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芳
关键词: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
1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
1.1 前后任领导的经济责任界限难以划分
总结某企业近百份审计案例发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从施工生产经营活动做为切入点,工程项目的周期长,项目经理的任期时间往往与项目的持续时间不完全相同。在实际工作上,对责任进行鉴别时,经常会出现无法明确分清责任应该由前任还是后任领导来承担的情况。项目领导者所做出的经营管理决定,是否会迅速创造利润不得而知;或者这项决策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不合时宜而给项目带来经济损失等。
1.2 对内审人员的全面业务能力要求较高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理论及实践内容非常丰富,既有会计、审计等财经类管理学知识,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经营、物资、计划等非财务类方面的内容。如果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对后续教育不够重视,就很难完成复杂的施工项目审计任务,进而无法客观地评价企业领导或项目领导的经济责任。某公司审计部门专职人员所学专业全部为财务相关,虽有实际现场的工作经验,但是深入审查分析工程等专业技术问题所致的经营亏损尚存差距。
2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未有完善的评价体系,主要是基于财务指标,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以考察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程度为标准,容易导致短期行为,侧重对财务指标的实现,追求财务数据表面光鲜,不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含有过多的主观性,部分评价标准与国有企业干部职责缺乏关联性。目前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缺乏一套严格、客观、严明的评价体系,无法有力保障审计评价结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2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未能有效利用
由于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组织人事部门未能充分利用审计结果,造成审计结果未能对组织选人用人上起到相应的作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考核干部任期内的企业经营状况,体现国有企业干部的领导水平一项能力表现。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只是常规的例行程序。国企干部在退休或是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到任新岗位后才实施审计。即使审计人员能够恪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发现国企干部未能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问题,组织人事部门也未必能够撤销、更改人事任命,常常是通过弱化问题的严重程度,不予相应的追责。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未纳入个人档案,未能规范审计成果的运用转化,不能认识到审计评价对考核、任用的重要性。
2.3 国有企業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因为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量大、内容涉及广泛、审计对象特殊,所以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对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熟练掌握,而且要具备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是从财务部门及企业其他部门转任过来,缺乏丰富的审计经验。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等知识不够,制约了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降低了内部审计的质量,使得内部风险增加。
2.4 信息建设相对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务范围的扩大,使得企业在经营中的数据信息大量增加,企业其他业务职能部门为了紧跟市场变化,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而由于企业领导缺乏对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重视,导致缺乏对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软硬件投入,内部审计人员仅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未能够合理地使用企业经营数据。
3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3.1 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目前国有企业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一套完善的审计评价体系对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为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切实的依据。审计评价体系应重视评价体系的客观性、谨慎性、全面性和重要性。评价体系不仅要考察企业财务经营情况,更应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考核,充分运用定向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旨在提高对内部经济审计的客观公正。
3.2 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制度
国企应更注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完善企业治理、促进战略目标实现上的决定性作用。国企高层应统筹设计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干部考核、纪检监察、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转化运用制度。建立健全审计结果信息共享制度,加强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务管理和审计部门的联合协作机制。组织人事部门应科学建立合理的选任制度,利用审计结果建立国企干部个人档案制度,作为考核任命的依据。
3.3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国有企业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结构,通过培训学习,更新审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创新审计方法,同时调整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防范企业审计风险的关键在于审计队伍的素质,审计人员不仅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廉洁自律,从而提高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降低企业管理的风险。
3.4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经营效率
一方面,在审计全覆盖的时代,国有企业面临着审计资源不足,软硬件投入少等问题,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企业未能全面有效利用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经营中,企业领导干部面对外界的诱惑增加,信息化的不及时可能导致企业领导干部存在舞弊行为,无法及时发现,对国有资产造成流失。对此,国有企业在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的同时,应加强对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创新审计方法,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为企业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
3.5 明确界定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
国有企业应明确界定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三种责任;要划清前任领导和现任领导的经济责任,将二者的成绩与问题明确区分;明确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的责任。明确界定经济责任有助于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国企干部的有效监督,是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保障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有效实施,才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保障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蓝心.现代企业理论下国企内审外包动因及风险防控 [J]. 经营者 ,2019, 33(17).155-156.
[2] 富慧.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建议[J].经营者,2020,000(004):248-249,273.
[3] 韦泓曲.基于内部审计视域下的国企风险管理研究 [J]. 商情 ,2018, 000(04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