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指20世纪初在“自然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的一群作家的创作。自然主义强调人的“自然性”、“本能冲动”,即性欲对人类的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张一切按照事物原样进行写作。田山花袋作为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在文学论和创作上对自然主义文学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认为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其代表作品有《棉被》、《乡村教师》、《少女病》等。本文以作品《少女病》为中心,分析其主人公的精神上的苦恼,并由此来看作者田山花袋的苦恼。
关键词:少女病;苦恼;自然主义文学
作者简介:房雪灵(1992-),女,汉族,河南省周口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2--02
1.引言
自然主义是西方近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也是近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化的过渡流派,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诸思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主义文学追求非理性、无意识的境界其实就是从自然主义处继承而来。自然主义作为连接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桥梁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自然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自然主义文学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极致蜕变的产物,也是生物学、遗传学等科学理论影响文学创作的结果。自然主义思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尽管“自然主义”一词本身来自绘画艺术领域,但成就基本上只局限于文學领域。
明治维新后,日本借鉴吸收了先进欧美各国的物质文明,但是作为精神支柱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成长相对比较缓慢。生活在这种矛盾中的作家们,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为了进行精神上的解放,他们开始把目光转向追求个人自由的先进欧美各国的文学,以此来寻求精神解放的方法。田山花袋于明治4年(1871年)12月13日出生于日本群马县,广泛活跃于20世纪初期,作为近代日本的作家之一,当然会因为感受到这种精神和物质的不平衡而烦恼吧。
2.研究目的与先行研究
田山花袋作为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创作了《棉被》、《乡村教师》、家庭生活三部曲《生》《妻》《缘》、《少女病》等各种各样的作品。其中,《棉被》被翻译成了多个版本并被众多学者研究。而他的另一部作品《少女病》中的男主人公与《棉被》中的男主人公相似(都是已婚生子的中年男性,前者的主人公喜欢年轻漂亮的女学生,后者的主人公喜欢上了自己年轻的弟子)但在国内却没有怎么被研究。甚至很难找到这本书的译作。作为先行研究,玄美兰对《少女病》中的近代因素进行了研究,王梅以田山花袋的《少女病》为例,对近代都市空间的视线文化进行了解读,以及朱一飞从文学现代性视角对田山花袋的《少女病》进行了解读,但是这些研究都未触及到精神层面。在国外,胜又正直对媒体都市TOKIO的诞生进行了研究,但是也并没有触及到精神层面。本文以《少女病》为研究范本,试从精神层面分析主人公杉田的苦恼,并由此来看作者田山花袋的苦恼。
3.关于田山花袋的《少女病》
田山花袋的《少女病》是明治40年5月1日发表于杂志《太阳》上的短篇小说,全文共分五个章节。
小说从主人公从郊外的出租房屋前往代代木停车场的描写开始。主人公杉田古城37岁,小说家。专写少女小说,曾经风靡一时。但是一直写清纯少女小说的作品风格让人厌倦,就没有人太想看他的作品。现在总算靠杂志的编辑生活着。故事描写都发生在空间狭小的电车上。他唯一的乐趣就是在通勤电车上看美丽的女学生,并沉浸在妄想中。他经常在停车场上偷窥从女子学校进出的女学生们。乘坐甲武电车,再换乘市电,主人公在车上出神入化地看着女学生们,想入非非,忘乎所以。一到公司就被主编嘲讽少女趣味,工作也做不到尽心尽力。他的工作普普通通,得不到重用,每天得过且过,生活平静的如同一潭死水,时常感到厌倦。也时常感叹后悔自己没有在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轰轰烈烈地恋爱就已经老去,蓦然回首想恋爱却已经过了恋爱的年纪。他每天以这样的心情乘坐上回家的电车。从公司到家的往返电车上的时间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只要乘上电车,他的心就会变得平静而愉悦。他一上车就用敏捷的眼睛快速在人群中搜寻穿着颜色好看的衣服的年轻女学生的身影。一次,由于参观完东京博览会回来的人非常多,所以市电非常拥挤嘈杂。没办法,他只好站着抓住电车出入口处的黄铜吊环。突然,透过电车玻璃窗,他看到了之前在信浓町乘车时见过一次但是还想再次见面的美丽女学生,他的心被吸引了。心里思考着“她会成为谁的妻子呢?会挽着谁的胳膊呢?他很不情愿地想着这名女子结婚的日期,甚至在心里诅咒这一天。”电车里非常混乱,他甚至差点被挤出了车台外,即便如此他的视线也没有离开这名女子。随着电车的突然加速,他的手滑了一下,挣脱了黄铜吊环,滚到了轨道上,遭到从相反方向驶来的电车碾压拖拽而死去。
3.1《少女病》中出现的少女
这部小说里一共出现了八名女性。在主人公杉田的眼中,“女学生”们可以说是年轻美丽、新时代女性的象征。在第1章中,关于第一个登场的女性有这样的描写:
匆匆忙忙地走着,走到稍高的轨道尽头的拐角处,突然看到一个穿着栗子梅颜色的泡泡纱的和服外褂,梳着漂亮庇发发髻的女子的背影。头戴橄榄绿色的蝴蝶结、脚穿珍珠色的日式木屐、几乎崭新的白色足袋(与木屐搭配的分趾袜子)。一看到这些,我的心就莫名地怦然心动,激动之情难以言喻,只是觉得很开心,总觉得如果绕到她前面去有点可惜的样子。他已经认识了这个女人,至少五六次和这个女人坐过同一辆电车。不,不仅如此,在冬天寒冷的傍晚,他还特意跟踪去了那个女人的家附近。
书中没有说这个女人的名字。主人公看到过好几次这个女人,但是没有和她搭过话。他经常想如果自己还年轻就好了。另外,第4章中也有关于女学生美貌的描写。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他在代代木乘车时看到的对面的两个少女的身影。
年龄稍大一些的女孩的眼睛的表情异常美丽。星星——天上的星星与其相比也会显得黯然失色。她身着小花褶皱的和服裙子,匀称的膝盖部分往下是别致的紫藤色的裙摆、露出白色袜子的三层竹木屐。特别是一想到那白皙的脖子下面,高高挺起的胸部就是美丽的乳房,他就感到浑身上下按捺不住的狂乱。另一个稍微胖一点的女孩儿从怀里拿出笔记本,开始读起来。
除此之外,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关于这些女学生的描写。
3.2主人公杉田
关于主人公的描写如下:
年龄大概在三十七八岁左右,驼背、狮子鼻、龅牙、肤色浅黑、脸颊胡须遮住了半边脸,乍眼一看,容貌非常可怕。年轻的女人白天遇见他会觉得恶心程度的丑陋,这样说可能有点夸张,但是他的眼神很温柔,好像一直不停地看着什么东西并憧憬着一样。他的腿意外地很长,步子的幅度很小但是走的速度很快!早上参加演习的士兵见了他也总是退避三舍。
他通常都是穿西服,摩擦褪色的苏格兰的鸢色的旧西装,上面披着的长披风也因褪色而发黄了,右手拿着很便宜的手杖,怀里抱着没有花紋的绛紫色的包袱,左手插在了口袋里。
从以上的描写来看,主人公与其说是非常普通的人,不如说是看起来很丑陋。几乎没有女性愿意跟他说话,他内心感到异常孤独。主人公的妻子25、6岁,和6岁左右的女儿以及4岁左右的儿子一起生活。在别人看来,这个男人有着令别人感到羡慕的幸福的家庭,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正面把握自己的人生,却浪费了美好的青年时代,妻子逐渐年老、孩子多、自己生活的荒凉、时势落后、将来发展前途渺茫、各种各样的事情纠结在一起,使他感到既痛苦又纠结压抑。
3.3从主人公杉田的苦恼来看作者田山花袋的苦恼
写这部小说的田山花袋当时是少女小说家,年龄和主人公一样都是37岁左右。住在代代木的郊外,作为博文馆的编辑,使用甲武线和市电上班。而这部小说以“甲武线”(现在的总武线,当时是火车)从代代木到御茶之水之后,换乘“外堀线”(路面电车)到神田锦町的工作单位通勤的路线为主要舞台。当时(明治40年前后)的代代木车站周边还是“郊外”,主人公住的千驮谷的描写也是乡下。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主人公是以田山花袋自己为原型写的。
继《棉被》之后,田山花袋在《少女病》中,也迫使主人公忍耐和克制。虽然看着少女很开心,但内心的本能却沸腾了。正因为如此,看着少女变得高兴,陷入到想死的程度的自我厌恶。由于过度抑制本能,主人公被周围的人称作“少女病”。即使周围人有这种感觉,田山花袋寄托给杉田古城的“少女病”的解释也有不同之处吧。
所谓“少女病”是指嗜好少女,不爱少女以外的人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精神疾病。杉田古城的朋友们分析的“习惯”变成了“病态”的执着,是把“肉体和灵魂不协调”的状态托付给了主人公吗?因此,主人公这种精神上的苦恼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作者田山花袋自己的苦恼。
4.总结
本文分析了田山花袋小说《少女病》中的男主人公杉田,并论述了杉田精神上的苦恼由此来分析杉田的苦恼其实也可以说是田山花袋自己的苦恼。主人公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但是生活如同死水一般平静枯燥无聊,他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通勤的电车上的女学生,即使不能和她们搭上话,但是主人公远远地望着她们,自己的心理上也能得到满足。这种以变态为视点的小说,实际上继承了日本文学传统传承下来的“物哀”。
参考文献:
[1]『明治の文学』[M].田山花袋.第23巻.筑摩書房.
[2]度好会一.明治的精神异说[M].东京:岩波书店.
[3]玄美兰.田山花袋《少女病》中的近代因素[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2.
[4]朱一飞. 从文学现代性视角解读田山花袋的《少女病》[J].日本研究.2019.
[5]近代都市空间的视线文化解读——试评田山花袋《少女病》[J].外语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