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小课时、多门数”课程实施的探究

2021-03-03 07:14刘婷梁作华孙朝栋
时代汽车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刘婷 梁作华 孙朝栋

摘 要:自我国实施新能源电动汽车战略以来,新能源汽车数量持续快速增加,新能源汽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急需懂专业、有素养、技术水平高的高素质人才服务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维护、营销等需要。新能源汽车是在传统汽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了新技术、新方法,技术路线复杂,涉及到计算机编程、高压、电池、维护、充电、电机、发动机等各方面的知识。相比传统汽车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需要学生在有限的校园生涯内掌握更多、更复杂的知识,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更广。采用“小课时、多门数”的课程设置可通过凝炼课程内容、精减单门课的课程学时、增加课程门数、扩展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有效解决学生在有限的校园生涯内学习更多知识的问题,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小课时 多门数

Explor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mall Class Hours, Many Courses" Courses for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Liu Ting Liang Zuohua Sun Chaodong

Abstract:Since China implemented the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strategy, the number of new energy vehicles has continued to increase rapidly, and the demand for new energy vehicle-related professionals in the new energy vehicle market has also increased sharply. The new energy vehicle market urgently needs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iteracy and high technical level to serve the maintenance and marketing needs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market. New energy vehicles ar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vehicles, adopting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methods, and their technical routes are complex, involving knowledge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high voltage, batteries, maintenance, charging, motors, engines, etc.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utomotive majors,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majors require students to master more and more complex knowledge in a limited campus career, and require students to learn a wider range of knowledge. The use of "small class hours, multiple courses" curriculum can condense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s, reduce the course hours of a single course,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ourses, expand the breadth of students' learning knowledge,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students learning within the limited campus life more knowledge,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market for compound talents.

Key words:new energy vehicles, small class hours, multiple courses

1 前言

由于新能源汽車产业发展时间尚短,目前国内高校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经验不足,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然而面对新能源汽车的知识复杂性,高职院校急需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来引领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

在充分考虑到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需学习知识范围广的特点上,本文探索实施了“小课时、多门数”的课程模式,通过凝炼课程内容,精减单门课的课程学时,根据新能源汽车相关岗位需要增加课程门数和扩大知识讲授范围,在有限的校园生涯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广度,满足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知识的需求。

2 背景

2.1 从新能源汽车销量看人才需求分析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自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00万辆大关,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数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各国发布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以来,各大汽车厂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基础建设、电池、电机等方面的投入研发,助力新能源汽车突破瓶颈、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如此,2018年山东省成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而新能源汽车技术产业属于其中重要工程领域。新能源汽车产销数量持续增加,对懂专业、有素质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复杂性、电动汽车种类的多样性,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学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汽车市场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要、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优质人才,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成为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转型发展的关键一环。

2.2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综合型行业,涉及到电子、机械、化学等多种领域。目前开设的新能源汽车课程,普遍因学生在校时间短的限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取舍,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面满足不了新能源汽车专业多方向的岗位需要,不能适应新能源汽车市场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3 具体实施

由于新能源汽车是在传统汽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了多种能源、多种控制方式,学生不仅要学习传统汽车的知识,更要学习新能源汽车因能源、组成、控制方式等不同导致的新知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需学习的知识复杂度增加,故需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校园生涯内学会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检测、高压充电、电机检修、整车控制检修、发动机检修、汽车维护等相关知识。通过走访企业进行调研,根据企业岗位需求,与企业人员、专家等进行交流探讨,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进行研究,确定课程内容,探索出满足企业需求的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

3.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1、精减学时、增加课程:认真调研新能源汽车行业,通过走访企业、分析岗位需求。面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需掌握知识范围广的特点,采取“小课时、多门数”课程安排,严选课程内容、精减单门课的课程学时、增加课程门数,将相关、相似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把冗余的课程内容进行删减,根据课程内容深度、难度精减课程学时。对于不需要学生深入研究的知识,采用小课时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根据岗位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删减整合,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课程内容。对于核心课程安排足够课时满足课程内容的需要。通过“小课时、多门数”课程安排,达到学生对核心知识学习深度、扩展知识学习广度的需求。

2、课程安排:在专业基础课中,精选课程让学生打好基础;在专业核心课中,根据岗位需要确定课程满足岗位需求;在专业选修课中,根据不同工作方向,确定每个方向所需要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针对小课时课程,按照学生认知規律安排课程的先后顺序,采用集中学习方式,重新编制课程进度表。

3.2 教学实施及考核方式

针对小课时课程实施时间长,学生容易遗忘,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采用集中时间上课、模块实施、模块考核的方式,重新编排课程,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即可进行考核。考核形式灵活多样,可通过考试、考察、报告、论文等形式进行呈现。

3.3 师资队伍素质保证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采用几百伏的高压电,在进行高压部件检修时存在一定的危险,需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才进行操作;新能源汽车种类繁多,汽车的部件组成、控制、检修与传统燃油汽车有很大区别,传统汽车教师满足不了新能源汽车对教师的要求。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对师资的要求,一是引进新能源汽车企业有经验、懂技术、懂原理的专业人才扩充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外派教师进入企业进行专门培训,达到要求才可进行教学;三是通过专业水平高的教师对学院其他有需要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整体师资队伍专业素质。

3.4 实训条件保证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依靠实训设备进行动手操作,由于新能源汽车存在几百伏的电压,实训设备中必须要有相关的防护用品、拆装工具、检测仪表等,此外为了便于拆装检测,需要有相应的故障诊断仪、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台架、整车电气系统台架、新能源汽车等教学设备。

4 实施效果

通过“小课时、多门数”的课程实施,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大幅度增加,对电机检测、电池检测、整车控制、发动机检修等核心重点内容认识深刻,对汽车文化等非核心课程达到认知理解的程度,对新能源汽车整体认知度增加。为进入企业后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通过“小课时、多门数”的课程实施,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基础提高,教师在讲授新能源汽车专业核心课程时,不再花费大量时间普及相关基础知识,很多知识一点就通,学生主动学习、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教师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

5 实施中面临的挑战

1、在设置课程时,需要教师充分调研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岗位,根据岗位的需要增加课程,这需要专业教师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充分的调研。

2、课程内容的选择对教师是个挑战,需要对新能源汽车有深入了解的专业教师在充分考虑工作岗位的需要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把课程内容进行凝练总结,这也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

3、职业院校学生来源复杂,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大有区别。对此,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参与课程的学习。

4、新能源汽车师资力量还有待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施时间较短,授课教师大多是由传统汽车教师经过短期培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后进行教学的,对于新能源汽车研究较浅,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在实操授课中感到有困难、有疑惑,迫切需要进行企业进行学习锻炼,积累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在师资队伍中有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占比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引进有企业经验的教师扩展师资队伍。

5、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专业素养,需要购买相关实训设备,由于新能源汽车部分教学设备与传统汽车不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设备,这需要得到学院、企业的支持。

6 结语

自各国推出燃油汽车退出市场时间表以来,各大汽车厂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研究力度、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助力新能源汽车突破瓶颈,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加,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懂专业、有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急剧提高。“小课时、多门数”的课程实施,通过结合岗位需要、凝练课程内容,增加课程门数,满足学生对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综合认识,增加了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爱好,提高了知识理论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进入岗位后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金项目:汽车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小课时多门数”课程设置及实施探究,项目编号:2019LZYJ03A

参考文献:

[1]段春艳.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2):128-129.

[2]刘春科.新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下的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对策[J].职业教育,2020(3):212-213.

[3]种文军.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机电教育创新,2020(6):122-123.

[4]江军,王麒睿.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建设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J].汽车教育,2020(11).200-202.

猜你喜欢
新能源汽车
试论新能源汽车与电机驱动控制技术
财政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对策研究
我国各种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浅谈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环境及战略分析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新能源汽车成本管理研究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