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颈椎活动度及对VAS评分的影响

2021-03-03 03:12刘陆伟王春生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上肢颈椎针灸

刘陆伟,王春生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占60%以上;其发病特点为颈、肩部疼痛,并向上肢或枕部放射痛且伴有串麻感,可一侧发病或者两侧同时发病[1]。目前关于CSR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医学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力学及神经机制等方面[2]。中医领域中,将颈椎病归结为痹症、颈肩痛等,中医认为本病乃是本虚标实之症,多由虚实兼杂合而为病,发病原因与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侵袭、外伤、劳损等相关[3]。

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案也逐渐增多,其中以温针灸治疗最常见。既往文献报道,单独使用温针灸疗法对CSR的临床疗效较低[4-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6例CSR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旨在分析温针灸联合神经松动术对CSR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诊治的76例CSR患者的临床资料。①纳入标准:均符合颈椎病诊治指南(2017年修订版)指导标准[6];临床资料均完整;患者并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痴呆和意识障碍等无法配合者;中途退出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观察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2~68(46.89±7.46)岁;病程(4.36±2.14)年。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3~69(47.77±7.96)岁;病程(4.12±2.31)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颈部肌群手法松解及屈伸、旋转、侧屈等动态阻抗、拉伸治疗。

1.2.1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①取穴使用贵树华和钟昌树[7]研究方法,主要穴位包括颈夹脊穴、风池穴、颈阿是穴、大椎穴。颈肩疼痛者可取天宗穴、肩髃穴作配穴治疗;上肢不适、明显疼痛者,可另选肩髃穴、曲池穴作为辅助穴位诊治。②温针灸治疗:患者趴在治疗床上,面部朝下,完全暴露颈部。按照常规方法消毒针刺位置。温针灸选用的器械为28号(1~2)寸的毫针。在针刺大椎穴的过程中,可以使用2寸的毫针进行直刺,在进入皮肤时应将针尖处稍向上倾,刺入皮肤深度在(1~1.5)寸。在颈夹脊穴进行针刺时,应用毫针在1.5寸,得气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将毫针留置在合适的深度内。在针柄上套入多个2~3 cm的艾条,将其点燃后给予灸疗,持续时间为30 min。当患者治疗完成后,需休息5 min才可进行其他活动。1/d,共7 d。

1.2.2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温针灸与神经松动术同时进行,温针灸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神经松动术治疗是根据神经支配区域及麻痛症状定位选择相应的神经松动手法。①松动正中神经:患者仰卧位,下压肩带,再轻轻外展肩关节,将肘关节伸直,外旋手臂并旋后前臂,再加上腕关节、手指、大拇指伸直,最后再将肩关节做出最大外展,完全牵拉的姿势包括颈部向对侧侧屈。②松动桡神经,患者仰卧位,下压肩带,再轻轻外展肩关节,将肘关节伸直,内旋手臂并旋前前臂,再加上腕关节、手指、大拇指屈曲,最后再将腕关节尺侧偏移,完全牵拉的姿势包括颈部向对侧侧屈。③松动尺神经:患者仰卧位,伸直腕关节并将前臂旋后,接着做肘关节最大角度屈曲,再加上肩关节下压,维持此姿势并加上肩关节外旋及外展,最终姿势为患者的手接近自身的耳朵边,手指面向后方,在最大牵拉姿势下加入颈椎对侧侧屈。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张力性手法或结合滑动性手法,1/d,连续治疗1周。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根据相关文献[8]判断。治愈为患者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消失;显效为疼痛、上肢麻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为患者疼痛、上肢麻痛等临床症状较前好转:无效为患者疼痛、上肢麻痛等临床症状仍然存在甚至较前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1.3.2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参照中医证候积分量表[9]对上肢麻痛、头痛进行判定,共4个选项,1~4分。1分为轻症,4分为重症。参照(Northwick Park, NPQ)量表[10]评价颈肩疼痛,每项共5个选项,0~4分,各项总得分/36×100%=总分。

1.3.3疼痛情况:参照视觉模拟评分(VAS)[11]进行判定,总分为10分,轻度为≤3分;中度为4~6分;重度为>6分。

1.3.4颈椎活动情况: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左旋、右旋。

1.3.5复发:随访1年后,比较2组复发情况。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CSR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组治疗前上肢疼痛、头痛、颈肩痛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上肢麻痛、头痛及颈肩痛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CSR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

2.3疼痛情况比较 2组治疗前VAS评分为观察组(5.83±1.16)分、对照组(5.77±1.14)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分别为观察组(1.42±0.86)分、对照组(2.31±0.73)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VA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4颈椎活动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前屈、后伸、右屈、左屈、左旋、右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前屈、后伸、右屈、左屈、左旋、右旋症状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CSR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情况比较

2.5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4例,2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SR是指颈椎间盘、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累及相应节段颈神经根而出现根性压迫或刺激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其中退行性改变的病理特征主要为颈椎间盘退变突出、相应节段椎体后缘骨赘形成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等[11]。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与生活方式变化,CSR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患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12]。

CSR中医称为项痹病,在《黄帝内经》中曾记载“膀胱足太阳之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是动则病,项如拔,是主筋所生病者,项背,皆痛”[13]。在《灵枢·经筋第十三》记载“少硬之筋,循脊内挟膂,上至与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其病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14]。温针灸疗法是临床上治疗CSR的常用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温针灸中的针刺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身体情况,给予局部、远端、辨证、随症及特殊取穴,对改善经络、血液流通、解除痉挛等具有显著效果[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这与张慧和刘李文姬[16]学者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针刺疗法可调节人体气血,改善循环,使患侧舒筋通络,同时给予神经松动术联合治疗对患者神经压迫及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神经松动术是现阶段治疗CSR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其可减轻患侧疼痛、麻木症状,改善神经营养供给,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7]。神经松动术治疗的原理是以神经组织为基础,对其周围关节、肌肉等处予以相应检查,分析神经对病症的关联后,通过对特定的神经组织进行特有的松展按摩,促进血液回流,提升神经活动度,从而促进神经组织恢复,并降低患者的疼痛[18]。

本研究结果显示,温针灸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颈椎活动度提升效果显著,同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VAS评分作为CSR疼痛情况的量化参考[19],这说明联合治疗可使颈椎压力降低,加宽椎间隙,解除神经受压,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提升患者颈椎功能活动情况,缓解疼痛,促进恢复。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以往文献结果有一定出入,分析可能和本研究样本量小有关,仍需大量病例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CSR患者给予温针灸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临床效果佳,可显著减轻患者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等临床症状,且对患者颈椎活动度改善显著。

猜你喜欢
上肢颈椎针灸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