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铭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流通部;服务功能
前 言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承担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使命。流通服务部作为图书馆的前沿阵地,其首要任务是为全校读者提供知识信息服务。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总体情况可以看出,读者对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整体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相关用户的各种需求。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对高校图书馆今后的发展起到辅助作用。
一、图书馆流通部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校图书馆是集学术、教学、服务于一体的机构,也是高校人员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图书馆的流通,简单地说就是图书的借还。大多数读者进入流通部的目的是借书。图书馆流通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 管理读者对图书的借阅与归还
现代信息传播迅速。为了获得更准确的信息,读者会到图书馆查询自己需要的图书,通过借阅的方式带出来慢慢学习,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在这一过程中,流通部门的作用不容忽视。流通部门应当记录读者借还图书的时间,及时发现图书流通逾期部分,检查还书过程中是否存在破损图书,进一步做好破损丢失图书的管理。
2.进行准确的书库查询
在互联网背景下,进入图书馆的学生逐渐从过去的教师咨询模式转变为通过网络查询图书,根据图书编码在相应位置查找所需图书。在此过程中,经销部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回答学生的询问,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书籍。
3.整理图书
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图书馆会不定期摆放新书。如果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在放书过程中容易出现混乱。图书馆流通管理部门要能够发挥职能作用,组织人员对书架上的图书进行整理,做到书架整洁,为读者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优化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的重要性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读者的体验和感受。信息技术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大流通服务模式在许多高校图书馆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在大流通的背景下,人们可以将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大空间,将图书借阅、阅读、查询、藏书等各项服务有效融合,大大提升服务效率。
二、当前图书馆流通工作概况分析
(一)当前图书馆流通工作发展现状
目前,在图书馆流通工作的发展中,其表现形式有:一是网络化工作。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工作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图书可以在线借阅、查询、预约、续借。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利用互联网获取服务。对于员工来说,会在借阅上花费大量工作时间,既为读者提供了方便,也提高了个人工作效率。二是服务方式转变。在图书馆管理网络的发展中,读者需要找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资料和文献,在方便借阅的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文献的利用率。此外,流通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更加严格。
(二)图书馆流通工作的特征
1.工作难度大
图书馆流通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在图书馆,流通部是一个重要的窗口,直接向读者提供服务。这项工作的开展将直接影响图书馆的运行质量。但在实践中,一些人认为这项工作就是借书还书,不仅缺乏技术含量,而且具有机械化的特点,因此对这项工作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有些读者缺乏素质。当他们在图书借阅中遇到问题时,往往在不了解问题原因的情况下粗鲁地说话。其次,在图书馆的流通工作中,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不仅要求读者按要求借书还书,还要求读者在图书损坏或丢失后赔偿,这与读者产生了冲突,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工作任务重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扩招,图书馆在实际运行中的服务对象更多,流通部门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目前,流通部已成为图书馆最辛苦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每天需要反复上架图书、管架、倒架、给图书贴标签、借还书和维修,时刻穿梭在读者和书架之间。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高校图书馆也存在馆员工作到很晚的情况,每天开放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二、目前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部门,图书馆的发展状况代表着学校的信息资源和服务水平,代表着学校的发展实力和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流通部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窗口。流通部门的工作质量、工作人员的言谈举止和服务态度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忽视了流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人员往往把读者咨询和读者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导致对流通管理的重点工作和流通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此前提下,图书馆在进行人员分配时,往往将高技术人才划分到其他要求较高的技术岗位,却让能力较低的人员去做流通管理相关工作,导致了一系列问题。首先降低了人们对馆内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图书馆的整体形象。此外,流通管理工作不受重视还体现在流通管理人员专业性不足,很多人员没有参加统一培训,不具备专业知识,直接影响了流通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在一系列现代化管理手段出现后,图书馆往往过于依赖技术的操作,而没有考虑到相应的专业人员应该加强,使得流通管理工作整体健全、配套,图书馆往往对人员服务意识过于淡漠。
(二)工作人员的流通服务意识淡漠
高校图书馆流通部是一个重要的服务部门。内部员工只有具备过硬的素质,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如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足,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是整理图书、管理图书借还,而对工作中的服务职能意识不强,就会导致对自己水平的要求不高。图书馆员由于长期工作单一,自身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懈怠,喪失工作热情和工作热情,有时态度生硬,不能为学生和教师服务。这种现象不仅给师生带来不良体验,也无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质量,未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应有的功能。
(三)网络资源利用不充分
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实际工作比较枯燥,会逐渐降低工作人员的耐心,间接影响流通部相关职能的充分发挥。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网络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流通部的工作量,也影响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基础设施不完善,流通部门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信息意识;二是部门工作人员对相关信息技术掌握不足,间接增加了工作量;3.计算机管理系统漏洞较多,容易受到一些潜在影响因素的威胁。
(四)流通部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过去高校图书馆负责人主要负责简单的借还工作,需要定期整理图书,专业要求相对较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部门的很多员工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一是人员信息化水平低,很多人员不能熟练使用图书检索工具和网络设备,不能对读者提出的问题给出完善的答复。从这些方面来看,人员素质不能较好地满足高校教学的要求。二是内部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一方面,过去高校图书馆实行的是“大锅饭”制度,做得好与做得不好,福利待遇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员工的热情就会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工作人员福利待遇普遍不高,不少人存在混日子的心理。
三、优化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
高校图书馆流通部职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可靠的管理机制。因此,高校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逐步完善图书馆流通部的管理机制,以促进其整体工作水平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图书馆流通部的管理需要依靠一定的规章制度,以明确流通部相关人员的职能,使其不至于陷入混水摸鱼的境地。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可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要加强管理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人才招聘,吸纳后续管理人才。其次,要加强流通部门相关人员责任感的培养,使流通部门的工作人员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流通管理。
(二)提升流通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馆的流通管理和读者服务是面向读者的,读者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读者的思想是不断更新的。如果管理者总是沿袭传统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很难完全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积极引入新的服务理念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具体来说,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在原有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丰富服务模式。考虑到新形势下高校师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明显拓宽,流通管理部门还应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借助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平台,为师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其次,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管理和服务工作时,要更多地考虑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主动听取读者意见,积极吸纳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三)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在图书借阅过程中,要针对图书乱架、破损、丢失等问题,重点完善配套设施,这样可以避免图书借阅后受到一定的损坏,减轻后期图书馆排书压力。高校图书馆可引入自助图书借阅设备或自助检索设备,让读者通过自助检索找到图书,实现自助借还,最大限度减少图书乱架现象。复印设备可以放在图书馆里。读者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后,通过复印的方式可以取出所需文献,使读者更方便地利用图书信息资源。同时,要加强监控,加大盗窃行为的监督力度,以避免盗书行为的发生。
(四)提升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的质量,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总是把流通管理作为辅助性工作,分配到流通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不仅不具备专业能力,而且缺乏培训经验,只是在入职前简单了解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着手推进日常工作。为了加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必须建设一支充足的馆员队伍,以加强日常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具体来说,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在管理人员入职前,组织他们参加系统的综合能力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流通管理和读者服务的重要性,明确如何开展管理工作,如何提高管理质量
结论
总之,图书馆的流通管理是图书馆的核心工作。由于它与读者直接接触,是传递信息的窗口。要提高流通管理水平和效率,就要逐步完成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提升,不因流通管理工作繁重而影响读者对知识和信息的要求。只有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队伍,广纳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人才,强化对创新理念的认知,才能把这项核心工作做得恰到好处、做得完善。高校图书馆是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桥梁,这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在实际工作中,要重视图书馆的流通工作,采取必要措施,提高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流通服务的发展水平,为现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各类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为此,应从不同方面采取措施实现这些发展目标,旨在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为提高高校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张晶.民办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的创新与探索--以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为例[J].新西部,2019,000(005):54-55.
[2]华冰.浅谈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管理工作[J].农家参谋,2019,No.621(11):253-253.
[3]乔雪.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读者导读工作分析[J].知识经济,2019,No.517(33):15+17.
[4]杨振.浅析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如何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服务[J].鸭绿江(下半月),2019(10).
[5]李燕珩.新形势下现代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管理与读者服务的探讨[J].大科技,2019,000(011):23-24.
[6]刘开琼.快乐服务——提升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的品质[J].2021(2013-3):40-41.
[7]张生妹.浅谈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人员素质[J].2021(2013-6):170-172.
[8]郑科研.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探讨[J].2021(2011-18):33-35.
[9]沈丽.高校图书馆流通部服务工作探析[J].2021(2012-12):308-308.
[10]赛依旦·依马木.图书馆流通部服务工作刍议[J].2021(2014-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