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幽益胃汤在脾胃湿热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21-02-28 21:46:54韦雪丽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8期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

韦雪丽

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药清幽益胃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中40例采用西药四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中40例在西药四联疗法基础上,采用中药清幽益胃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药物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胃炎症状消失、幽门螺杆菌检测转阴、住院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胃炎症状消失、幽门螺杆菌检测转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药清幽益胃汤进行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

关键词: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清幽益胃汤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8--01

幽门螺杆菌属于一种定植在人类胃上皮细胞当中的最为常见的细菌,该类致病菌与人类的共存时间至少会在10万年左右[1]。本文研究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药清幽益胃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中40例采用西药四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中40例在西药四联疗法基础上,采用中药清幽益胃汤进行治疗。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1-76岁,平均(45.9±6.5)岁;胃炎病史1-19个月,平均(5.8±0.6)个月;本次发病时间1-8天,平均(3.2±0.5)天;治疗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2-71岁,平均(45.5±6.2)岁;胃炎病史1-16个月,平均(5.4±0.5)个月;本次发病时间1-10天,平均(3.5±0.7)天。组间比较,数据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可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每次1000mg,每天用药两次,口服克拉霉素片,每次500mg,每天用药两次,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20mg,每天用药两次,口服瑞巴派特胶囊,每次1000mg,每天用药三次,连续治疗两个星期。每次治疗组:在西药四联疗法基础上,采用中药清幽益胃汤进行治疗,西药四联用药方法与对照组完全相同,清幽益胃汤的主要方剂组成为黄芩、黄芪各20g,白芍、炒白术、茯苓、半夏各15g,大黄、黄连各12g,党参、麸蒲公英、陈皮各9g,吴茱萸3g,血瘀症状者加用当归和川芎,湿热程度较重者加用泽泻和栀子,痰湿程度较重者加用石菖蒲和郁金,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各一次服用,连续治疗两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1)药物治疗效果;(2)药物不良反应;(3)胃炎症状消失、幽门螺杆菌检测转阴、住院总时间。

1.4 疗效评价方法

显效:胃炎症状基本或彻底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恢复正常,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转移;有效:胃炎症状有所减轻,胃镜检查显示病变面积缩小程度在50%以上,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无效:没有达到显效和有效的标准[2]。

1.5 数据处理方法

以SPSS22.0处理,P<0.05时,可认为,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和t检验,并分别以,[n(%)]和()表示。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2例(5.00%),对照组9例(22.50%)。组间比较P<0.05。

2.3 胃炎症状消失、幽门螺杆菌检测转阴、住院总时间

治疗组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胃炎已经成为今年来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功能异常类疾病,引发胃癌前病变的可能性较大,腹痛、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继发性贫血等是该病患者在发病后出现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3]。清幽益胃汤方中的黄连、黄芩、大黄三味中药主要具有清热燥湿、瀉火解毒、通利中焦湿热的功效,共为该方的君药;黄芪、党参、白术能够达到益气健脾的效果,从而有效保护胃气,联合为该方的臣药;半夏具有燥湿化痰的作用,能够给湿邪以出路;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陈皮具有疏肝健脾的功效;白芍可以养血敛阴,二者联合可以使药效增强,对中焦脾胃气机进行调理;蒲公英主要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作用,吴茱萸能够和胃降逆,共为该方的佐药[4]。上述诸药联合应用,可清利中焦湿热,调理脾胃气机。本次研究说明,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药清幽益胃汤进行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丽. 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疗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 6(2):243-243.

[2] 毛冬梅, 罗芳.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16):230-232.

[3] 高磊,曹蕾.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4):448-450.

[4] 黄铭涵,陈琴,高尤亮,等. 清化饮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0):2444-2446.

猜你喜欢
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
医学信息(2017年1期)2017-02-28 22:57:14
埃索美拉唑对十二指肠球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复方黄连素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复治中的疗效分析
蒿芩清胆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46:48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
四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5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