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存在焦虑的关系
——社会比较的调节作用

2021-03-03 08:50刘晓晴卢欣欣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效能量表维度

刘晓晴,卢欣欣,陈 坚

(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0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虽然有一定的改善[1],但是有关于抑郁、焦虑等方面的问题依然较为严重[2-3],有关大学生自杀或其他伤人事件的新闻报道仍不时见于诸报端.不难发现,大学生这些心理问题大多数是由其对人生意义、价值问题的困扰引发的负性情绪,即心理学上称之的“存在焦虑”问题.大学阶段,学生的存在焦虑上升,一方面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高涨有关,另一方面他们也面临着许多心理发展任务.其中一项任务就是,他们即将进入社会,开启社会化的进程,这在现实生活的压力表现就是就业问题[4].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水平也进一步加大.因此,大学生面临的职业决策、就业压力等无疑都可能对其存在焦虑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从就业心理角度来探讨大学生存在焦虑的影响因素,以此更好的了解大学生择业时的心理变化,帮助大学生更好的面对因存在焦虑而引发的心理问题.

存在焦虑(existential anxiety)是现代社会一种特有的存在困境,它指的是人在面对自身与世界的被给予性及其间关系时所产生的一种自然的主观状态,包括了死亡和命运的焦虑、无意义和空虚的焦虑、谴责和内疚的焦虑以及疏离感和孤独感的焦虑四个维度[5].只要个体处在当下这一生存环境中,个体就无法避免存在焦虑.一般认为,存在焦虑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个体心理健康与行为模式.研究发现,存在焦虑水平越高,其抑郁水平越高[6],自杀意念越强[7],生活满意度越低[8].此外,人格特质[9]、自我同一性[10]、应对方式[11]等是影响存在焦虑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开始关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存在焦虑的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在择业过程中,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相关职业任务的信心程度[12].职业决策是大学生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其立足于社会的第一步.陈坚等[10]曾指出大学生因对自身就业和前途的担忧,导致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加重.研究发现,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因为自身的摇摆不定,从而感受到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而体验到焦虑的情绪[13-15].姚晨等[16]发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存在焦虑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可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存在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假设1: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其存在焦虑水平.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当个体处于某一环境时,个体会不自觉地与他人进行比较,并且这样的比较还会对个体的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17].研究者将这种心理称为社会比较倾向(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它指的是个体将自身或他人经历、能力等进行比较时的个体差异倾向[17-18].研究发现,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常将自身与他人的经历相联系并与之比较,导致他们的行为更容易受到比较结果的影响[19].进一步研究指出,当个体与他人进行比较后,会导致其自我评价水平下降[20-21],就业焦虑水平升高[22].马娜娜[23]也发现,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当大学生对自己的选择与他人所选职业的好处进行想象比较之后,便导致其产生后悔情绪,加重对自己的怀疑.可见,社会比较可能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存在焦虑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假设2:社会比较倾向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存在焦虑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近年来,已有许多关于存在焦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存在焦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同一性等变量的关系,但较少研究从大学生职业心理的角度探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存在焦虑的影响,且没有研究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社会比较与存在焦虑的关系进行探讨.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社会比较与存在焦虑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选取福州、泉州两地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发放问卷510份,回收有效问卷451份,有效率为88.43%.其中男194人,女257人,大一98人,大二75人,大三102人,大四176人,年龄19~24岁.来自城镇163人,来自农村287人.

1.2 工具

1.2.1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

采用彭永新等[12]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共39个项目,包括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项目、制定规划和问题解决,共五个维度.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完全没有信心到非常有信心,分别计为0~5分.在本研究中,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98.

1.2.2 社会比较倾向量表

选取由黎琳[24]在已有量表基础上修订的用于测量个体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共11个项目,包括能力比较(六个项目)和观念比较(五个项目).该量表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从很不符合到很符合,分别计为0~5分,分数越高代表个体社会比较倾向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1.

1.2.3 大学生存在焦虑量表

选取由陈坚等[25]编制的大学生存在焦虑量表,共27个项目,包括四个维度:死亡与命运焦虑、无意义与空虚焦虑、谴责与内疚焦虑、疏离与孤独焦虑.该量表采用李克特四点计分法,从1分(完全不符合)到4分(完全符合),得分越高代表个体存在焦虑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总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7.

2 结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全部采用被试的自我报告法,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因此,根据周浩等[26]所介绍的方法,采用验证性分析,将公因子数设为1,结果发现拟合指数(2/df=3.05,RMSEA=0.067,CFI=0.68,TLI=0.68,SRMR=0.093)中,虽然三个拟合指标在适配范围之外(CFI>0.9,TLI>0.9,SRMR<0.05),但有两个指标符合临界值标准(1<2/df<5,RMSEA<0.08),这说明数据有可能存在共性线的风险.为进一步检验共线性严重的程度,根据周浩等[26]建议,本研究又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特质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13个,第一个因子的解释率为33.73%,小于40%的共线性的临界值标准[27].结合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不存在较为严重共同方法偏差,数据可以进行分析.

2.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

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存在焦虑总分、死亡与命运焦虑、谴责与内疚焦虑以及疏离与孤独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比较与存在焦虑以及其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比较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性.根据温忠麟等[28]提到在分析调节效应时,调节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是不显著并不会影响到后续的数据分析.

表1 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N=451)

2.3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存在焦虑的预测作用

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在控制性别、年级的基础上,考察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存在焦虑以及其各维度的预测作用,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存在焦虑有负向预测作用(β=-0.57,P<0.001),并且对存在焦虑各维度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表2 存在焦虑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层次回归分析

2.4 社会比较的调节作用

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为预测变量,存在焦虑总分为结果变量,在控制性别、年级的基础上,采用多层线性回归的方法来检验社会比较的调节作用.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对所有变量数据进行了中心化处理.第一步,放入性别和年级作为控制变量;第二步,放入中心化后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比较,考察调节变量对因变量的主效应;第三步,放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比较的交互项,考察调节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见表3.如表3所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比较的交互作用显著,即社会比较的调节效应显著(β=0.07,P<0.05).

表3 大学生存在焦虑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比较的回归分析

进一步采用简单效应分析社会比较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存在焦虑关系的调节趋势.根据社会比较的得分,将社会比较按平均数加减一个标准差分为“高社会比较倾向”组和“低社会比较倾向”组.简单斜率分析的结果显示(见图1),对于高社会比较倾向的大学生来说,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存在焦虑(β=-0.49,P<0.001);在低社会比较倾向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也能够显著预测存在焦虑(β=-0.63,P<0.001).

图1 社会比较倾向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存在焦虑的调节作用

由图1可知,高社会比较组的存在焦虑水平要明显高于低社会比较组.并且在低社会比较组中,随着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存在焦虑的水平也迅速降低;而在高社会比较组中,随着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升高,存在焦虑水平下降的斜率稍作平缓.根据Simple slope结果显示,即社会比较的降低提高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存在焦虑的预测力.

3 讨论

3.1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存在焦虑的相关

本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年级变量之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能够负向预测存在焦虑以及其各个维度,也就是说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会对死亡与命运、无意义与空虚、谴责与内疚以及疏离与孤独焦虑产生影响,这与本研究假设相符,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前人的研究[13,15].这可能是因为高水平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其对自身评价较高,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未来择业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活着是有价值的,所以其存在焦虑水平较低.相反,低水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则对自身能力持有怀疑态度,进而在择业时更容易感到迷茫,更易体验到存在焦虑.

3.2 社会比较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存在焦虑之间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比较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存在焦虑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具体来说,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存在焦虑有较强的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比较倾向加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前人的研究[23].究其原因,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一个探索阶段,此时的大学生对自身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认识还不够成熟稳定,具有较高的就业不安全感[29].相似属性假说(similarity hypothesis)认为,在进行社会比较时,个体会选取与自己能力、观点较为相近的人进行比较(如相同的性别、类似的经历等),这样的比较对个体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20].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形式较为单一,接触到的人大多与自己较为相似且关系亲近,这导致大学生处于一种易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氛围下[30].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更易进行向上比较,比较结果不仅会加重大学生的自卑程度[21,31],还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决定[32],以至于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感到举步维艰.

进一步的简单斜率检验结果表明(见图1),高社会比较倾向个体的存在焦虑水平要明显高于低社会比较倾向,并且低社会比较倾向更能加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存在焦虑的负向预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进行比较的频率更高[23,30],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媒体[33]等),因对自我的不确定性,导致他们需要通过外界来获取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21,33],更易出现反悔的情况[34].因此,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在面对择业时,他们会不自觉的与他人进行比较,导致个体对自己的决定、能力产生质疑,并且反悔自己曾做出的决定,但又不知下一步应该如何规划,从而加深了个体对前途和命运的担忧.而低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更少的与他人进行比较,更加专注于自身.因此,在择业时,低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能更加客观的看待自身,也能够更加乐观积极的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做出理性、坚定的选择.

4 建议

为了缓解大学生存在焦虑,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可以从提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培养理性的社会比较观入手,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心理教育.首先,引导大学生认清自己职业能力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座、心理测验、心理游戏等方式,从一年级至四年级,有规划有步骤地强化学生对自身职业知识与能力的认知.其次,培养学生核心的职业素质.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式,通过校内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专业实践基地等平台,帮助学生获取各类职业信息,强化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重点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三是对于就业决策困难的大学生,及时提供就业心理咨询,通过训练(归因训练、团体辅导等)缓解压力并提高决策自信心.四是为了减少非理性社会比较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除了上述所提的加强对自我与职业的认知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职业指导课、讲座等方式,教授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合理的社会比较,比如回避比较、选择更换比较的维度、降低比较的水平、数量与重要性等,最终帮助大学生认清自我,提升职业决策的自信.

5 结论

(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能够负向预测大学生的存在焦虑以及其各个维度.(2)社会比较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存在焦虑之间起调节作用,其中低社会比较倾向比高社会比较倾向更能加强这一作用.

猜你喜欢
效能量表维度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初中阅读教学互动效能的提升策略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