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聪惠 福建省永春县乡镇畜牧兽医站 福建永春 36260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是侵害中大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呈现呼吸困难和咳出血性渗出物。病变主要出现在喉头和气管部分,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和糜烂。该病传播迅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寒冷季节多发。2020年10月,永春县五里街镇某鸡场发生一起以张口呼吸、喘气、咳嗽、出血性气管炎病变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根据检查诊断结果,及时采取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农户经济损失。现将该起疫病的诊治及体会报道如下。
五里街镇颜某饲养蛋鸡400多羽,发病前产蛋率一直在90%以上,育成期间曾进行法氏囊病、禽流感及新城疫疫苗免疫。2020年10月6日,鸡群部分鸡开始发病,发病后第3 d死亡16羽。
起初鸡群采食量下降,精神萎顿,鸡冠变紫,蹲伏于地,吸气时张口、伸头,有的出现咳嗽、甩头、打喷嚏、流泪,整群鸡约80%发病,有的病情急剧加重,早晚尤其严重。夜间可听到鸡群中连续咳嗽、呼噜声。产蛋下降到50%左右,并出现急性死亡。发病5 d后死亡率仍较高,鸡群疫情迅速恶化,曾用一些消炎药物进行治疗,无明显疗效。多数鸡头颈向上伸展喘气,吸气时发出“咯咯”声,个别患鸡眼结膜发炎,严重的角膜浑浊,形成白翳,甚至失明;有的嗉囔充满液体和气体,强行挤压,液体连同气泡从喙中流出,发病12 d共死亡93羽,病死率达38%。
剖检死鸡4羽,其中2羽病死鸡的一侧或双侧眼结膜发炎,嗉囔蓄积黄白色干酪样分泌物,鼻腔、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有针头大或米粒大的出血点,气管内黏液带血。喉头和喉气管部黏膜附着黄白色豆腐渣样物,肝脏表面呈点状或条纹状出血,鸡胆囊充满浓稠胆汁;肺叶边缘充血、出血,腺胃出血,肌胃内容物呈草绿色。
无菌采取肝脏、肺脏、脾脏涂片,瑞氏染色,镜检未检出细菌。刮取急宰患鸡喉部黏膜用作病理切片并染色,镜检,在细胞核内可见大量散在的紫红色包涵体,周围呈红色淡染。取喉部、气管、肝脏等病料3份送福建省农科院畜禽疾病诊疗中心实验室进行PCR检测,结果均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核酸阳性。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5.1 治疗 先用中药以止咳化痰、清热解毒、平喘消肿为主。方剂:板兰根100 g、大青叶100 g、蒲公英100 g、荆芥100 g、防风100 g、桔梗60 g、杏仁60 g、麻黄60 g、白芷60 g、甘草40 g,煎汁过滤加维生素C 5 g(可用于体重1.5 kg左右的鸡200羽),饮服,早晚各1次,连服5 d。用药的第2 d,病死鸡减少,第5 d没有发现鸡死亡。
5.2 紧急免疫 鸡群立即紧急采用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泄殖腔刷肛免疫接种。对于严重呼吸困难、喉部有痰液的,用滴管滴入1~2滴碘酊刺激喉头气管,患鸡剧烈咳嗽甩头,有56羽患鸡咳出痰液,4 h后呼吸恢复正常,第3 d痊愈。
5.3 加强饲养管理 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须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实行鸡舍及其周边环境卫生消毒制度,每日清除鸡笼下粪便,带鸡消毒,食槽、饮水器具用消特灵每日清洗消毒。
1)预防方面。该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多发于成年鸡,小鸡也会感染发病。因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在该病流行的地方,应切实抓好预防,及时进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免疫,30日龄左右首免1次,3个月后再加强免疫1次。控制该病发生的根本措施,首先应认真做好种鸡场和上市鸡苗的监测、检疫,不引进患鸡。一旦发病,及时淘汰病愈鸡,对病死鸡进行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在搞好防治的同时,必须抓好卫生、消毒措施的落实。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舍通风。
2)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与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氏病、鸡痘等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应注意鉴别诊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侵害4~12月龄的鸡,无支气管炎及肺炎病变。鸡新城疫也有张口呼吸,口腔及鼻腔中积有黏液,但病初体温可达43~44℃,发病后期体温下降至常温,2~5 d死亡。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是10~21日龄的小鸡患病,特征病理变化发生于气管的下三分之一。马立克氏病的患鸡呈现特征性麻痹症状,一只脚伸向前方,一只脚伸向后方,全身进行性消瘦。鸡痘患鸡的喉部有豆渣样物质阻碍呼吸和吞咽,还可以从皮肤或口腔黏膜的痘痂进行诊断。
3)笔者采用清肺、解毒、平喘、止咳中药方剂,先后治疗相应患鸡230羽,治愈率达96%,轻者2剂、2 d可治愈,重者5剂、5 d可治愈。产蛋鸡经过22 d左右,产蛋率可恢复到87%。
4)治疗该病应结合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和应用抗菌类药物饮水或拌料,控制继发感染,防止患鸡因抵抗力降低引起细菌性肺炎或大肠杆菌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