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彦
(昆明学院 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14)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仪式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幵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教育仪式是国家主流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是教育育人旨趣实现的方式与途径。仪式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对仪式教育做了大量研究,“学校仪式教育研究已成为我国仪式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1]。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综合方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的我国仪式教育文献做可视化分析,从多维立体角度扫描国内仪式教育研究,梳理其发展脉络,描绘知识图谱。
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式为“主题=仪式教育”,检索时间跨度不限,文献类型不限,检索到530篇文献(截至2020年5月)。筛选后,以391篇文献作研究样本。数据处理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用CiteSpace 5.6.R5软件对391篇文献进行多重分析,绘制仪式教育研究知识图谱。知识图谱兼具“图”和“谱”双重特性,既能显示可视化的知识图形,也能反映系列化的知识谱系[2]。以Excel软件和文献法做辅助分析,对仪式教育的文献数量及其年度分布进行数量统计和图表绘制,用图表辅助知识图谱进一步挖掘数据和文献背后的信息与意义,以期多维立体地呈现国内仪式教育研究图景。
我国仪式教育研究有冰点与热点交替的特征,这与国内大环境、仪式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密切相关。由图1可知,仪式教育研究缓慢升温,2007年以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007年至2010年偶有研究,但数量不多,自2011年以来呈缓慢增长趋势。仪式教育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破冰阶段、发展阶段。1996年至2007年为探索阶段,仪式教育研究处于冰点状态。2007年至2011年是仪式教育研究的破冰时期,文献数量略有增加。2012年以来为发展阶段,仪式教育的价值不断彰显,相关研究不断增加,仪式教育的研究对国家政策和社会实践的节点性回应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仪式教育被重新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幵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14年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2018年设立烈士纪念日。国家举办以重大事件、节日为主题的纪念庆典活动,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活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庆典等,反响良好,这为仪式教育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良好契机。2019年《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要制定国家礼仪规程,规范开展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强化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研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适应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等”。2019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注重运用仪式礼仪。认真组织宪法宣誓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出台的国家政策为仪式教育的研究送来春风。
图1 1996—2020年我国仪式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及年份分布
1.高频关键词及其中心性
关键词是文献主题和核心观点的精炼性表达,高频次关键词和高中心性关键词通常用于确定一个领域的研究热点[3]。由表1可知,频次大于10的关键词有9个:仪式教育、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高校、少先队、仪式活动。
表1 高频关键词排序统计
关键词中心性反映一个节点(关键词)在知识网络图谱中的“媒介”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某领域的研究热点。由表2可知,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有8个: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教育、仪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先队、大学生、功能,它们在关键词共现网络中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是连接高频关键词的重要术语。
综合高频关键词、高中心性关键词来看,国内仪式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教育、仪式、高校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先队、功能等七个方面。
表2 高中心性关键词排序统计
2.关键词共现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时被称为关键词共现。”[4]关键词共现分析能反映一个领域中主题间的关系,能揭示一个领域和主题的主要知识结构以及过去的或当前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节点大小和节点中心性是两个主要的衡量标准,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的频次,节点中心性代表关键词在整个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媒介”作用的大小,它联结和控制着两个节点间的交流;节点越大、节点中心性越高的关键词代表着研究热点。[5]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了由67个节点和69条连线构成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2)。图谱的网络密度为 0.0312,表明关键词交织共现的网络结构较紧密,它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活动、学校仪式、仪式教育、成人仪式、少先队仪式、毕业典礼等主题形成集中研究领域。
图2 关键词共现
3.关键词突变
突变词是某个时间段内出现次数较多或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领域的研究前沿。[6]图3展示了1996年至2020年排名前十二位的高突变关键词:成人仪式、生命教育、18岁、教育、功能、学校仪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业典礼、道德教育、大学生、仪式感、仪式活动。其中,“成人仪式”最早受关注,且持续关注时间最长(1997年至2008年持续突现);“毕业典礼”在2015年至2017年突现,表明该研究主题近几年备受关注;“仪式感”是2018年至2020年突现的关键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图3 关键词突变
聚类是“在共词分析的基础上,以共词出现的频率为分析对象,利用聚类的方法,把共词网络关系简化为数目相对较少的聚类的过程”[7]。聚类是对关键词共现的分类与概括,能较好反映某领域的研究主题。
1.生成聚类:主题概括之始
一般认为,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Q)在0.4~0.8之间适合聚类;聚类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在0~1区间内,值越高,表明同一聚类内相似性越强;聚类序号越小,代表聚类包含的关键词越多、涵盖的文献数量越多。[8]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绘制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4所示,ModulariyQ=0.676 8>0.4,说明聚类结构显著;Mean Sihouette= 0.555 1,说明聚类是合理的、成功的,并且每一类内的相似程度较高。在仪式教育研究的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中,前10个聚类为:#0仪式教育(0.892)、#1教育功能(0.912)、#2思想政治教育(0.877)、#3国家机器(0.934)、#4教育(0.935)、#5实践与探索(0.924)、#6德育活动(0.951)、#7道德教育(0.949)、#8高校(0.893)、#9成人仪式(0.850)。
图4 关键词聚类
2.分析聚类:主题概括之径
聚类汇总了相似程度较高的关键词,能反映一个领域内研究重点与主题。根据聚类结果的相近程度,进一步展开模块组合成簇、聚类编码,把仪式教育研究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中前10个聚类归纳为4组(见表3),呈现出四大核心热点主题:仪式教育的主体与对象、仪式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仪式教育的内容、仪式教育的实施。
表3 仪式教育聚类编码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文献研读情况发现,我国已有仪式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五个方面:
(1)仪式教育的研究视角与理论
仪式教育的研究视角多样。邓志强梳理了仪式的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研究范式及其功能的多维学科诠释,他认为仪式教育的研究视角主要有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人类仪式研究的理论主要有六种:“深化—仪式学派、仪式—心理学派、社会结构—功能学派、宗教学派、象征文化学派、时间—表演学派”[9]。关于仪式教育的理论很多,但主要以译介国外仪式教育理论居多,国内研究者译介了以罗纳尔德·格莱姆斯、涂尔干、格拉克曼、戈尔茨、萨林斯、伍尔夫为代表的仪式教育学者及其理论观点。其中,特纳的仪式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被广泛使用。还有学者探讨仪式教育应用的理论基础,于付连在《论仪式教育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一文中介绍了仪式教育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社会学基础(互动仪式链理论)、教育学基础(情境认知理论)、心理学基础(移情作用理论)。
(2)仪式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一是关于仪式教育的总体价值与功能的研究。已有关于仪式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引领、情感认同、行为规范、文化传承四个层面。同时,多角度谈仪式教育功能,“仪式教育具有交流沟通、情感聚合、文化认同的功能”[10]。仪式教育有助于化解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逆反情绪,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等难题,转变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被动接受局面[11]。也有学者从国家、社会、政治等角度研究仪式教育的价值,还有学者通过研究仪式感,强调仪式教育的价值及其作用发挥。
二是关于仪式教育的某一功能或仪式教育在某方面的功能的研究。有学者提倡强化仪式教育的德育功能、文化功能等。马文彬从个体教育价值、社会教育价值、实践教育价值三方面论述仪式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陈金龙认为纪念活动在培育国民历史意识、激发国民爱国精神、陶冶国民道德品质、促进政治整合上起到积极作用,凸现了纪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2];李福生等认为国家重大纪念和庆典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体现为,寻求政治认同、提供社会记忆、整合意识形态、凝聚公共信仰[13];刘晓璐分析了仪式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对青少年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有引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并具体阐述了青年成长中不同类型的仪式教育(包括通过仪式、政治仪式、生命仪式、民俗仪式)及其功能;殷素梅指出,“仪式教育对师范生身份意识、角色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的主体性成长和人格完善有重要作用。”[14]
三是仪式教育功能的实现、作用机理与过程。唐慕云指出大学仪典教育功能体现为“象征”与“淦释”、“通过”与“秩序”、“传承”与“融合”、“潜在”与“渗透”,从潜认知仪式主义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探讨大学仪典教育功能发生机制和功能困境;[15]王爱祥指出仪式教育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价值识别、主体共鸣、情绪强化、价值内化四个阶段实现。[16]另外,有学者研究仪式教育作用的可能性与限度。和学新提出教育中政治仪式对学生国民性锻造的可能性,表现在政治、文化、身体及身份的锻造上,同时还应清醒认识到政治仪式自身的教育限度。
(3)仪式教育的主体与对象
一是具有教育性的仪式活动研究,特别是国家重要纪念活动、庆典仪式,如汪峰、任海华探讨了以重大纪念活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场域。还有学者对古代仪式、特色仪式活动及其教育展开研究,如传统书院仪式教育。
二是仪式教育研究的领域主体,这类研究较多。第一,既有针对青少年、教师或师范生、党员等群体的仪式教育研究;也有针对中小学、民办院校、高校、共青团的仪式教育研究。大多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各学段的仪式教育现状展开调查,也有少数的个案研究。第二,研究某类仪式教育,其中以对升国旗、毕业典礼和成人仪式教育的研究最多。
(4)仪式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间气电装机增加5000万千瓦,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比超过5%;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1.5亿千瓦以上,规模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占比降至约55%。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明确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到2020年天然气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纵观我国近期出台的能源规划和环保政策,在提及天然气发电时均要求“有序发展”“适度发展”。
一是对仪式教育内涵与特性的研究。孙向华认为仪式教育具有象征性、集中性、神圣性、虚拟性、传承性、情境性、潜隐性;陈晗指出仪式教育具有议题的针对性、过程的程序性与可重复性、年龄的层次性、对象的集中性、氛围的庄重性。综合来看,仪式教育具有象征性、神圣性、表演性、程序性、教育性等特性。仪式教育内涵研究较多,既有概括性较高的概念界定,也有具体的某类、某方面的仪式教育内涵界定。
二是关于仪式教育的要素、程序、过程的研究。龙宝新认为教育仪式创建包括形式创建和实质创建两个环节,构造过程有编排、点化、表演和重复四个阶段。
三是关于仪式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的研究。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关于仪式教育的分类、形式和内容。其中,最多的是仪式教育的分类研究,仪式教育的划分依据多样、类型不尽相同。有人把仪式教育分为五类:通过型、庆典型、竞争型、政治型、纪念型;有人把仪式教育分为象征型、纪念型、礼仪性等类型。张琪如把仪式教育类型的研究归纳为内容及特性、教育人类学、仪式教育功能三个角度。第二类是对我国古代仪式教育、有特色的仪式教育的研究。有人指出我国传统礼仪教育和仪式教育主要有政治、社会、人生、文化、军事等五种形式。[17]李潇认为传统书院仪式教育活动有祭祀仪式、讲会仪式、入学仪式等形式,最具代表性的是祭祀仪式与讲会仪式。
四是关于仪式教育个体项目的研究。主要以成人仪式、升旗仪式、毕业典礼、开学典礼、少先队仪式教育等研究居多,围绕其价值、现状、问题做探讨。
(5)仪式教育的实施
关于仪式教育实施的研究较多,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仪式教育的实践探索,二是从理论思辨上提出仪式教育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关于仪式教育的实践探索、运用案例的研究。如仪式教育在党员教育培养、高校共青团工作、师范生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和案例。
第二,关于仪式教育开展与实施的研究。大多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学段、某类型的仪式教育现状、开展情况做调查。蒋龙等指出研究生仪式教育的开展现状:深受师生喜爱,但认识深度不足;缺乏顶层设计,系统性较差,大多高校没有仪式教育方案,由教育者自主发挥,纵使有仪式教育方案的高校,大多没有仪式教育环节设计,基本只有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最基本的仪式教育;仪式教育吸引力不强,形式和内容单一、陈旧,效果较差。[11]
第四,关于仪式教育实施路径的研究。如樊利波的《立德树人视角下的成人仪式教育实践路径研究》、尤伟静的《“互联网”时代基于大学生信仰视角的仪式教育实践路径研究》、王爱祥的《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践》,汪峰、任海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构建与重大纪念活动设置研究》《高职院校仪式教育与重大纪念活动设置路径研究》。张志坤提出仪式教育的设计理念、程序、原则、案例;增强程序意识,明确仪式教育地位;实施中,优化环节,创新内容与形式,科学组织与开展,增强仪式教育吸引力和效果。和学新提出教育中政治仪式对学生国民性的锻造:规训与惩罚是锻造国民性的路径,忠诚与信仰是锻造国民性的内在诉求,它们通过权力、合法性和仪式化来实现。[21]邱叶指出通过道德范式建构产生价值认同,通过礼仪礼节营造氛围,通过典礼仪式产生文化动力,通过仪式庆典实践共建群体效应等,拓宽了高校校园文化仪式教育的实现路径。[10]
第五,关于仪式教育策略的研究。策略归纳起来有加强认识与重视、形式与内容与时俱进、组织与经费保障、科学策划与实施、关注后期效应等。贾经铭提出高校仪式教育的策略:树立仪式教育思维,更新仪式教育理念;重视仪式符号的运用与开发,突显仪式教育优势;优化与革新仪式教育过程。[17]有学者对具有特色的仪式加以传承和改造,如龙宝新提出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仪式重建策略:编排方式的合教育化改造,展示重点的强化与修改,对仪式原型的合理化改造。殷素梅等提出师范生仪式教育优化设计对策,要“严肃解读仪式意蕴,重视情绪调动和气氛管理技术的运用,认真设计,关注参与者的后续身心变化,防止集会化、娱乐化。”[14]王北生等提出成人仪式教育“实施理念上,要注意普及性,抓好系统性,做到实效性;实施内容上,要着重抓好成人意识教育、生存技能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实施模式上,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形成区域特色与个性。”[22]还有学者专门对仪式教育亲和力、感染性提出对策。
从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的角度审视我国仪式教育研究,不仅在于多维立体呈现已有研究图像,更是为了仪式教育研究的“再出发”,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与努力。
1.深化仪式教育研究的历史性和本土化
第一,注重仪式教育研究的历史梳理。仪式是一个古老、常谈常新的话题,仪式教育由来已久,但相关研究却较晚,关于仪式教育的研究文献最早出现在1996年。要将视线投射到整个仪式教育发展长河之中,从古代仪式教育中去研究、去汲取智慧,梳理和建立包括不同历史时期仪式教育的发展脉络、近现代以来仪式教育的重大转变等在内的具有系统性的仪式教育史研究框架体系,为探索仪式教育的发展和演进规律奠定基础。第二,仪式教育的本土历史研究,是帮助我们在历史逻辑中厘清今天的研究来自哪里、去向哪里。如何实现现代仪式教育与古代以及国际性仪式教育的传承与融合。尽管有欧洲学者从教育人类学角度,探讨仪式和教育的关系、作用问题,这为我国仪式教育的开展与创新提供了思考方向和实践路径。但是深化仪式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本土化是必然趋势。研究发现,对仪式教育本土历史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积淀了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仪式教育研究亟待观照历史进而实现历史自觉。尽管近年来仪式教育研究领域中对古代书院仪式教育等逐渐兴起,但其成果与中华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丰富多样的仪式活动相比,还是捉襟见肘。一方面,在仪式活动的教育价值研究、仪式教育的历史研究中,对时代背景的解读、对当下的启示都还处于应然状态,毕竟时代在进步,当下如何看待历史不仅是认识问题,更是价值立场与取向问题;另一方面,对仪式教育历史研究关注较多的是人类学、社会学,而教育学等学科视角较少,不利于多学科、多视角审视仪式教育,不利于为仪式教育发展提供历史图像镜鉴。
2.紧扣仪式教育研究的时代脉搏
“仪式教育实践的一个短板就是传统‘礼’文化与现代教育需要之间的对话与融合,对此,应该弘扬传统‘礼’文化的精髓,并关照现代教育思想对人的发展的科学要求,把‘礼’的深刻思想与仪式教育的活泼形式相结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与融合。”[23]探究人类发展中仪式、仪式活动、仪式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基本规律,从尊重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立足当下,来重塑和创新仪式教育。
1.认清仪式教育形式和功能的“显”与“隐”
首先,仪式教育在形式上“显”性特征突出,特别是其程序性、表演性、可重复性决定了形式上的规范、显性;而仪式教育的效果则是“隐”性特征突出,表现在教育效果的难以测量、“润物细无声”的潜隐性与长期性。因而,面临仪式教育功能潜隐的考验和功能分散的隐忧。其次,仪式教育功能与价值具有显隐交织的特征。张志坤基于人类学视角指出:“仪式知识是一种隐性知识,是一种实践知识。”[23]仪式自身既是知识,也是知识的外在表征,又是知识的传递途径。仪式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具有显隐交织的特征,仪式教育在行为、情感、精神等层面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效果难以立竿见影,这也是仪式教育被边缘化的原因之一。面对仪式教育功能、效果的显隐交织与长期性,需要加强仪式教育的宣传,提高对仪式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2.凝聚仪式教育的育人合力
仪式教育的主体多元,教育效果分散,需要凝聚其育人合力。一是政治仪式、社会仪式、学校仪式、民俗仪式等诸多仪式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可能成为仪式教育的良好载体与途径,但是存在仪式教育主体分散的问题,需要整合仪式教育的育人合力。同时,考验着教育者对这些资源的挖掘、整合和教育引导能力。二是仪式具有教育性,但是面临教育性弥散的考验,需加强仪式教育联动、育人合力整合的研究与探索。通过整合国家重要纪念活动、庆典、政治仪式、校园仪式、民俗仪式中的育人资源,挖掘仪式的教育价值,实现育人价值的最大化。三是要关注仪式教育的延伸性,有研究指出,学生受到的仪式教育还包括家庭、媒体和朋辈等方面;仪式教育不应囿于学校场域,应该扩展到社会、家庭、教育领域;仪式范围广泛,应该丰富仪式教育的实践领域。[23]
仪式教育理论是其实践的指引,不仅要有加强仪式教育理论研究的使命,而且要有把仪式教育的理论投射到实践中的自觉担当。实践是仪式教育扎根的沃土,领悟和探索仪式教育的实践关切、实践研判、实践路径,不仅有助于凝练新时代仪式教育的理论表达,而且有助于促进新时代仪式教育的实践深化。以此,彰显仪式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依的研究自觉和使命担当。
1.加强仪式教育理论研究
第一,加强仪式教育的理论及其渊源研究。深化已有的多学科交融研究,并突出教育学等学科在仪式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形成多元而聚焦的核心研究力量和话语权。另外,及时吸纳新的研究成果,如在“身体回归”的理念与呼唤中,“体式语”“游戏性”“模仿”“操演”等新的概念与看法被引入仪式教育的设计与实施,必将推动仪式教育发展。第二,辨析与澄清仪式教育相关概念,加强仪式教育内涵解读。与仪式教育有关的概念较多,存在对仪式、仪式活动、仪式教育、教育仪式化、教育仪式、学校仪式等概念混用和理解含糊等问题。第三,加强仪式教育整体性研究。一是关于仪式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仪式教育的功能、面临问题两大方面,但是细究却发现,集中于仪式教育某一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如德育功能,而缺乏仪式教育价值的整体性研究,特别是对仪式教育的文化价值、美育价值的研究很少。二是对成人仪式、升旗仪式、毕业典礼、少先队仪式研究较多,一方面,对这些学校仪式教育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其现状、现象,对其理论研究不够;另一方面,对仪式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缺乏研究。因此,要加强仪式教育的理论研究、整体性研究。
2.扎根仪式教育实践
第一,切实弘扬仪式教育的价值,并在实践中真的重视。第二,仪式教育的方案的设计亟待加强。已有调查发现,仪式教育方案严重缺乏、随意性强,仪式教育的设计存在罔顾自我的生搬硬套、泛娱乐化倾向,应该重视常规仪式教育的方案设计,保证仪式教育常态化、高质量。同时,鼓励开发和优化特色化、小微化、专业性、文化性、地域性的仪式教育,如师范生仪式教育、医学生仪式教育、民族院校仪式教育等。第三,完善仪式教育组织与实施。除做好常规的管理、引导工作,应该注重仪式教育主体性,增强仪式教育的体验性。处理好继承与个性、时代性与教育性,既要克服仪式教育形式化、固化,也要避免泛娱乐化。另外,在拓展仪式教育传播方式上下功夫,紧扣信息时代背景,探索仪式教育网络传播方式。第四,做好仪式教育后期关注与管理,提升仪式教育效果。总之,聚焦实践关切,加强实践研判,探索实践方略,总结仪式教育规律,实现仪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回应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