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品校本课程彰显办学特色

2021-03-02 01:20张文晋
教育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校本办学评价

张文晋

校本课程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求,其多元性体现在各个层面:课程内容丰富,教师来自不同渠道和领域,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学习资源有趣,学习空间广阔,评价方式多元,成果呈现精彩。广东省深圳市红岭小学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理念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学有乐、学有用。

充分调研课程资源,深度分析校内外课程。课程资源是实施多元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条件。学校在开展多元校本课程建设前,分别面向学生、家长、教师发放了问卷调查表,深度了解和分析了校内外课程情况,清点了学校所有课室、功能室和体育运动场地,充分挖掘学校、家长和社会课程资源,沟通校内校外,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保障。

全面了解学生兴趣,构建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多元校本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及需求,著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学校通过调研学生对课程的需求,设置了多元校本课程与“四点半”活动课程,构建学校课程图谱和校本课程体系。开发“红岭小学多元校本课程选课系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的科目、课程说明及指导教师,以课程超市的形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推进多元校本课程建设。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学校通过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一是开展“一科一技能”的活动,要求中青年教师掌握一项学科专业以外的技能;二是挖掘家长中的能人,让家长和教师进行交流,给出意见;三是请“四点半”活动课程负责人培训教师;四是依托区工会平台,组织教师参加插花、烘焙、体能训练等培训;五是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切磋。

打造学校特色,促进校本课程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校本课程是关注学生发展、促进学校发展的课程。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个载体,开展特色教学活动,彰显学校办学理念,践行学校办学思路,打造学校特色,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以精品课程和核心课程辐射、引领其他课程,促进校本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构建多元、有效、科学的评价方式,促进校本课程建设规范、完善。多元校本课程建设是持续和动态的,要边实施边调整。通过制定综合评价方案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学校课程计划和实施。学校专门成立了评价领导小组,督促、检查、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

首先,对课程进行评价。从选择课程的人数、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专家和领导听课后的评价、学生问卷调查的反馈、教师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等方面,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让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发展和学生学习需求。

其次,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学生学习课程的学时总量、学习的客观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最后,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谈学生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要求教师授课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有评价记录;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保存学生的作品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等资料。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红岭小学)

责任编辑:张妍琳

猜你喜欢
校本办学评价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