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傳播手段的多樣性,澳門青少年網絡欺凌現象是否會增多?如何有效遏制這種現象?
澳門司法警察局關注少年組職務主管趙朱惠敏:由於互聯網的高度普及,加上其先天存在的匿名性和隱密性,為網絡欺凌提供了技術條件。司法警察局近年更多從“家、校、警”三方合作的角度著手,持續深化與教育界和家長間的合作,共同遏止青少年間的網絡欺凌行為。一方面,我們透過到學校舉辦座談會或講座與教職員和家長進行互動,深化家長及校方對這類行為及可能衍生犯罪的防範意識,提醒家長須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良好榜樣,亦教導子女認識網絡欺凌的壞處和後果,同時推動學校老師及輔導員指導學生健康使用網絡平台。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職務主管黃健安:教青局於2018年底成立學生幸福感工作專責小組,在現有措施和工作的基礎上,藉定期訪校了解學校的校本德育需要,提供支援建議,以及優化現行的支援機制。至2020年11月,“學生幸福感專責小組” 共訪問了53所學校。
在教材方面,《品德與公民》科教材中設有專門章節教導學生切勿沉迷網絡遊戲、培養良好上網習慣、拒絶網絡色情及相關法律守則等教學內容。在學校指引方面,教青局每學年更新及向學校派發《學校運作指南》,當中提供了“協助學生善用網絡指引”及“處理校園欺凌事件指引”,指導學校及教師及時辨識相關問題及採取相應的應對策略,亦將“欺凌行為輔導策略”定為學生輔導的常見問題處理策略,要求每位教學人員在日常工作對學生學習、品行、生活和成長等給予關顧和輔導,就學生各種問題提供正確引導,鼓勵教師多在校園和學生交談接觸、輔導及陪伴。對於欺凌事件,教青局強調重在預防、教育和輔導。在預防和教育工作方面,教青局委託教育機構編制《和諧校園·預防欺凌》高小至初中教育階段實務手冊的教師用書及學生工作紙,有關手冊的初中部分內容將於12月底完成,目前已為8所學校及教育機構提供《和諧校園·預防欺凌》的校本培訓,並將繼續舉辦相關培訓及進行宣導。
要預防和遏止青少年網絡欺凌事件,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攜手努力,教青局未來將繼續透過不同層面和多種活動方式,開展各類與善用互聯網相關的教育宣傳工作,從小培養青少年的良好生活習慣和活動興趣;並將繼續加強各項工作,致力為學生建設和諧校園及關愛社區,持續加強尊己愛人的生命教育,多層次提升學生幸福感。同時,期望家長應與子女保持良好溝通,多關心及留意子女的日常生活,包括與同儕間的相處及活動等情況,以便適時提供意見及支援,透過政府、學校、家長及社區攜手合作積極為我們的下一代構建和諧安全和健康的成長環境。
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協調主任阮麗梅:認為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欺凌會越來越嚴重,這是一個大趨勢,與社會大環境有關係。我們結合前線經驗和調查約三百名服務的青少年後發現,在網絡犯罪與行為模式方面,約兩成受訪青少年會使用交友軟件認識或約會異性,甚至從中建立情侶關係,約一成四青少年或曾被網上群剿、謾罵,即俗稱“網絡欺凌”,約一成二青少年沉迷網上遊戲不能自拔,也有部分青少年全天候在社交平台拍攝個人生活。所以需與網絡時代共存,提供適切服務,有效回應青少年的需要。在此也呼籲家長首要處理自己的情緒,再與子女溝通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副理事長馮美詩:散播言論的途徑與日俱增,尤其現今很多人都依賴網絡,所以我們更需要重視對青少年的品德與公民教育,我們的問卷調查也提到了學校加強心理教育,教導同學友好相處是很重要的預防措施,同時教育青少年不要成為網絡欺凌的實施者和面對網絡欺凌時的應對方法等,認為只要做好以上措施,網絡欺凌現象不一定會增多。此外在教育部門、學校和相關社團層面,一方面要加強對學生在網絡欺凌方面的正確引導,另一方面要制定干預機制,有效遏制網絡欺凌行為的發生。首先,本澳的教育部門、學校和相關社團要加強網絡欺凌的宣導,營造友好和諧的校園環境,協助學生認識自我、提升解決困難、處理衝突、自我保護的能力。其次,學校、老師和輔導員等提升網絡欺凌行為的敏感度,防微杜漸,關注學生的身心狀況,留意學生的情緒和異常行為,以及時提供有效幫助和支持;再次,教育部門要建立預防、發現、報告、處理和懲戒的青少年網絡欺凌行為制度體系,制定干預機制,學校應明確規定學生在報告後可以獲得的支持和學校採取的措施,開展“反網絡欺凌”教育行動,使安全上網、文明社交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家長層面,本澳學生家長一方面要加強對子女的關懷,進行合理監督;另一方面要加強與學校和老師的溝通,發現欺凌行為要及時溝通、積極解決。首先,家長要加強對子女的關懷,創造溫馨的家庭氛圍,加強和子女的交流和溝通,關注孩子的社交、情緒變化;其次,家長要對子女進行合理監督,對子女使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動態、時長、交流對象等保持適當的關注,留意子女的行為和身心異常,以及時覺察和幫助解決網絡欺凌等負面事件的發生;再次,家長和學校要保持積極的聯絡和溝通,一旦發現有欺凌事件發生,立即與學校溝通,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