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尚燕琴 编辑:苏乔
借别人的书来读,打破了自己固有的阅读范围,感觉象是推开了另一扇窗户,别有洞天。
天气刚刚转凉的时候,去天津探望大姑姐,头一天姑嫂两人吃喝玩乐欢腾一日。第二天订了晚上返回的飞机,白日里大姑姐去上班,我在家中闲坐打发时光。无聊之余,站在书架前看看有些什么可以消遣的读本,用目光逐一扫描着一排排书籍,看到一本毕淑敏的《非洲三万里》,信手抽出开始阅读。一下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不仅仅是一本异域游记,更有娓娓道来一路的人情百态和深沉铺开的一段厚重历史,象是无意中推开了一扇可以窥视秘境的天窗,让我读得爱不释手、不忍掩卷。甚至晚饭的时候,我仍是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即使挑灯夜读也肯定是看不完的,所以,临行我跟大姑姐借了这本书。大姑姐痛快答应之余也表达了她对这本书的喜爱,说自己看过两遍仍想再看。我果然是从一柜子书中抽到了一本上上签般的好书,虽然只是一本书,却让我感觉是满载而归。在机场候机的时候,我仍然入迷地阅读着,尽管要孤坐等待一个多小时,可我丝毫没觉得时间漫长。以往,非常欣赏那些在火车站候车席上、在机场候机座上捧着一本书静静阅读的旅人,觉得那是匆匆的人潮中、嘈杂的大厅中最美的一道风景,如今自己也成为了这样的画面——这得益于一本从别人书柜里借来的书。
这次体验让我醍醐灌顶般地发现借书来读的诸多好处:第一,可以轻而易举地从浩瀚书海中撷得精华,因为这是在别人精选阅读之后保留的典藏;第二,可以拓宽自己的见识,我以前买书只局限于自己知悉的或是自己有需求的书籍,读读别人的书,才发现原来还有那样的好书因自己的局限和无知而错过;第三,就像古人所言:书非借不能读也,可以促使我们更加重视而认真及时地阅读……
自从认识到这些后,我便有意识到去借书来读,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在不失礼的情况下特意地关注人家书柜里的书,在被允许的情况下借回来细细研读。
有一次,去先生同学家吃饭,先生的这帮同学是典型的理科男,书柜粗粗浏览过后,满眼多是计算机类、数据类、程序类等等,即使如此,我也笃定每个读书人的书柜里肯定都是精品,一定有让我开卷有益、拓宽眼界的书。我抽出一本薄薄的期刊类读物,虽然专业性较强,但内容撰写得深入浅出、通俗与科普并举,还洋溢着调侃式的文采。其中一篇关于论述环境的文章,从《京都议定书》到碳达峰,表述得清晰通透行文颇具吸引力。末了,我向先生悄声耳语借书想法时,先生说,这套书他也订阅了,家里有。我有些愕然,原来家里也有宝藏,整天惦记挖掘别人家里的藏书,未料到自己家里尚有未开垦的新大陆。于是乎,又把自己先生的书柜检阅了一番。这更让我意识到自己以前所谓读书的思维太狭窄,总是圈囿于自己所倾向的文学类、社科类,其他领域的书籍,即使近在眼前也从未有过阅读的念头。如果让自己去选购,恐怕此生都不会接触到那些书,所以,别人书柜里的书还要继续更广泛地借下去。
坚定了这个信念后,即使是我上级领导的书柜也成了我觊觎的目标。以前去找领导请示汇报工作或是签字,我是目不斜视,现在我会有意识地打量一下。这才发现,领导宽敞的办公室里,有两个并不高的书架,上面排满了书。
那天正好是周五下午,这个时间段在公司属于较为宽泛的一个阶段,可以穿休闲装,工作处理完可以去公司会所打球;我找领导汇报完工作后,借着这个休闲的工作时机聊起了书。领导虽然平日里始终是一副严肃的样子,但他也并不是完全不与员工亲近。听我说到书,难得舒缓了表情,说办公室的这些书都是他读过的,家里的书太多了,就取一些读过的书放在这边。其实我真的非常好奇像他这样的高管们在看什么书,借机了也提出了我的疑问。领导起身从身后的书架上取出一本书递给我,我一看是一本《咬文嚼字》,大概翻阅一下,是纠正一些人们常犯的文字错误以及与文字相关的一些典故和研究。这位老领导平缓地回答我说,他看的书非常广泛,有管理类的,财务类的,工程类的,还有一些历史类的等等,但多年来一直坚持看的是我手里的这本,每一期出来他都会第一时间买来,并一字不漏地全读过。
没等我提出借阅的要求,老领导已经先我一步说出让我拿回去,慢慢看看。我回去用心看了这本书,每篇文章都很具体地给我上了一课——读后方知原来如此,做学问一字一音不得马虎。我琢磨着,大概在读书这件事上,每个读书人都是认真的,没有什么级别阶层之分。遇到让自己感兴趣、能读得下去的书就好好去读它。
更让我意外的是,居然在书上读到了老领导的批注,看得出写得非常细心,一笔一划,规规矩矩,绝非平时签字时笔划飞扬;有的写的是自己的感悟,有的写的是查阅字典的记录,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却让人觉得格外得深入人心。一直认为批注或是注解是古时文人独有的才情逸志,原来我们也可以这样心有意念,动笔写两句,想象着日后某个时候再次翻阅时,看到自己曾经的笔迹心迹,当是更有所感悟。
如果想要遇到更多好书、领略到更多的阅读乐趣,不妨去看看别人的书柜,借书来读真的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