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委加强全面监督的新思路

2021-03-01 22:56李月涵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0期
关键词:监督体系国有企业

李月涵

摘 要:国有企业监督体系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是推动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建设,对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作用,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党委监督;

一、国有企业党委加强全面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党委监督能力,加强党内监督

国有企业党委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对监督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企业监督制度,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完善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有效规范权力运行和监督,使党委监督工作全面、直接、具体,从而提高党委监督能力,加强党内监督,推动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二)有助于构建完善监督体系,整合监督力量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面覆盖是企业完善监督体系的必要条件。加强党委全面监督,能协调巡察、审计、监事会、财务、干部、党建等职能监督力量,同时协调纪委监督执纪力量,增强监督的严肃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促进监督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从而规范企业内部关键环节领域的管理, 如制定财务报告的编制流程和计划,及时发布真实可靠的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促进财务与业务的融合[1]。

二、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监督制度执行效果偏低

首先,过去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监督体制未能体现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监督委员的覆盖面不全面,导致监督工作存在局限性,普遍还有“监督工作是纪委的事”的思想。

(二)监督制度配套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如果国企内部没有配套的保障机制,即使监管体系建立完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从长远来看,势必会降低监事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难以保证监督制度的效果。一些国有企业的监督人员薪酬与履职不挂钩,激励机制的效果难以充分发挥,降低了监督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了监督质量[2]。

三、贵州送变电公司党委加强全面监督的新思路

(一)做好顶层设计,突出党的統一领导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融入贵州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在公司发展中明确党组织的法律地位。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行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权责清单和监督机制。强化主体责任,成立以公司党委书记为主任,纪委书记为副主任,党委其他成员为监事会成员的监事会,将监事会办公室成员覆盖到公司各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的监督职责,规范公司监督制度和程序,使监督贯穿于决策部署指挥、资源力量整合、措施手段运用的全过程,突出党对监督工作的集中统一全面领导,充分发挥监督委员会作用。

(二)明确监督职能定位,优化监督方式方法

一是加强宣传学习。对公司监督工作方案和具体操作指引开展专项学习研讨,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对监督工作的认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定位;同时,将“大监督”的学习宣贯工作与支部学习、部门集中学习结合起来,在公司营造监督一体化的氛围,提高公司全体领导干部对“大监督”体系的认识,积极推动“要我监督”向“我要监督”的观念转变,改变被动监督的局面。二是强化统筹协调。公司领导班子亲自抓、亲自问,加强贯彻落实决策部署的统筹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大监督”工作的政治意义,把监督工作与公司生产经营、党的建设紧密结合,同部署,同推进,统筹整合巡察监督、审计监督、合规监督、监事会监督、财务监督、干部监督、党建监督、工会监督及民主监督等职能监督力量,让“大监督”体系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三是协调好“五项机制”(问题发现机制、跨部门协作机制、上下联动机制、整改落实机制、成果运用机制)有效运转。制定公司监督体系图、工作流程图及落实“五项机制”运转的工作列表,定期通报各部门监督发现问题情况,召开监督委员会办公室会议,实现信息共享,以此督促各部门履职。同时将各部门监督的情况与部门季度、年度绩效挂钩,确保责任落实,提高监督实效。

(三)完善党委全面监督相匹配的保障机制

为有效加强党委监督,公司应完善与内部监督体系相匹配的保障机制,确保各监督部门有序履职。第一,完善问责机制。在构建问责机制时,要做好以下两件事:一是列出责任清单,梳理责任追究程序;二是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对失职渎职行为追究终身责任。第二,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坚持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原则,完善与绩效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同时,对监督业绩优秀的员工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对业绩不佳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处罚,从而确保监督制度行之有效。

(四)加大企业监督评价力度,促进内控体系持续优化

首先,要完善监督评价体系,制定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内外评价相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规范监督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措施。在督导评估过程中,对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和取得成绩进行自评分析,揭示业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缺陷和风险漏洞,要求各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如公司存在重大潜在风险和内部控制缺陷,造成不良后果,将追究管控责任,并将监督检查结果充分应用于经营业绩评价等工作,充分利用审计结果,查缺补漏,优化内部控制体系[3]。

(五)加强队伍建设,做到忠诚履职

纪检部门人员要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在践行“两个维护”中作表率。一是带头深入学习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坚决防止“灯下黑”。二是要以提升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党性修养为重点加强自身建设。持续开展党纪法规培训,积极选送人员参与系统内专项检查和联合办案,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训实战熟知法纪规定、明确工作规范、丰富专业知识、把握政策策略,不断提高信访举报调查、监督执纪问责等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做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提升党性修养,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结束语

国有企业监督体系是推进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党对监督工作的统一领导,完善大监督体系,必须以党的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为总要求,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融合协调,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逐步织牢党内监督网。加强党建与监督融合,形成企业上下齐抓共管的监管工作格局,坚决破除部门壁垒,积极融入大监督体系,树立经营管理本身就包含监管的思想,进一步抓好监督工作,推动监管下沉落地,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丹,塔那. 延伸监督触角 深化政治巡视 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有力保障[N]. 内蒙古日报(汉),2021-10-25(002).

[2]肖丽贞.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商讯,2021(29):95-97.

[3]王海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建设的路径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7):46-47.

猜你喜欢
监督体系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方法分析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