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内窥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02-27 12:07范宇王春徐化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期
关键词:内窥镜鼻窦鼻窦炎

范宇,王春,徐化冰

(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 引言

慢性鼻窦炎是普遍且多发的疾病之一,病程长且病情发作频繁,其治愈难度较大。现阶段,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实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是具有时效性和安全性的治疗手法之一,其临床治疗效果也有显著提升。但是,由于慢性鼻窦炎致病因素混杂多样,多由细菌感染合并自身免疫因素引起,使得手术治疗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本次研究为增强慢性鼻窦炎的综合治疗效果,在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药物治疗,使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发挥效用,促进慢性鼻窦炎患者疗效的提升,而从综合治疗效果来看,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会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一种趋势[1-3]。由于药物治疗和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联合的治疗方案尚缺少治疗实例等相关资料,因此需结合此次研究调查结果整理总结联合治疗数据,调整并提升联合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抽取我院耳鼻喉科患者进行研究调查,并将65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参照组(30 例),研究时间为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月。其中参照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在25~65 岁,平均(40.70±4.71)岁,病程2~12 年,平均(5.81±2.23)年;研究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在25~65 岁,平均(41.25±4.69)岁,病程2~12 年,平均(5.79±2.20)年。

1.2 方法

参照组单独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实行相应治疗,具体治疗措施:慢性鼻窦炎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先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在此基础上再加入鼻腔粘膜表面麻醉有助于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也便于减轻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疼痛和烦躁状态。手术中采用内窥镜(使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实行对应手术治疗;鼻内镜手术则采用由前向后的方式进行,将复杂的手术步骤分开来;开放筛泡,临床医师再除钩突,并将息肉去除;适当开放上颌窦、筛窦、额窦,扩宽上额窦、蝶窦自然口等实行切除处理。倘若出现轻度息肉改变,或者中鼻甲没有任何病变情况,则需保留中鼻甲,对其行保留式[4-6]。倘若出现中鼻甲息肉严重改变情况,则需对中鼻甲行切除处理后,再行中鼻甲成形术。手术完成后,术腔采用凡士林纱条塞住,1~2 d 后取出。

研究组在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基础上再联合采用药物治疗,药物:罗红霉素分散片,2 次/d,口服。氟替卡松鼻喷剂每日一次喷鼻。疗程为3 个月。

1.3 观察标准

①两组的疗效水平评定分为治愈、好转、无效:治愈,患者可正常进行鼻通气,内窥镜检查无脓性分泌物,痂皮面积少于30%;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皆有明显改善,内窥镜检查含有少量脓性分泌物,痂皮面积超过30%;无效,患者的鼻塞未见任何好转,内窥镜检查鼻腔黏膜水肿严重,另存有大量痂皮。

②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一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类别包括IL-5、IL-6、IL-12、IL-8。

③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主观症状的评测,分值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两组在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其中研究组IL-5、IL-6、IL-12、IL-8 的水平更低,与参照组的高水平值形成鲜明对比,详见表1。

表1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s,ng/mL)

表1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s,ng/mL)

2.2 临床疗效

研究组和参照组的综合疗效相比较,研究组的整体疗效均高于参照组,两组的临床效果也具有差异,详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n,%)

2.3 主观症状VAS 评分

视觉模拟量表评定的主观症状评分对比,主观症状中出现鼻塞、头痛、胀痛等经过系统评定,分值更低的一组是研究组,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最终评分差异甚大,详见表3。

表3 主观症状VAS 评分(±s,分)

表3 主观症状VAS 评分(±s,分)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为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其临床症状包括鼻塞、头痛、脓涕、慢性咽炎等,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影响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呼吸道感染症状,症状严重者也会累及颅、眼、肺等重要器官。现阶段,慢性鼻窦炎一般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予以治疗,而此次研究也将药物治疗融入在手术治疗后,维持并加强手术治疗的效果,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积极促进病情转归[7-8]。慢性鼻窦炎在实行鼻窦内窥镜手术后再采用药物(罗红霉素、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升慢性鼻窦炎的综合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单独使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和联合药物治疗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依据对比结果可知,研究组和参照组的综合疗效相比较,其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的一组是研究组,研究组的整体疗效均高于参照组,两组的临床效果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其中IL-5、IL-6、IL-12、IL-8(IL-5 由抗原活化的CD4+T 细胞、肥大细胞产生,在感染和过敏性疾病时出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主要是由IL-5 引起的。IL-6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Th2 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能够刺激活化B 细胞增殖,分泌抗体;刺激T 细胞增殖及CTL 活化;刺激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参与炎症反应;促进血细胞发育。IL-8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主要的生物学活性是吸引和激活中性粒细胞,可导致机体局部的炎症反应,达到杀菌和细胞损伤的目的。IL-12 主要由B 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主要作用于T 细胞和NK 细胞)的水平更低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与参照组的高水平值形成鲜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模拟量表评定的主观症状评分对比,主观症状中出现鼻塞、头痛、胀痛等经过系统评定,分值更低的一组是研究组,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最终评分差异甚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药物治疗和鼻窦内窥镜手术同时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实行相应治疗,可逐渐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积极促进病情转归。

猜你喜欢
内窥镜鼻窦鼻窦炎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舒适护理在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