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枝
提问的“空白”艺术即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想象、思考的教学艺术。 找准时间“空白”,开启学生思维。一般说来,低层级认知提问意在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原理、规律等,因而问题的设计不必难,应让大多学生可脱口而“答”,这时就谈不上什么“空白”。隨着提问向高层级认知发展,师生互动交流之间的“空隙”就会越来越多,“空白”也就显得很“抢眼”,此时就需要教师准确有效地把握“空白艺术”,以便激发学生的灵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空白”的时机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无限期”地拖延。既不能重复提问,更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迫不及待地道出心中的“标准答案”。正确的做法是启发学生运用智慧去思考。 笔者在教授“创新驱动发展”时,设计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请同学们结合实际,至少从三个角度回答。”由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教材中不能直接找到,学生一时无从下手。此时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白”,如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学法、解题思路等,巧妙地把这道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容易的小问题,如怎样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中国的发展,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从而建立文化自信?怎样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待当下中国的发展,从而培养民族担当意识,树立远大理想?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改革与创新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恰当地布置一些小问题,可有效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发挥空间“空白”,拓展学生思维。学生的思维空间具有多向性、动态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无论采用哪种提问方法,不能无视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不能给学生采用“框式题目”“框式答案”,否则,往往会限制、扼杀了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笔者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灿烂的中华文化,然后提出问题:①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你认为其中有哪些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精粹?②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你准备怎样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做一个合格的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建设者?此类问题是较为典型的开放性问题。这两个问题能联系学生的实际,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话可说,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梯度。
(作者单位: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巴河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