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升
兴趣相投 情谊深厚
馬未都堪称“收藏界的大佬”,王刚被戏称为“因演戏耽搁的收藏家”。这对收藏界里的老男人,因收藏而走在一起,并用彼此的真诚打破了“同行是冤家”的说法,相互建立起的深厚“行业情谊”,被传为佳话。
爱好收藏的王刚,是马未都把他一手带进门的。马未都教给王刚的收藏“心法”也特专业:初入门,不能未站稳就学跑,先偷偷懒也不是坏事。跟着专家买不会上当。当然,这只是开始,一个真正的收藏家是靠“天赋和勤奋”累加而成的。想有火眼金睛的本领,必须做到“三勤”:腿勤、眼勤、心勤。
一路走来,马未都对王刚照顾有加。对有争议的东西,严格要求王刚不要碰。行话称有争议的东西为“撂跤货”,行家买它们赢的几率就大,行外人则容易吃亏。“康熙青花”在鉴定上基本没争议,马未都就特别指导王刚从这个品类中上手。这样一引导,王刚不仅上手了,还赚了个盆满钵满。
几年时间,王刚从一个“心里没底跟着马未都混”的看客,成了“独自下水摸鱼”的行家里手。对于这段“偷师”经历,王刚也给了点赞:“马未都老师,是挺我走进收藏界里的拐棍!如果不是他扶一程,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对于这样的评价,马未都“受之有愧”,反而将成绩记在了王刚的头上:“喜欢古董收藏的明星当中,王刚的专业水平是相当高的。如果下面的人不跟进,就没有第二个王刚了!”
专业对口 友谊对心
在收藏界打拼多年,王刚的进步飞快。他主持的《天下收藏》节目,红遍大半个中国,收视率曾一度高过马未都主持的《收藏马未都》节目。就在这当儿,马未都和王刚都受邀参加一档访谈节目。王刚先结束了访谈,先一步走人了。没了王刚在场,少了避讳,给了主持人“爆料”的机会,同样也给了马未都“诋毁”王刚营造了“可乘之隙”。主持人好像很理解马未都的心情一样,“顺坡下驴”地提了一个很叫人解气的话题:“在《天下收藏》节目中,王刚砸宝的行为,您怎么看呢?”
要是他人,如此好的“借题发挥”机会,何不“报复”一下呢?马未都却做不出来。反而,他替王刚打起了圆场:“砸宝节目经过一段时间,这砸宝环节早就改了。只要收藏者自己知道那是仿品,也就无所谓砸与不砸了。”马未都又说:“这砸宝不砸宝的,和主持人没多大关系,这也是王刚左右不了的事情。何况节目推出前,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过层层推敲,才最终做出的决定。现在民间收藏的很多是仿品,惟妙惟肖,确实可以以假乱真,一锤子给砸碎砸烂确实让人心疼,有点舍不得也是情理之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这节目自打播出以来,确实受到不少质疑,这很正常,也能理解。但是毕竟砸的宝贝都是赝品,是假货,而这节目的意义就是把假的、有问题的东西给否定掉,去伪存真就得靠砸。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发声……”
“背后使坏”的主持人,见没有从马未都的口中捡到有关他“抹黑”王刚的半点“便宜”,还是有些不死心,干脆单刀直入,直点要害:“就收视率来说,《收藏马未都》不及《天下收藏》,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何看法?”马未都明知主持人“不怀好意”,还是很坦然地回答:“就我看来,我是以嘉宾的身份上节目,王刚带着主持人的身份做节目,自然立场观点都不一致,但都是借助古董收藏展开讨论文物文化和历史。在节目中,可能是身份的不一样,王刚要比我出色一点,所以他赢得了收视率。但从理论和专业性上来看,我的节目更胜一筹。不同的节目,追求不同,没必要锱铢必较……”马未都透彻的分析,将一个很容易影响两个人友情的“访谈”全盘化解。难怪人们认为:马未都“收藏界的泰斗”的称呼果然名不虚传!
交友实在 耿得直白
早年,马未都收藏了许多古董。随着古董价格水涨船高,马未都也借此狠狠地大赚了一笔。对于这段经历,好友李成儒认为,马未都有个好媳妇,在古董不值钱的时候就能任由他折腾,要是他媳妇管得严点,那马未都也成不了马未都。显然,李成儒的评价过于世故,夸马未都的同时,还连他媳妇都夸了。王刚总觉得这样评价未能说到点上,不如来直接点:“马未都是个收藏家,但也不仅仅是个收藏家,因为没几个收藏家会整天炫耀自己的东西,所以说他也是个商人。”马未都对于这样的评说很满意:“我就喜欢王刚的‘耿,耿得直白,耿得不带半点伪装。如果说得含糊点,反倒觉不出友情的真挚。”马未都确实是个成功的商人,在古玩界、收藏界,看古董的眼光非常人所能匹敌,他手中藏品的价值也非一般人所能攀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