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anus
卡瓦勒斯基栉虫化石(摄影:周江)
形态多种多样的三叶虫化石
名称:卡瓦勒斯基栉虫
大致年代:寒武纪中期至志留纪晚期,距今约5亿-4.1亿年前
简介:体长约5~8厘米,头尾节几乎等大,躯干由顶端尖锐、条理分明的长条状甲壳肋叶构成,头节有一对眼柄
新生代,全新世,21世纪初,北非某处。
在高耸的阿特拉斯山脉之下,某座小城之中,这家化石店里照常展示着准备出售的货物:一排排有些像鞋底印纹的深色甲壳化石。其中一些是从摩洛哥的深山和荒野之间采集到的,另一些则来自世界的其他角落,但被送到这里进行处理——毕竟,在这个位于非洲西北角的小王国里,有着许多手艺精湛的化石修复技师。而它们最常处置的化石,正是各种各样的三叶虫。
在商店陈列的货物之中,来自古生代各个时间段的三叶虫琳琅满目。其中一些看上去就像普普通通的鞋底一样平淡无奇,而另一些的甲胄上则生长着显眼的尖刺、硕大的复眼、醒目的装饰物,以及显著变形的头甲。不过,无论再怎么变化,有一点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让它们所属的三叶形亚门——曾经的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分支——得以得名的“三叶”结构:位于身躯中央的甲壳“轴叶”,以及分别对称地位于轴叶两侧的左肋叶和右肋叶。而某些三叶虫化石的左、右肋叶由大量顶端尖锐、条理分明的长条状甲壳构成,看上去就像是一把把造型奇特的梳子。这种外形也让它们得到了一个名号:栉虫。
作为三叶虫大家族全盛时期的代表,栉虫目是继寒武纪中期的莱德利基虫目之后,相当长时间内最“典型”的三叶虫类动物之一。这些体长通常不到10厘米的“梳子”在寒武纪后期和奥陶纪前期大量繁殖,一度密密麻麻地铺满了古生代前期每一块大陆周围的浅海海底,成为这一时期最为常见的标志性化石。而那个时期的加里东运动,让栉虫家族的化石在东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以及波罗的海一带尤为常见。
当然,三叶虫数量的庞大,同样也意味着它们会自动成为多种捕食者的猎物。除了已然开始衰微的恐虾类之外,在奥陶纪初期的海洋中,软体动物已经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它们不再全都是用柔软腹足在海床上爬行,以齿舌刮食海藻和有机物的脆弱生物(虽然直到现在,它们的大量种类仍然这样生活),相反,一些种类已经在寒武纪末期的演化中获得了大量“神兵利器”:灵活的触手,高速高效的喷水推进系统,更加敏锐的眼睛,以及强力而锋锐的角质喙。靠着这些新式装备,巨大的软体动物猎手成了奥陶纪浅海的霸主,三叶虫是它们重要食物来源之一。除此之外,在三叶虫生存的不同时期,原始的有颌鱼类,甚至同属节肢动物大家族的板足鲎,都将它们作为立等可取的“肉罐头”。三叶虫一直处于食物链的下层,亿万年间几乎没有翻过身。
不过,并不是所有栉虫都只能束手无策地等待着死亡从天而降——每一次,当掠食性软体动物离去之后,总会有一双双眼睛突然从海底的泥沙之中钻出,警惕地四处打量,直到确认周围安全之后,一个个身影才会自飞扬涌动的泥尘之间现身:这些家伙有着和多数三叶虫相去无几的外形特征,但那对长在高高的柱状结构顶端, 由大量细小的方解石结晶所组成的硕大复眼却非常“呆萌”。至少在这一点上,它更像是未来的虾蟹,而非那些将复眼藏在头甲之内的一般三叶虫。
作为一种造型颇“有个性”的三叶虫,卡瓦勒斯基栉虫也很受化石爱好者喜爱。不过,它们进化出这对惹眼的眼睛,显然不是为了给几亿年后的一群陆地脊椎动物“卖萌”的。就像它的多数亲戚一样,卡瓦勒斯基栉虫是不折不扣的海床清道夫,它们相对脆弱原始的附肢无法像后世更加进化的虾蟹那样快速游泳,当然,也不能像那些终身营浮游生活的表亲——三叶虫类中最为怪异的球接子目——那样在海面上四处飘荡。作为跑不快、游不远、战斗力不强的海底生物,它们的保命绝招是藏入泥沙之下,直接避开这个时代的捕食者们还不算特别敏锐的视线。而支棱在长柄顶端的复眼则可以为它们提供开阔的视野,让它们能够在泥沙之下窥探周遭的状况。
三叶虫藏在沙里躲避天敌掠食(想象图)
当然,如果周围没有掠食者,那么卡瓦勒斯基栉虫本身也会变成小小的猎手——就像目前海洋中处于类似生态位的大王具足虫一样,多数大中型底栖三叶虫都是机会主义的捕食者,只要有机会,无论是海床上的尸体残骸,富含有机质的藻泥,还是那些弱小而容易被捕获的小动物,都可以成为它们的盘中餐。在许多寒武纪晚期和奥陶纪早期的海相沉积中,都发现了被三叶虫挖掘过的蠕虫洞穴的铸模化石,对卡瓦勒斯基栉虫和它的亲戚们而言,这些藏在淤泥之下的肥美小动物显然是非常合适的高质量蛋白质来源。
当然,卡瓦勒斯基栉虫并非一生都在海底“曳尾泥涂”,在刚出生时,它们其实和多数海生节肢动物一样,是自由游泳生活方式的浮游动物。直到逐渐发育完全、长出一身厚重的甲壳之后,它们才会被迫在海床上“安家落户”,过起拾荒者兼掠食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