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的本质及小学生理解水平解析

2021-03-02 01:08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平均数代表测量

刘加霞 北京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心理学博士,教授,教育部国培专家库成员;提出“把握数学本质是一切教学法的根”“实证研究学生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培训实质是改变与创新”等观点,以及“CARE伙伴式”校本研修模式;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中小学管理》《人民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作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有效学习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等。

算术平均数(本文简称“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具有反应灵敏、简明易解、适合进一步演算和较小受抽样变化的影响等优点,是当下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唯一统计量(小学阶段不涉及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被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整体水平”。一般地,小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有三个水平:算法水平、概念水平与统计水平。这三个水平的具体含义及行为表现是什么?是否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判定学生达到某个水平?本文将结合教材内容、名师教学进一步分析阐述。

一、平均数的概念本质与功能

平均数是通过加工原始数据得到的,它不是“客观”存在的,具有“虚拟性”。例如,某个小组平均收集了5.2个矿泉水瓶。如何让学生体会用平均数作“代表”的合理性?平均数的“代表性”有何功能?笔者梳理小学数学不同版本教材中涉及平均数的问题情境,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本质与功能。

情境1:甲小队4名学生投篮比赛成绩(用统计表或象形统计图呈现)分别是:7、8、7、6,乙小队5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4、5、6、8、7。哪个小队投篮水平更高?(类似情境还有已知某支球队每名队员的身高数据,判断该球队队员身高的整体水平)

情境2:每3秒呈现10个数字,记录下每次可以记住几个数字。淘气5次记住数字的情况(以统计表方式呈现数据)分别是:4、5、5、7、9,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或者是:淘气平均每次记住几个数字?(类似情境还有统计一周家庭用水量、某种商品售出数量等)该问题换为“哪个数能代表淘气记忆数字的水平”更好。

情境3:五位小朋友用直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每次测得的数据(单位:厘米)如下:15、15.3、18、15.1、15,你认为用哪个数代表这支铅笔的长度更合理?可以算一算,并写出你的理由。(类似情境还有评奖时各位评委所给分数,计算平均分为何“去掉最高分、最低分”)

情境4: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呢?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是119.3厘米,女童身高的平均值是118.7厘米。请根据上面信息解释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

分析这4个问题情境可以看出,平均数适用于描述未分组的离散型原始数值数据,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数据”的来源与意义不同,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意义与用途也不同,小学阶段大致分为两大类,有三种具体情况。

第一类是不涉及抽样的情况,有限个样本数据就是总体,前述情境1~3就是这一类。该类又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数据描述某一样本空间中各个元素的特征,这时可以用平均数来描述这个“集合”的整体水平,也可以比较两个同类集合整体水平的高低。例如,情境1中数7、6分别代表甲、乙两个小队投篮的整体水平,比较哪个小队投篮水平更高,这时平均数主要有描述、比较的功能,还不具备统计意义。其二,数据是同一个量的几次测量值,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既可以描述样本数据的整体水平,也可以用来预测、推断这个量的期望值,或者估计真实值,例如情境2和情境3。根据大数定律规定,试验或测量的次数接近无穷大时,测量数值的平均数几乎肯定地收敛于期望值,这时的平均数具有统计意义。

第二类是数据需要通过抽样获得,用样本数据的平均值代表总体水平的情况,例如情境4中“北京市6岁男童的平均身高”是通过抽样得到的,这时的平均数具有统计意義。用样本的平均数代表总体水平时,学生理解平均数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大多数教材选择“样本就是总体”的情境,即样本是固定的某个小队、小组等(数据个数有限)群体的整体水平。

二、小学阶段平均数的理解水平解析

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有三个水平:算法水平、概念水平、统计水平。算法水平主要表现为会计算(总和除以个数、移多补少)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这是深入理解平均数的基础。学生只会计算平均数还不够,还要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本质与价值,即达到后两个水平的理解。学生的理解达到概念水平主要体现在:会求平均数,知道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据整体(平均)水平的量值、平均数的大小易受极端数据影响(敏感性)等特性。达到统计水平主要体现在:在前两个水平的基础上,能够解释并体会平均数作“代表”的合理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平均数与某个数据(可以是原始数据中的某个,也可以是众数、中位数,虽然小学阶段不涉及这两个集中量数,但学生对其理解不难)对比感受其合理性;知道什么情况下用平均数做判断、做预测的结论更“好”;知道所做的判断、预测不能“百分百”地正确,平均数作为代表进行预测时有意外,有“翻车”的可能。

前述情境1~3,以及常见的“统计一年每个月的水费,再求每月的平均数;教材上某小组收集的水瓶、篮球队队员的身高数据等”,这里所求的平均数只是概念水平,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学生只理解这层含义还达不到对平均数的统计水平的理解。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易受这组数据中每一个数据的影响,“稍有风吹草动就能带来平均数的变化”,即平均数的敏感性。一般说来,数据具有随机性,因此所获得的数据具有随机误差,但不排除人无意犯错误或有意人为干扰所获得的数据,这时数据的“误差”超出“可接受范围”,产生“极端数据”,这样得到的平均数不能很好地描述整体水平。正如情境3中,数据“18厘米”值得“怀疑”,可能是错误测量导致,用平均数代表铅笔长度时,要把18这个数据去掉,求另外四个测量值的平均数。评奖大赛去掉最高、最低分也是这个道理,这样的理解可以说达到了统计水平的理解。

学生能达到统计水平的理解主要取决于对数据随机性的认识,而小学生对数据随机性的理解有难度,因此,要求小学生对平均数达到统计水平的理解是一种高标准的要求。理论上说,国家课程标准应该规定有多少学生达到该水平即满足课程标准要求,但这方面没有具体规定。为什么说达到统计水平有难度呢?看下面的分析。

比如测量一个东西,每次测量结果未必都一样,有随机误差,可以用算式x=u+ε(x是测量数据,u是真实数据,ε是随机误差)表示。在测量过程中,只有测量数据是已知的,其余两个量都是未知的,这样没法运算,所以就需要多次测量。例如测量n次,得到n个算式,其中真实数据是不变的,测量值、随机误差是变化的,随机误差有时为正,有时为负,这n个算式相加,当随机误差之和为0时,平均数就可以代表真实数据,但多次的随机误差之和很难为0,则用平均数来估计(代表)真实数据,这就是平均数(准确说是算术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如果每次测得的数据差异较大(尤其有极端数据时),随机误差或系统误差非常大(不排除人为因素导致),用平均数来代表真实值或者刻画整体水平就不合适,去掉极端数据,使平均数更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对平均数的“高水平”理解。

三、“好情境”“好问题”助力高层次理解

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在《种子课2.0》一书中说:虽然能让学生做对题目,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平均数,甚至有的学生下课后还说“平均数就是平均分”。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达到后两个水平确实有难度(学生生活经验少,容易受“因果型”“二元型”思维支配),另一方面也与教师选择的情境与问题有关。例如,有的教师设计如下情境:5个笔筒中分别插了3、4、2、5、1支铅笔,怎样做可以使每个笔筒的铅笔数一样多?这样的问题情境无意中强化了“平均数就是平均分、平均数是‘每份数”这一错误认识,因为通过操作,学生“看到”“每份一样多”“每份是多少”,與以前所学“平均分”一样,弱化了对平均数是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或整体水平的认识。选择“好情境、好问题”特别重要,下面分析俞正强老师教学“平均数”时的问题情境。

俞正强老师设计的“哪个数能代表跑步水平”的问题很巧妙,具体为:二年级某小朋友,跑了五次60米,所用时间如下(单位:秒):15、14、12、10、14。他需要填写这张表:60米,我大约要跑 秒。俞老师设计一系列问题,如:这位小朋友填了15,却又划去了,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后来这位小朋友又填了10,过了一会儿也把10划去了,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认为这位小朋友最好应填几?等等。基于学生已有的对跑步时“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失常发挥”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比、体验用哪个“数”代表跑步水平更恰当。其中,“这位小朋友最好填几?13秒这个数,小朋友根本没跑出来过,填上去是不是不诚实啊,能填吗?13秒没有跑出来过,跟所给的数据有什么关系?”等问题的教学,直接揭示了平均数的本质——预测、估计某个量的真实水平,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数据的“代表性”各有优劣的情况下,理解用平均数作“代表”的合理性。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认识到下一次跑步,不一定跑出13秒,但13秒也不是天外来物,是通过统计学生多次跑步情况算出来的,统计更多次的跑步成绩所得的平均数更能代表他的跑步能力。这样的情境比“人数不同的两个小队谁的水平高”更符合平均数的本意,更有利于学生对接已有的生活经验,强化平均数虽然与平均分有关,但意义截然不同的认识,使学生既能达到概念水平的理解,又较容易达到统计水平的理解。

此外,要使更多学生达到统计水平的理解,需要增加、延长学习平均数的时间。第一次学习使学生达到“概念水平”的理解,初步感悟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第二次学习通过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平均数,使学生初步感悟抽样所得到的样本平均数可以代表总体水平,真正体会平均数“代表性”的“好坏”(统计学不研究“对错”)。

助理编辑 刘佳

猜你喜欢
平均数代表测量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