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南
摘 要:经济内循环是根据中国特色发展,通过生产交易及分配消费等活动的有序开展,实现国内经济规模增长及经济提升的重要过程。为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作用、发现问题作用、问责纠正作用和防御警戒作用,需认清经济内循环的发展难点,提出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国家审计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关键词:经济内循环;国家审计;审计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7.040
0 引言
经济内循环具备独立性、周期性、复杂性和双面性的特点,在复杂多变的经济背景下,促进经济内循环将带动我国内需的扩大及经济规模的增长。而目前,我国经济内循环的发展难点主要包括消费爆发力不强、生产消费态势低迷、经济供给侧结构不合理及消费理念保守被动等。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国家审计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任重道远。
1 经济内循环的发展难点
1.1 消费需求爆发力不强
实现经济内循环的前提是经济投资主体积极活跃,当经济内循环下的消费爆发力不强时,经济内循环就会受到限制。目前,中等收入人群作为消费潜力最大的群体,在所有收入人群中的比重并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需求的爆发。当我国居民普遍采用储蓄作为金融投资方式时,刚性需求群体的财富积累相对受限,经济循环力度也会相对较弱。倘若在一定周期内,我国的中等收入人群比重无法进一步提高,我国消费需求爆发力就会始终处于不强的状态,这是不利于经济内循环的。
1.2 生产消费态势较为低迷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当下,生态消费态势较为低迷,这也或多或少地限制了经济内循环的推进。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国内经济增长处于中低速发展状态,经济结构的调整受到一定限制,尽管民营投资的比重有所增多,但固定资产投资仍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下,我国的民间投资缺乏有效的活力保障,生产消费态势自然比较低迷。在民间投资无法呈现高强度的投资活力时,投资增速放缓也会影响投资对经济的反作用的发挥,经济内循环会有所放缓。
1.3 经济供给侧结构不够合理
近年来,经济供给侧结构的合理性对经济提升的影响日渐明显。由于供给侧结构不够合理而导致的经济内循环受限问题,成为经济内循环的新的发展难点。目前,经济供给侧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消费结构不合理以及金融投资结构不合理三个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指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比较少。消费结构不合理,是指住房消费仍占比过高。而金融投资结构不合理,则是金融供给的错位状态不符合经济内循环所需。经济供给侧结构不够合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
1.4 消费理念相对保守被动
众所周知,消费理念是否积极主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及消费选择。保守被动的消费理念是不利于经济内循环下的经济规模增长的。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来看,由于我国有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年轻一代会通过提前消费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但这样的消费文化更多地局限于年轻一代,年龄较长的群体仍然不能接受提前消费和过度消费。根据我国个人收入群体的消费情况看,由于消费理念相对保守被动,他们在消费时不能主动出击,这也会限制我国内需的扩大及经济内循环的实现。
2 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国家审计制度的变革
2.1 国家审计制度范围的变革
国家审计不再单一局限于财政财务审计,而是通过公权力全覆盖审计来全面深化国家审计改革。为切实反映经济内循环的真实状态,国家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来将宏观经济运行及微观经济运作时的经济问题予以充分探究,除了原先涉及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外,还开始转为公权力全覆盖审计,审计效果及审计质量均得到提升。国家审计人员通过审计监督公权力的方式,有效减少数买不良权利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确保了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2.2 国家审计制度方法的变革
在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的当下,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开展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此时,国家审计制度方法有了新的变化。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国家审计制度方法开始从传统的机械型审计转为数字信息化审计,这使得国家审计人员可以依托计算机设备实现对审计信息及数据的充分获取,国家审计人员不仅可以规避手工操作下的各种失误,还能凭借现代化信息手段实现审计内容的多样辨析。国家审计人员还可依托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实现超前性的审计预测。
2.3 國家审计制度功能的变革
在经济中低速发展的当下,国家审计功能作用有了新的变化,国家审计不再是单一的批判型审计,而是通过建设服务型审计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计需求。国家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他们不仅根据国家审计需要,有序开展财政审计和金融审计工作,还将相关审计结果透明公开于众,人们对审计结果的获取是及时直接的。在国家审计制度功能变革后,国家审计强化了服务型审计的职能,通过建设服务型审计来强化免疫系统的抵御功能,审计人员的审计质量及审计效率均得到提高。
2.4 国家审计制度理念的变革
经济内循环背景下,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为了扩大内需并促进经济内循环,国家审计制度实现了理念的变革。国家审计人员在工具理性审计基础上推出价值理性审计指出,国家审计人员开展的审计工作,必须以有效治理为基本前提。在国家审计治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必须调整原有的管理手段,向国家审计监督治理过渡。除了要促成结果审计和过程审计的有效融合外,还需要适应经济策结构改革的实际需要,实现需求侧审计与供给侧审计的融合,同时还应实现开放性审计,对审计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3 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国家审计制度的发展方式
3.1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是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国家审计制度的重要发展方式之一。现阶段经济发展背景下,国家审计机关在其审计工作开展过程当中,为了保障自身利益经常对其审计结果进行修改,该种过度自我保全的操作方式,大大降低了国家审计机关的社会公信力度,使得国家审计部门的相关审计结果无法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能够有效改变不良问题,从制度上对审计机关的工作加以限定,提升审计工作的公正和透明,最大限度的保证审计部门的清正廉洁提升审计部门公信力,促进国家审计有序发展。
3.2 优化国家审计模式
审计模式的优化,同样是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国家审计制度发展的关键所在。通常情况下,国家审计工作部门对于经济漏洞等财政方面的审计较为深入,忽视了对于国家工作部门相关工作质量的跟踪审核,该种审计模式下大大降低了相关部门财政犯罪的相关风险,但对于政府部门工作的绩效审核还比较单一,无法通过国家审计部门帮助政府部门发现工作当中的体制和管理问题,也就无法切实提升国家单位的经济发展能力。因此优化国家审计模式,切实保障审计机构对于政府工作质量的审查,提升国家审计职能覆盖范围,全面提升国家的综合治理能力。
3.3 健全国家审计机制
经济内循环背景下,要想切实发展国家审计还必须要健全国家审计机制。在实际的审计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审计部门扮演了极为重要的监管和监督角色,但现阶段审计部门所拥有的权威和自身角色并不匹配,审计部门在行使自身权利过程当中收到的阻力较为明显。因此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必须要健全国家审计机制确保审计部门的绝对权威,以此来保障审计部门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处理解决,降低在把控风险过程当中所受到的阻力。
4 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国家审计制度的发展对策
4.1 转变国家审计机构的政府职能
经济内循环背景下,要想促进国家审计制度的有效发展,就必须要转变国家审计机构的政府职能。一方面,国家审计机构应该在现阶段基础上有效扩展自身审计职能覆盖范围,在确保省级机构对于经济运行监管的前提之下,提升审计机构对于政府工作质量的有效监管能力。另一方面,切实提升国家审计机构的权威,通过完善政府职能建设和审计制度构建等方式,确保国家审计机构的社会公信力,同时利用政府职能来保障审计机构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审计结果的有效执行。
4.2 有序推进国家经济政策落地实施
经济内循环背景下的国家审计制度发展,还需要有序推进国家经济政策的落地和实施。国家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是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国家经济发展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国家审计制度发展过程当中应该着重把控国家经济政策,积极推进国家经济政策的落地实施,能够帮助国家审计部门提供较为明确的审计依据,也能够为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提供较为真实的工作依据,同时通过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又能够对国家经济政策展开较为全面的风险预估,及时发现经济政策的漏洞所在。
4.3 预防经济风险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预防经济风险并坚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当前经济内循环背景下促进国家审计制度发展的又一关键所在。发展仍然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要经济问题,而要想顺利实现发展就必须要遏制经济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国家审计制度发展过程当中,应该切实专注对于经济风险的有效预测,对于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甚至政府债务问题及时预警,同时加强对于房地产改革的严密控制,切实发挥国家审计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作用。
4.4 优化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
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国家审计制度的发展还需要优化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又是增强国家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举措,国家审计机构应该就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当中所暴露的相关风险及时进行披露,加强对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专项資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通过加强审计建设及时寻找科技创新板块所存在的运行缺陷,为产业结构顺利升级保驾护航。
5 结语
为适应新阶段经济内循环需要,我国国家审计机构变革审计制度,以满足新阶段国家审计的客观需求。经济内循环背景下,国家审计制度的发展方式,包括国家审计制度完善、国家审计模式优化及国家审计机制健全等。要想充分发展国家审计制度,就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有序推进经济政策落地实施,在预防经济风险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张永亮,杨阳.新常态下国家审计职能的变革与发展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6,(09):74-75.
[2]陆岷峰.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内循环的概念、特征、发展难点及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1-13.
[3]麦桂红.基于新常态的国家审计变革与发展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3):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