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嘉瑞
学校社团的兴起是我国新时代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迫切需求。社团活动在学生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劳动教育及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社团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构建科学有效的社团课程体系,促进社团课程实施,对教师、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社团课程建设体系保障活动科学规范
依据国家及新乡市红旗区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我校制定了《北街小学社团课程指导纲要》,明晰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社团的审定制度、流程,确保社团活动课程的正常运作。
科学的评价标准指导社团课程各个环节规范和操作的有效性:规范和影响社团课程的开发、实施;约束指导教师活动计划的制定,确保社团沿着积极、健康、向上的轨道发展。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表现评价,必须依据评价体系标准,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我校以构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学习选择需要的社团课程体系为目标,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引领,立足学生健康发展,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社团课程建设强调时代性,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基于学生需求构建社团课程,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我校学生社团从最早的一个合唱社团,到现在三大类33项,最大化满足学生的需求。“翰墨书香”社团引领学生亲近、了解、感受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所沉淀的传统文化;入学课程、军训课程、毕业课程等增强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红旗古迹文物宣讲社团、红色研学课程等带领学生领略家乡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从而树立起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另外,学校社团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通过激励性评价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感悟,从而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社團活动要遵循全员性、选择性的原则
社团活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力求从内容到形式丰富多样,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首先做到全员性。在社团招募之前,由班主任充分动员,并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其次凸显选择性。在保证社团活动质量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最后彰显教育性。在社团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变化,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潜移默化地获得教育。
学校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实践,完善了社团课程体系,借助社团课程的建设推进了素质教育,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STEAM教育理念下城市优质小学高学段机器人社团建设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JKGH-277)
(责编 马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