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语爱情喜剧《爱情神话》用上海话演绎魔都市井群像,影片出品方还邀请影片主创和沪上文化名家相约在昔日上影厂文学部旧址、如今的上影厂创作中心和上海国际电影人俱乐部——永福路52号,讨论《爱情神话》对重塑上海电影特色和影响力的启示。
大家认为,在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爱情神话》以一种生活化的视角呈现了上海包容、多元的城市品格。
电影《爱情神话》监制主演徐峥从一开始就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颗“小而美”的钻石,他说:“这部电影表现了当代上海的一种人文生活。这部影片的导演、编剧不是上海人,但她把这样的上海以一种生活的、平和的视角娓娓道来。上海细致、包容的人文精神,应该有更多的作品去表现,而以这样一个态度,平和、尊重的来进行创作,这个方向是对的,也是有潜力的、有空间的。”
电影《爱情神话》编剧导演邵艺辉表示,是上海这座城市给了她灵感。她说:“上海很多地方我还没有去过,我能体察的只能是我身边的上海朋友给我的感觉和我对这些朋友的感觉,他们当中有上海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都是我创作的灵感。”她还说,这部电影里没有反派,每个角色都是不完美但可爱的普通人,因为她认为海派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以人为本,包容每一个人身上不完美的地方。
电影《爱情神话》主演马伊琍聊起了影片的剧本在电影节上让她一眼相中的原因,“我第一次看到有剧本把目光放在中年这个年龄段的人,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她认为自己很像在影片中饰演的李小姐,一个有规则感的上海女人,因此这个角色让她觉得演得毫不费力。不仅如此,这部作品中的很多细节都自然地呈现出海派文化的特征。在这个故事创作的过程当中,她感受到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一部分”,“没有多使劲,也没有多想争取自己的镜头。如果我们很刻意地要拍一个展现海派文化的作品,可能会使过劲了,因为海派文化是不紧不慢的,是贯穿在生活当中的,也是体面的、有距离感的、有张有弛的。”
电影《爱情神话》主演周野芒觉得影片呈现出一种诗意,他说:“影片的剧本很幽默,有讽刺而没有挖苦。同时它又是散文式的,所有的情愫都在不言之中。”他觉得邵艺辉描绘上海,描绘的是一种感觉,而电影把这种感觉还原了出来,“非常高级”。
电影《爱情神话》主演张芝华在片中饰演了一位很有文化修养的上海妈妈,她说自己“演到了一部想演的电影”,并高兴地把影片推荐给了身边的很多朋友,“我觉得这部电影是让中老年人回到电影院的机会。”
复旦大学副教授、社会文化人类学专家沈奕斐说:“这部电影切中了观众的社会情绪。同时,影片本身也体现了海派文化的‘边界意识’,导演“平视”的视角让整个故事显得更平和、更真实。”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说:“上海电影应该昂首阔步的往前走,在喜剧这个文化位置上做出拳头产品,《爱情神话》就是非常好的文本示范。”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说:“《爱情神话》在沪语电影之前,首先是一部好电影。上海是多元的城市,有不同的群落、不同的文化,每年可以容纳一百部电影拍上海。”
作家张明扬说:“上海文化的一个重点是,只要你尊重上海整体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边界感,尊重上海的文化体系,融入上海的文化,你就是一个上海人。这部电影就算放到上海以外的地方,只要你认同尊重女性,我觉得你都会喜欢这部电影的。”
作家马尚龙说:“《爱情神话》让大家看到,讲好上海故事,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不一定要讲‘大上海’的故事,也可以是讲好‘小上海’的故事。”
原东方卫视总策划郑健说:“《爱情神话》集中展现了都市人的生活,不只是上海人的生活,影片的故事与每个都市人的悲喜相通。”
作家蔡骏说:“《爱情神话》是一部‘小’与‘大’兼具的好作品,从文学角度上而言,很多故事都是从‘小’切入的,《爱情神话》正是如此。影片中通过‘小故事’讲述了大上海的故事,同时影片又并非局限于‘给上海人拍的电影’,而是从世界性的‘大视角’展现了海派文化的国际化特色。”
上海滑稽剧团副团长钱程说:“身为以上海方言为工作语言的文艺工作者,我特别高兴能看到这样一部沪语电影的出现。影片通过一种淡淡的爱情讲出了上海人生活的习惯、上海人的契约精神。”
上影导演吴天戈说:“兼听则明,说《爱情神话》这个电影的好坏都无所谓,可贵的是这个电影表达了艺术上最本质的东西。它所代表的是中国电影,不只是海派文化,而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纪实的美学风格,是最高的艺术本质。”
心理学医师吴迪说:“我觉得《爱情神话》作为贺岁片特别好,我一些朋友把这部电影比作《真爱至上》。其实,我们每年都可以拍一部这样的电影。”
编剧、词作家甘世佳说:“看完电影我感到了一种温暖,这种温暖来自影片中表现上海精神的细节,仿佛火焰一样在我的身体随着血液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