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2021-03-01 13:52:26王琳丽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7期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影响

王琳丽

摘 要:2019年1月1日,新《政府会计制度》全面施行,并同时制订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通过对《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强化了政府部门的预算管理,而且,使政府的债务风险降到最低点。对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这一改革举措不仅使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同时,财务人员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将针对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要点以及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展开全面论述。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影响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统一了政府各部门的核算口径,并利用103个会计科目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融为一体,进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政府会计框架。在这一背景之下,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财务管理机构得到优化,会计核算流程得以简化,预算管理成效逐步突显出来,财务综合管理水平也跃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1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要点

1.1 “3+5要素”的会计核算模式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使会计核算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过去的“五要素”核算模式转变成为现在的“3+5要素”核算模式,即规定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三个预算会计要素,以及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个财务会计要素。这一模式的推广实施,使记账双方能够实现平行记账,进而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以及核算数据的精准度。

1.2 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大一统”

过去,行政事业单位所使用的会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对科研事业单位来说,在实际工作当中,参照执行的内部会计制度往往存在多个不同的版本,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会计工作进度将受到严重影响。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完全整合到一起,使政府会计领域多项制度并存、财务体系繁杂、核算口径不一、工作内容交叉的局面得以终结,这样一来,科研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也能够有章可循。

1.3 预算管理模式的转变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主要是在原有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累计推销、累计折旧的基本会计核算项目、政府储备物资和公共基础设施科目、资产基金和待偿债净资产科目等。这种新型的预算管理模式不仅强化了政府的预算功能,而且也使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更加细化,预算执行率也因此得到进一步提升[1]。

2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

2.1 优化会计核算模式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科研事业单位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被逐步取代,而新型的会计核算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现了账务分离与业务的有效衔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型的会计核算模式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职责权限融为一体,使得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步入标准化、规范化轨道。第二,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可以基于两个方面予以考量,即财务会计的权责发生制以及预算会计的收付实现制,这两种机制的形成能够清晰直观的反映出单位内部的财务运转情况。第三,双报告制度的推行,使政府财务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工作内容的透明度也越来越高。而这两种报告制度分别是财务报告制度与决算报告制度,在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下,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平行记账的会计核算模式。

2.2 整合单位间的财务会计信息

过去,政府监管范围内的行政事业单位所形成的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内容大相径庭,这就给政府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带来了诸多困扰。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以后,将各个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内容整合为一体,即使科研事业单位所牵涉的业务性质有所区别,但是,会计核算却采用同一种方法,这样一来,各单位之间的财务会计信息也实现了高度融合,进而促进了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内容的统一性,科研单位的财务工作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2.3 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显著提升

过去,科研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多采用收付实现制,这种机制忽略了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内容,这就无法真实体现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所采取的优化措施,会计核算结果数据的权威性也难以得到切实体现。而在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增加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科目,这一会计科目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出单位内部各种固定资产的使用与折旧情况,进而使科研事业单位的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这对政府财务监管绩效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3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提升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绩效的有效策略

3.1 健全管理制度,制订法律条例

管理制度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科研事业单位应当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会计法》以及《政府会计制度》内容,对相关制度条款进行完善,并通过制订相关法律条例的方法,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展开提供强大的制度与法律保障,使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点。

3.2 依托信息技术,构建财务信息系统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研事业单位相继建立了财务管理数据库,以及财务软件管理系統,该系统既能够节省大量的制作表格、制作凭证的时间,而且也能够提高会计核算数据的精准度。由于财务信息系统与外网相联,在这种情况之下,系统遭受病毒侵蚀与黑客攻击的风险较高,为了确保财务数据安全,系统维护人员应当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处理,并将一些重要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备份,以避免给科研事业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

3.3 加大监管力度,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道关键工序,通过编制预算计划,能够对单位内部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各部门根据预算目标和指标,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进而规避了浪费现象的发生。另外,为了避免出现超预算现象,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力度,并通过内部培训等方式,对财务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使其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以完成既定的财务预算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唐艳,费振华. 科研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衔接工作的重点问题探讨[J]. 中国市场,2020(15):143-144.

[2] 谭新艳,桂雪萍,李慧娟. 科研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影响初探[J]. 会计之友,2020(6):18-23.

[3] 梁成强.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 当代会计,2020(12):74-75.

猜你喜欢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9
科研事业单位借助互联网+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科研事业单位经费内部控制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6期)2016-11-15 01:17:11
ERP系统使用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率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 00:31:08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