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探讨

2021-03-02 01:06李叔璇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国库信息化建设管理

李叔璇

摘 要:为了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经被广泛的应用,这对我国财政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一方面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使得财政资金的运行成本降低了,同时保障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以及提高了运行透明度。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库集中支付的意义以及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国库;集中支付;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8.051

0 引言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现代国库管理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公共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政府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充分发挥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管理的作用,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率,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但是,目前在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的实践中还存在不足,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是当前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1 国库集中支付概念

现代国库制度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实行规范和高效的财政资金运作,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者用款单位。简而言之,以往财政部门根据預算单位的用款计划,按照全月的资金一次性拨款给预算单位,改为预算单位自己填报计划并提出用款资金的申请,通过国库支付系统直接资金拨款给各个用款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是直接支付形式的支出,与人工会计的核算相比,不仅提高了资金信息的质量,还减少了腐败的现象,实现了资金利益的最大化。

2 国库集中支付意义

2.1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以往政府要自己根据预算单位的计划,将资金支付给各个预算单位,并将资金以最低的利息存在银行,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资金调度困难,同时增加了资金运行的成本。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则不需要将资金拨付经过很多的环节,单位预算的支出经过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大大减少了等待资金的时间,让资金能及时到位,财政部门可以灵活调动资金,在这个过程不仅减少了支付资金相关的成本,还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2.2 强化预算执行力度

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健全和完善了预算资金管理的体系,提高了资金管理水平。所有单位在执行预算时,则需要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规定来进行编制预算计划,所有预算计划只有通过审核后才能执行预算的支付,这就大大促使单位能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可以让财政部门更加合理和科学的进行预算支出,使所有的资金支出都能严格按照指标进行,同时加大资金的透明度,时刻了解到资金运行的进度,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资金预算的随意性,加强了执行力度,使得每一笔资金的支出能更加的规范,从而让预算管理得到有效提高。

2.3 提升资金的透明度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使财政资金的申请更加严格,预算单位必须要严格按照申请制度来计划资金预算,申请成功后缩短了财政资金在单位的停留时间,避免了财政资金被挪用、占有现象,同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后,财政部门管理上应用电子信息系统,使得各项支出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拨付,不仅让资金支付的全过程受到监督,还规范了财政资金支出的流程,使得资金流向更加明确。在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上信息化的建设,不仅可以对每个单位的账户、资金进行跟踪,还能使财政资金的运行实现透明化,阻止了各单位腐败的现象,确保廉政建设的开展。

2.4 促进财务信息建设

预算单位要想满足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要求,就必须构建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化管理系统与财政支付信息系统的对接,从而实现国库统一集中支付。确保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就要摒弃以往的财务管理观念,需要让财务部门管理人员不断增强信息化管理的意识以及信息化技术的知识学习,促进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展,并规范财务工作的操作,从而提高单位预算集中支付的办事效率。

3 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对策

3.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就要重视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法律和法规。优化财政资金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的管理,确保信息的质量,强化财务信息动态的管理,制定出一些管理的规范,如,制定合理科学的财务开支标准,除了国家正常规定的开支标准、范围,还要切合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开支的制度,为支付报销凭证审核提供有效的依据;规定严格的报账手续,要有合法的原始发票、证明发票和金额属实的资料,确保资金支出的规范性。除了制度规范的制定,还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认识,政府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目前我国已经有《预算法》《金库条例细则》,但还应对这些法律进行完善和修订,如建立一些新的管理办法《财政资金支付管理办法》《收入管理办法》《收入退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配套法律、法规。财务部门最主要的核心是服务中心管理系统,建立健全网络服务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可以及时将财务信息进行分享,同时提升财务管理运行的效果。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还应引入信息化核算法,用科学的方式分析相关的数据和掌握资金的动态,不仅可以提高资金核算的准确度,还能保障信息的透明化,使各单位提高资金预算规范性的执行力,保证预算资金信息的真实完整,从而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

3.2 完善资金安全制度

完善资金安全制度,财政支付部门要明确支付的流程,制定严谨的操作规范,对财政资金支付的安全性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并将安全制度落实到各个单位,做好财政资金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保障财政资金的有效性。完善资金安全制度,要根据部门工作岗位的不同对应设置,让每个岗位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和监督,并制定岗位责任制,将责任分配到个人,在出现问题时可以找到问题的责任人。完善资金安全制度,确保支付印章、登录密码、数字安全证书保管的安全,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所需的全部印章,由不同的人员进行分别保管,相互牵制。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监督的制度,应该对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有效的监督,还要强化财政支付系统的安全性,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是为了防止意外损失和违规行为,让资金可以进行安全的管理和运行。

3.3 严格执行预算批复

预算单位要根据批复的使用资金,做好相应的财务管理和核算,国库资金支付时,财务人员应认真审核资金支付的凭据,确保资金支付的所属凭据要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让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断地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这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就要严格执行预算的批复,在财政的支出上有明确的范围,让所有支出的资金都能有效的使用到位,减少不必要的财政资金的支出,规范财政支出的范围,要限制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投资,让财政资金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而不是浪费在非营利的公共项目上。目前我们国家使用的是公务卡,可以让每一笔资金都能透明化,单位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这样的方式,使得所有的資金都能通过公务卡的使用记录来实现有据可查,有利于在源头上堵住漏洞,提高公务卡的使用效率,防止各单位的腐败。

3.4 确保对账制度落实

预算单位的出纳应定期登录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系统,及时打印财政授权支付的凭证回单。这一项工作应该加入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当中,只有让员工充分的认识到对账制度的重要性,才能将工作做细、做到位,避免对账制度流于形式。按照制定好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预算单位的对账管理制度细化,如规定集中支付的每月一报,核对与财政和代理银行的资金,并在每一张报表上进行盖章以及负责人进行签字等。更正国库对账的细则,提供更加明确的清单以便于财政工作人员进行对账,还要做好工作的规划,切实加强对账制度的落实。

对账制度的落实,就要统一核算口径,让国库的数据保证真实性,构建对账凭证审核机制,为切实解决对账审核工作要制定审核对账管理的规范。健全对账制度中的监督管理制度,成立对账监督的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对账工作的通报和解决对账中存在的问题,在对账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核对查明原因。由于工作的错误导致账目数据的失误,就要将责任由具体的人员来承担,使对账工作起到真正的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作用。

3.5 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国库集中支付是以信息化为主的全新的财政支付方式,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管理。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以来,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各个预算单位是预算执行的主体,其财务管理职能不仅没有弱化,责任更加重了,要求更高了,对预算财务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就要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促使其提升业务的素质,掌握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的新政策和新业务,提升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重视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让每个人都了解财政资金管理有关的信息操作技术,熟练的掌握国库集中支付的流程和制度,因此,在进行人员的招聘上,应该选择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能主动学习新的知识的员工,从本质上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在进行培训时,应培训员工的业务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实际的观摩、与老员工的相互交流,各方面提升人员的业务能力,要培训工作人员的财务信息化培训,经过培训才能让员工在财务的岗位的实践中落实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还要提高财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加强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建立一个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队伍,才能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得以更好地落实,才能让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发挥其真正有效的作用。

4 结语

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对预算单位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有效的进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可以提升资金的有效使用率,强化执行力度,让每一笔资金都能规范使用,提升资金的透明度,加快了财务工作的效率。虽然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了,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存在着不足,这就需要政府要健全内部控制的制度,规范国库资金支付的运行,完善资金安全的制度,防止资金的意外流失和违规行为,严格执行预算批复,让资金能有效的使用到位,确保对账制度的落实,起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最后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队伍,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现预期的目标,让国库集中支付得到有效的管理,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配合国家的政策,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的制度,从而深化财政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金兰,吴峰.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9,(11):26-27.

[2]杨红.国库集中支付实施电子化支付的意义和途径[J].中国科技投资,2019,(18):177.

[3]王晓萍.国库集中支付环境下财政资金管理对策探讨[J].纳税,2019,(7):230-230.

[4]耿传萍.国库集中支付环境下财政资金管理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19,(34):61-62.

[5]陈燕晖.关于加强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管理的探讨[J].当代会计,2018,56(08):67-68.

[6]桂少群.新形势下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内部控制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9):60-61.

[7]李伟,张烁岩.财政国库集中支付问题探讨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8,(72):46-57.

猜你喜欢
国库信息化建设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