包扎固定带较传统就便器材包扎更加牢固安全,可适度减轻伤员疼痛,适当缩短包扎时间,但该装置所需器材较多且分散,携带不便,操作相对烦琐,不能很好满足战场急救需求。赵玺龙等[11]研究的用于肠外露的折叠式保护性包扎装置便于携带和使用,材质组织相容性好,不易对肠管造成二次损伤,但该装置无法为脱出肠组织提供湿润环境,若伤员后送不及时,可能导致脱出肠组织干燥坏死。

针对现有固定保护装置存在携带不便、操作烦琐、无法对脱出肠组织提供湿润环境等不足,本研究提出一种新型肠脱出固定保护装置,以实现保护、固定、润湿脱出肠组织的功能。

1 设计

1.1 设计思路

战时武器爆炸或枪弹致伤腹部,易导致肠组织脱出。肠脱出大致分为2种情况:(1)对于一般肠脱出伤员,不可随便回纳脱出肠组织,以免污染腹腔。此类情况下,若现场急救不能很好保护脱出肠组织,易导致其受压破裂或感染,造成二次损伤。若后送条件不允许,肠组织暴露时间过长,容易失水坏死,加重损伤及后期治疗的难度。(2)若脱出的肠组织有绞窄可能,常规急救方法是将伤口扩大,将肠组织回纳入腹腔,此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预防肠坏死而不是感染[12]。此类情况下,若能降低体外肠组织的坏死率,既可不必回纳,又可大大降低腹腔感染概率。本装置针对现有装置缺乏对脱出肠组织湿润保护的不足,遵循战创伤急救设备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原则,以符合腹外伤肠组织脱出伤员的救治需求为目的进行设计。

1.2 结构设计

新型肠脱出固定保护装置内部结构主要包括碗状主体和固定带2个部分。碗状主体有一定的硬度,具有支撑作用,能够保护脱出的肠组织不受压迫,其所用材料为透明医用橡胶或硅胶一体成型,由中间端的基部、基部上下端的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以及碗底的十字开关组成,如图1所示。基部与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连接端为可向内或向外折叠的折叠端,其中,基部为高50~80 mm、直径140~160 mm、厚3~5 mm的圆环。第一折叠部是厚度与基部相同、直径略大于基部、高8~12 mm的圆环,皮肤接触部开设轴心对称的固定孔与固定带衔接。第二折叠部折叠后高度与基部相同,直径略小于基部,该折叠部末端即碗底中心安装十字开关,如图2所示。一手拉住固定带,另一手向相反方向提拉十字开关可将保护装置的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向外展开,形成保护空间。碗体的底板内侧固定有储液盒,储液盒为双层,内层储液盒设有用于储存润滑、保湿溶液的储液腔及若干用于连通储液腔与碗体内腔的连通孔道,外层储液盒设相对应的孔道,如图2所示。外层储液盒与十字开关连接,旋转十字开关可将内外部连通孔道对合,释放内层储液盒中的润滑、保湿溶液。固定带对称安装于碗状主体上,两侧缝合有衔接固定的魔术贴或衔接扣。

图1 新型肠脱出固定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 新型肠脱出固定保护装置碗体底板内侧储液盒俯视图

2 使用方法

首先,打开肠脱出固定保护装置无菌密封包装,取出折叠式保护性的肠脱出包扎装置的碗状主体,手持第二折叠部的提拉固定环(由图1中操作柄组成),将其从基部中提出至最大范围,同时将第一折叠部相对基部向外翻折,使得第一折叠部的端面在同一平面,即完成装置展开。其次,检查碗状主体,确保碗状主体内壁无褶皱、光滑,将第一折叠部端面即皮肤接触部置于伤员肠脱出患处(中间可放置敷料),使用该保护装置将脱出肠组织完全覆盖,将该保护装置两侧的固定带环绕腹部后相互黏合,完成固定。最后,检查保护装置固定情况,打开十字开关,使储液盒内润滑保湿溶液流出,对脱出肠组织起到润滑与保湿作用,提高保护效果。

3 创新点

3.1 携带方便,固定简单、牢靠

根据李钊等[13]研究,单兵急救包应具备质量轻、体积小等特点,急救用品不宜种类过多,否则不便携带。本研究中装置主体部分使用折叠设计,启用前整个装置厚度相当于基部厚度,即总厚度3~5 mm,可最大程度节省空间,符合战现场特殊环境需要。皮肤接触部连接有固定带,两侧的固定带环绕腹部后相互黏合,即可完成固定,相较绷带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且操作便捷。

3.2 设计润滑功能,增强保护效果

该保护装置内部设计有储液盒,储液盒内部润滑液通过连通孔道流出到脱出肠组织,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肠管湿润,从而减轻肠壁损伤,提高保护效果。另外,当伤员未及时后送且储液盒内液体用尽后,可通过封头向碗底加注润滑液,延长保护效果。此外,在材料选择方面,采用透明医用橡胶或硅胶,与脱出肠组织的相容性好,对外露的肠管损伤相对较小。

4 结语

本研究针对目前现有肠脱出固定保护装置的不足,设计了一种选材适宜、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功能相对全面的新型肠脱出固定保护装置,为腹外伤导致的肠外露的现场紧急处置提供了有力的器材保障。但本研究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产品成型后,大小规格较为固定,不能完全适应不同伤员的个体需求;(2)为防止对创伤部周围皮肤造成较大压力从而引起二次损伤,该保护装置使用时需在皮肤接触部添加敷料,此处操作略烦琐且存在隐患,即一旦辅料与装置固定不牢固,发生相对滑动,可对肠管造成压迫,此处可尝试进一步改进皮肤接触部;(3)考虑到战时多为极端条件,环境较恶劣,该装置未充分考虑寒冷条件下是否可对脱出肠组织进行保温,海水浸泡条件下是否能够更好地密闭从而保护脱出肠组织等问题。针对以上不足,在后续的改进中将重点针对皮肤接触部进行结构改进,增大与皮肤接触面积,使其不易滑动,减轻创伤部皮肤的压力,同时在海水浸泡条件下保证脱出肠组织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

猜你喜欢
储液基部十字
张竹君与中国赤十字会
文史春秋(2022年4期)2022-06-16 07:12:52
一种橡胶制品的硫化装置
十字棋
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24
巧用十字相乘法解题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05
海南三七根茎芽基部的组培快繁
SOLVABILITY OF A PARABOLIC-HYPERBOLIC TYPE CHEMOTAXIS SYSTEM IN 1-DIMENSIONAL DOMAIN∗
苹果夏剪怎样转枝
基于ADINA的矩形储液池流固耦合动力响应分析
山西建筑(2016年25期)2016-09-28 09:59:00
杂交籼稻花药基部开裂性状的遗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