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现状及优化建议

2021-03-01 04:22:16贾贺男贾巨才李昌俊段明琪
关键词:实习生产教融合

贾贺男,贾巨才,李昌俊,段明琪

(1.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 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河北 张家口 075000;3.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税务局,北京 100000)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2017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企业重要主体、人才培养改革主线和社会组织等供需对接作用的“四位一体”制度架构,推动产教融合从发展理念向制度供给落地,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推动产教融合迈向新阶段。

国外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来源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洛桑模式”,这是最早专门为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的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产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渗透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学校拥有自己的酒店,能做到店校合一,同时把学生派送到世界各地实习,在实践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1]。“洛桑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毕业的学生不仅具有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而且具有管理经验,深受酒店企业的欢迎[2]。国内学者对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在以学年为期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中,专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运用“2+1”模式进行教学培养[3],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普遍运用“3+1”模式进行教学培养。

一、酒店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

中国现代酒店服务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水平较低,属于后兴起的管理学下设专业之一。因此,需要借鉴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英国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瑞士的洛桑模式和美国的康奈尔模式都给中国酒店管理专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产教融合能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推动供给与需求方更好地对接,实现多方合力,促使酒店行业的人力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因此,高校与企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和创新发展的生态系统,有利于提高酒店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实现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自我完善和酒店行业的升级发展[4]。

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概况

河北北方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模式主要以顶岗实习为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该文采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单独访谈法等方法对酒店实习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其中,问卷调查法和单独访谈法以历年河北北方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一)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

对河北北方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及在读的实习学生就实习酒店类型、实习时间、酒店提供实习岗位和加班情况等问题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份,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实习酒店的选择有一定差异性,选择经济连锁酒店的居多,占比31.6%;选择地方性酒店的最少,占比19.3%。学生在酒店的实习岗位大多分布在一线部门,岗位多样性较差,前厅部最多,占比31.6%。实习时间适中,大部分学生实习时间为2~4个月,占比43.9%。工作时间较长,工作日平均工作时间在9小时以上的占52.7%。与高强度工作时间不相匹配的是,实习生工资水平较低,普遍在2 000元左右。66.7%的实习生在酒店经历过轮岗制度,且加班现象较为普遍,加班情况非常多的占19.3%,加班情况较多的占24.6%。在实习期间,28%的学生认为实习指导教师几乎没有与自己沟通和联系过,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少。此外,19.3%的同学认为实习工作与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联系较少,12.3%的同学认为没有任何联系。从学生对酒店提供的岗前培训满意度来看,42.1%的同学认为所在酒店的岗前培训一般,15.8%的同学表示不满意,7.02%的学生表示非常不满意。实习期内,学生遇到的问题多样,排在前三位的是工作、薪资和身份转变。

表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现状

学生实习前,通常先由学校与酒店方进行洽谈,商定实习中的各项事宜,然后校方派遣学生至酒店的各个岗位从事一定时间的正式工作。

1.酒店方居于主导地位,与学校存在矛盾冲突

通过分析发现,酒店方在实习期间对学生处于支配地位,这使得高校在学生实习期间难以发挥任何作用,学生受实习任务和实习成绩等原因的限制,一般会对酒店的管理采取容忍态度,这也导致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2.岗位多样性较差,工作压力大

调查问卷显示,学生的主要工作部门是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和礼宾部等对客部门,所占比例为89%左右,而实习生真正能够进入的酒店内部运营管理类岗位仅占11%左右。相较而言,一线对客部门的工作时间更长,普遍存在工作任务重和工作量大的情况,这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和苦闷的情绪,造成较大的身心压力。

3.专业教师介入程度低,与前置专业知识联系少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实习期间与专业教师的沟通联系较少,河北北方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酒店实习被安排在大三学年的第二学期,实习期为5个月左右,专业教师无法做到时时指导。另外,也有一部分实习生表示在校期间相关专业实操训练少且周期短,这也使得学生在实习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熟悉工作内容以及适应工作环境。且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课程关系不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4.实习生工作期间承受多方压力

自身方面,学生短时间内难以接受身份改变,容易产生沮丧和抵触心理,这使他们很难真正地融入到自身的岗位工作安排中;酒店方面,现代的星级酒店普遍采用实习生顶岗实习的模式,酒店方往往对本科类的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抱有较高的期望,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因长期主要从事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故其工作能力往往会超过本科学生,酒店方较大的心理落差会体现在日常的管理中,这给本科生造成较大的工作压力;家庭方面,实习生家庭对本专业仍然存在偏见,这也给实习生带来心理压力。

三、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调查数据及实习现状分析发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存在如下问题。

(一)产教融合政策匮乏

酒店管理专业在中国本科院校属于起步阶段,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尽管政府相关部门一再强调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却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性规定来保证各方利益。

(二)培养模式亟待完善

各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都倡导能力均衡和全面发展的专业理念,但部分高校没有推出与本科阶段的酒店管理专业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而是照搬专科或者是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这导致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专业,实践教学的比例分配不够合理,学生的实操训练和职业技能的熟练度达不到日后工作的要求[5]。

(三)学生积极性不足,缺乏主体创新意识

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只满足于完成教学实践环节,取得合格成绩。同时,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工作积极性不够,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无法结合专业特长与岗位属性发挥自身优势,从而高质量完成规定的实习内容。

四、产教融合视角下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优化建议

现有的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无法满足当前行业发展态势的需要。通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一)出台相关政策,作好顶层架构

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发力,清晰判断现阶段酒店行业和高校酒店专业的发展方向,立足现实需要,给予完备的政策制度支持。同时,知名酒店企业和高等院校也应该联合起来,制定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酒店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6-7]。

(二)清晰界定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身份

实习生是对酒店各部门的“输血式”补充,经过培训后他们能够成为酒店的优秀员工,且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这就需要酒店杜绝“割韭菜式压榨”的心理或紧缩用工成本的行为[8]。通过专业的培训、酒店企业文化的熏陶以及良好工作环境的锻炼,实习生会转化为酒店的优秀员工,并在以后长时段与酒店实现深层次的捆绑。

(三)建立多主体的深度育人模式

首先,高校和酒店可以联合起来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9]。建议酒店联合高校对酒店现阶段的发展困境或机遇进行探究,形成研究课题,利用科研力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系统的科研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实际的酒店运营过程形成清晰认知,作好迎接实习的准备。其次,酒店企业和高校之间可以携手创办双元化的课程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系统的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能与酒店工作人员开展对话教学,借助网络情境模拟来解答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酒店企业也可以对本酒店的运营管理、组织架构、企业文化和员工培训等方面作出介绍,增加学生对酒店实际工作的认知,同时也可以提升酒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0]。

(四)制定全过程的评价标准和纠错制度

高校要想让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标准,对酒店实习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把控[11]。专业负责人可以与酒店的人事部门相互配合,对实习生在工作中的现实情况持续跟进,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加大对实习环节的监控力度,如果发现实习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可以及时从酒店企业和高校两个源头进行判断,尽快找出问题并改正。

(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作为实习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每一位实习生都应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12]。实习生要树立对所学专业和从事工作的正确认知,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素养,认真地开展实习工作,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为所在岗位的工作建言献策[13]。此外,学生也可在假期报名参加知名酒店企业的培训活动和短期实习活动,切实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确保高质量完成酒店实习工作。

中国在推行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产教融合的道路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行业顶层设计、教学模式和人才管理等方面均有不足。在酒店行业人才培养方面应该着重关注产教融合制度的出台、多主体化的育人模式、清晰的身份定位和明确的评价标准等,使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与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相契合,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酒店行业人才。

猜你喜欢
实习生产教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38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56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0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