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的“奥秘工具”

2021-02-28 02:04姚亮
老区建设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法宝,就是善于总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一份特别的“百年总结”——《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毫无疑问,它可以让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定好“方向标”,明确党的历史使命和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无疑,这个初心使命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坐标系,正是基于这个坐标系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并付诸行动。

从“纵轴”的历史使命看,就是為中华民族谋复兴。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负有远大使命的政党”,必须“简要、清楚、准确地宣布党所努力争取和为之斗争的一切目标”。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遭遇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艰难境地中诞生,注定了要承载起拯黎民于水火、救民族于危难的重大责任,注定了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横轴”的价值追求看,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毫无疑问,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无产阶级的根本目的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共产党人与人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站在坐标轴的原点,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历程,无数共产党人献身于党的伟大事业,从建党之初的“小小红船”到现如今的“巍巍巨轮”,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二、坚定“主心骨”,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领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行持续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首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全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一百年前,中华民族面临各种内忧外患,国家毫无安全保障可言。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挽救了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一切首要靠的就是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的自我革命和自身建设,从成立初时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现在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这种强大的组织力量正是我们取得各种胜利的根本保障。

其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历来强调,全党必须做到理想信念坚定、组织体系严密、纪律规矩严明。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同时,加大反腐力度。消极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它会滋生特权、涣散党心和丧失民心。一直以来,我们党重视制度反腐,通过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有效遏制了各种腐败行为和现象,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2020年中国社科院的《反腐倡廉蓝皮书》显示,94.80%的普通干部、96.2%的专业人员、94.9%的企业管理人员、87.5%的城乡居民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

再次,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国理政能力有了极大提升,现如今在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据美国哈佛大学2020年民调显示,中国人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满意度超过93%。《华盛顿邮报》2021年民调显示,中国公民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达98%。这些无不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得到进一步巩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用好“金钥匙”,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伟大的时代和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纵贯一百年的党史、七十多年的新中国史和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而实现了其他各种政治力量所无法完成的艰巨任务。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及时回答了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人洞察世界、开启未来提供了的一把“金钥匙”。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实现了三次理论飞跃。

第一次理论飞跃: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同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次理论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其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第三次理论飞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习近平同志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四、画出“同心圆”,凝聚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一致性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最大公约数,画出了一圈又一圈美丽的同心圆。

一是画出高质量发展的“同心圆”。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GDP总量由1978年的3600亿元到2020年的100万亿元,增长了300倍;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到2020年的72447元,增长了190倍;社会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276亿元到2020年的40万亿,增长了1400倍;城镇化率由1949年的10.64%到2020年的60.6%,提高了50个百分点;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成就几乎空白到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正是这些“乘数效应”,才使得我国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才能走完的路,极大地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是画出共同富裕的“同心圆”。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等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人民。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现如今,人民群众的家庭就业、收入、住房、衣食、出行、医疗、通讯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已经彻底告别了买粮食、鱼肉、布面等生活用品都要票证的物资匮乏、生活贫困的年代,实现了按需购买物品的“全面小康”,真正享有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困难群众入手、突出问题抓起、现实利益出发,根据经济社会情况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民生目标,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预期寿命分别由新中国成立初的49.7元、4.6平方米、35岁到现在的3.2万元、40平方米、77.3岁。现如今,我们党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迈进,因此需要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团结一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奋力画好共同富裕的同心圆,增进全体人民福祉。

三是画出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联合的同心圆。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一盘散沙,才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敌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回应人民呼声,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汇聚起了强大的力量,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然而,我们要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一些西方敌对势力绝不希望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顺利实现和平发展,我们要保持高度警觉,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为此,必须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让56个民族的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厚重的足迹,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运用了这些“奥秘工具”,不断跨越了“娄山关”“腊子口”,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出色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现如今,小康社会已经全面建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必将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作者简介:姚亮,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教授。)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