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康:时间深处的光芒

2021-03-03 08:48纳穆卓玛
西藏文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盐井盐田红酒

纳穆卓玛,藏族,现居拉萨。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供职于某家新闻单位。部分诗歌、散文、人物专访在《西藏文学》、《青年作家》、《诗刊》、《香格里拉》、《卡瓦嘎博》、《贡嘎山》、《散文诗年鉴选刊》、《青海湖》、《拉萨河》、《西藏日报》、《民族文汇》等刊物发表。诗集《半个月亮》选入2020年民族文学作品扶持项目。

进入五月,相较于藏北部分地方还是白雪茫茫的时候,位于藏东南的芒康县在雪山林立、江河纵横、树木葱茏的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显夏日丰盈的绿意和勃勃生机。

从县城行驶国道214约60公里处,海拔4448米的山顶上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红拉山几个十分醒目的大字。显然在提醒经过此处的人们,红拉山是谁也不容错过的重要景点。

伫立在景观台放眼望去,这里的立体自然景观十分突出。远处的群山和森林尽收眼底。尤其是白雪莹莹的达美拥雪峰,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像刚刚醒来的美少女,十分迷人。据说她是梅里雪山的第三个女儿。

从海拔2300 米至4448米,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植被,国家为保护稀有野生动物,在红拉山设立自然保护区。这里有藏金丝猴、小青猴,還有云南黄莲、澜沧黄杉、红豆杉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金丝猴。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和芒康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日益加大,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滇金丝猴正越来越多。1985年开始,芒康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加上当地百姓保护意识的提高,即将灭绝的滇金丝猴在芒康得到了有力的保护。根据县林草局最新统计数据,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70%-80%,滇金丝猴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多只增长到现在的800多只。

翻过红拉山,蜿蜒的公路直抵山谷深处,澜沧江浩浩荡荡向南奔流。芒康县作为茶马古道从云南进入西藏的第一站,眼前这段狭长的河谷地带,就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至今有着千年盐田、百年红酒、百年天主教等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幽居于此处的藏族和纳西族将其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形成了芒康县多元的旅游资源。她独有的文化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们前来参观旅游。

同行人说,在纳西民族乡,没有不结果子的树。还真是,无论你沿着小道穿行到村落里或田间,核桃树、石榴树、葡萄树等果树随处可见。这里平均海拔2900米,属于小河谷地形,南与云南德钦县和四川巴塘县相连,东有金沙江,西有澜沧江,中有中岩曲河,水资源丰富,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季风型气候,光照充足,干燥却又不缺水。在西藏,这里是可以种植各类果树的一块宝地。

正值初夏,核桃在枝头上已经结出青色的果子,而满眼碧波荡漾的葡萄也在枝头上蠢蠢欲动。当地人说,等到九月份时,清香的葡萄将溢满整个山谷,也正是人们收获葡萄的季节,家家户户用采摘的葡萄酿制红酒。我想到那时,人们一定会借黄昏的灯火欢聚在澜沧江边的草坝上,微风吹拂着小草和野花,他们的酒歌覆盖江水的呼啸,他们的长袖比天上的白云还轻盈。他们的身体里会有茶马古道的   回声。

说起芒康葡萄酒,它具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渊源。据介绍,盐井地区在唐代就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一直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当地百姓酿制红酒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据传当时法国一位名叫丁德良的传教士来此传教,带来了葡萄种子,并教授当地百姓酿制葡萄酒。从那以后,当地群众一直有种植葡萄,酿制与饮用葡萄酒的习惯。

在纳西乡我们参观了西藏境内惟一的天主教堂。曾任该教堂十多年神父的鲁仁弟,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情况。该教堂是1865年由法国传教士邓得亮神父创建。1865年至1949年先后有17位外国传教士来此传教并进行宗教活动。教堂原为土木结构,因年久失修又历经十年动荡的年代,近乎成了废墟。1987年开始,特别是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信教群众的努力下,一座修葺一新的教堂耸立在村落间,成为芒康旅游资源中十分醒目的亮点之一。但凡来芒康旅行的人,都会在此处感受到别样的文化底蕴。

其建筑风格兼藏汉建筑之精华和西洋建筑之长,占地12225平方米。曾任十几年神父的村民鲁仁弟说,至今,当地80%以上群众都信奉天主教,每周都做礼拜,念译成藏文的《圣经》,且有部分家庭既有信天主教的教徒,也有信藏传佛教的教徒(一家有两种    信仰)。

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在这里自然也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尼果寺和文成公主庙。在上下盐井之间的“扎谷西”(藏语意为“打开山崖门”),我们看见了峡谷峭壁上的溶洞,传说是高僧、活佛闭关修行的地方。而文成公主庙就坐落在悬崖底部。庙里有一座大岩石,上面有自然形成的藏王松赞干布和唐朝文成公主神像,神像凹凸有致、栩栩如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而成的,让人赞不绝口。

离开天主教堂,鲁仁弟先生带我们走进了一块貌似不起眼的果园地,其实,这里保留着一棵百年的葡萄树。它的古朴和苍劲已被葳蕤的绿叶遮蔽,阳光落下来,每一片叶子在微风中闪现生命的轮回。鲁仁弟先生说,2007年他还俗后,在盐井村开始经营葡萄酒,2016年建立了“丁德良”牌干红葡萄酒品牌的酒厂。他自豪地说,目前他们拥有4棵树龄超过百年的葡萄树,红酒都是用当地产的小黑珍珠葡萄酿制。现在年产量能达到3000多斤。

显然,葡萄酒酿出的不止是甜蜜的生活,还有人们渴望更加幸福的未来。先于鲁仁弟开办酒厂的,是芒康县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作为西藏第一家葡萄酒生产企业,2009年创办后,在盐井地区已拥有年生产力达3000吨的高原生态酒庄以及400余亩高品质酿酒葡萄园。走进院门,在酒厂的一面墙上醒目地贴着企业创始人的简历。80后大学毕业的洛松次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学院的博士生高见,放弃大都市的诸多繁华,带着共同的梦想,来到洛松次仁的故乡,创建了这个如今在区内响亮的品牌。“2019年葡萄酒产量达410吨,年产值达3350万元。”产品销售负责人曲措说。曲措曾经是一名公务员,辞职后成了哥哥洛松次仁合伙创办的这家公司的员工。她说,为了感谢这块土地的养育之恩,公司生产的红酒就以当地最美的雪峰 “达美拥”命名。

在盐井村的达美拥红酒销售点,我们品尝到了香味醇厚的达美拥葡萄酒。我把一杯红酒举向高空,红润通透的色泽在蓝天、阳光和远处雪山的映衬下,闪耀着红宝石般的光芒。让人感受的不仅仅是源自大自然的恩赐,更能深切地领会到一方土地孕育的美好碰撞。在千年的茶马古道上,如果没有人们土地般朴素的胸怀,没有雪山般仁爱,就不会有古盐田与大自然的相依相偎、不会有酥油茶与红酒的交相辉映、不会有天主教和佛教的和睦相处等人世温润。难怪很多人把这里视为人间天堂,因为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人性最美的部分,我也确信,它会像绵绵不绝的澜沧江滋养着一代代人。

沿着澜沧江继续向南行驶约一个小时,就到了千年古盐田。一块块木头支起来的盐田像一束光穿越过去,伫立在岸边的人仿佛能听见马帮的铃声由远而近。阳光下一粒盐晒的不止是千年来人们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生活,更是汉藏文化水乳般交融的历史。

在盐井历史文化展览馆里,我们一边观看古盐田相关的图片和实物,一边聆听讲解员的详细介绍。据历史考证,在唐朝时期盐井就有晒盐的历史,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独有的一座人文景观,也是世界上仍然完整保持最原始的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让独一无二的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一处自然和人文融为一体的世界奇观,只可惜时间紧凑,我们没有观赏到原始制盐的过程。不过,路过的每一家,我们都能看到朴实的盐民们在院子里摆出自己制作的盐。无论是白的,还是红的,都替他们晒出了历经风雨后,祖辈们依然没有荒废的光辉岁月,晒出了现在的人们依然延续的旧时光。

据当地人介绍,盐井目前产盐的有两个乡,纳西乡和曲孜卡乡。从事盐业生产的有320多户,有3600块盐田。盐井分为上盐井村和下盐井村,其中下盐井村澜沧江边卤水资源丰富,河边分布著三口大的盐井以及若干小的卤水坑,村民们用特质的木桶从盐井中取得卤水,倒入盐田,让阳光蒸晒,卤水晒干后就得到白花花的盐巴。盐井是西藏制盐规模最大,原始工艺保留最完整的地方。

现盐井正在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的传统工艺正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茶马古道并非是一段荒废的历史,它像一块古老的石头,会在时间的河流里越磨越亮,直到变成一块会讲故事的石头。

到了芒康,不能错过的还有闻名遐迩的美食加加面。在颇有民族特色的果拉丛农家乐里,我们品尝到了舌尖上的美食加加面。加加面是盐井的特色小吃,每次煮一大碗,装在小碗里,每个小碗顶多两三口。一身鲜亮的纳西民族服的纳西姑娘不仅热情好客,还能亮出一副好嗓子。她们不时地给每个人加面,还给每位客人端上青稞白酒唱起酒歌,顿时整个席间像过年一样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氛围。

传说,加加面是以四川的面、云南的肉、当地的3种配料精调细作而成,有近千年历史,算是老古董了。公元1265年,八思巴接受元朝封赠返回西藏,途径盐井地区,当地以“加加面”供奉。为了表达对上师的敬重,调和上师食欲,厨师以小碗面敬奉。八思巴一下吃了好几碗,并大赞其鲜美。从此,盐井加加面以“小碗、加、加”的方式流传下来。

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当地的传统美食自然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2010年,加加面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位纳西姑娘说,目前加加面记录是147碗,如果谁能挑战这个数字,这顿就免单。听罢,大家顿时提起精神,各个摆出一定要闯关的气势。其实,谁都明白以这种方式吃加加面,吃的是一种休闲和娱乐,也为日常的生活和旅行增添几分难忘的 情趣。

车子经过一段峡谷的时候,一只孤傲的鹰突然近距离地闪现在车窗外,顿时吸引了我们有些疲惫的目光。此刻,天空更加辽阔和高远,你只能屏息静气地仰望这一切。直到鹰隼巨大的翅膀掠过峡谷的空旷消失在我们的身后,这瞬间诞生的美学,让我看见了时间背后巨大的虚空,也让我油然感念于每次美好的遇见,比如一朵无名的野花说给你的秘密,一条小溪递给你的慰藉,一条小路指给你的希望,都是在茫茫尘世间给予生命最富有神性的仪式。尤其是芒康之行,澜沧江两岸的茶马古道、天主教堂、古盐田、弦子舞等,向我们铺开的人间细小又美好,寂静又辽阔。

从此,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记得她的点点滴滴,哪怕是片刻,都成为远离喧嚣之外向内凝视的一片光芒。

编辑导语:

作家的行走,必有情怀或思想同步。一次短暂探访,作者对芒康的独特地理、自然和人文风情,都做了贴近的考察,领略了当地的天主教堂、葡萄产业和盐井等人文生态特点,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经验感受。

责任编辑:子嫣

猜你喜欢
盐井盐田红酒
The Four Coldest Places in the World
盐田如镜
盐田千春个展:灵魂的颤栗
关于打造盐田循环生态农业区的展望
菠菜红酒防痔疮
红酒中毒案
买红酒
清末川边改土归流前期西藏东部盐井社会状况及周边环境考察
2015年最酷红酒标签
叩访盐井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