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灵石意象演变

2021-02-26 02:59梁熙茹杨铭钰郝晨星王婧婧钟奇蕊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期

梁熙茹 杨铭钰 郝晨星 王婧婧 钟奇蕊

摘  要:灵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意象之一,在不同时代和社会文化的浸淬下,形成了其所独有的历史演变路径。本文将从历时性角度出发,总结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和明清时期的灵石书写风貌,旨在探寻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灵石意象演变,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研究借鉴。

关键词:古代小说;书写风貌;灵石演变

作者简介:梁熙茹(2000-),女,汉族,山东日照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杨铭钰(2000-),女,汉族,吉林榆树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郝晨星(2000-),女,汉族,山西太原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王婧婧(2000-),女,汉族,山东东营人学生,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钟奇蕊(1999-),女,汉族,四川内江人,学生,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2-0-02

一、灵石文化起源:远古石崇拜文化和咒术信仰

中国灵石意象,最早诞生于远古先民石崇拜文化和咒术信仰。而原始人类石崇拜情结的缘由,则不一而足。

从自然存在层面看,最早的灵石意象多半与山岳相联结,而对灵石的崇拜,也更多地源于古人对山峰奇石的敬畏心理。在原始人的宗教意识中,坚硬、持久的物体本就是神圣的象征,而石头正是此类象征的代表。

此外,岩峰的怪异姿态和形状多变也常激发先民们的遐想。譬如,有些石头或石山由于结构特殊能据气压变化而吸收或分泌水分,初民以之浏定晴雨且借以祈晴或求雨。[1]这些对于石头的遐想使其染上神灵色彩,进而成为崇祀的对象。

从社会生产看,早在石器时代,石器便是人们常用的工具,不仅用于劳作生产,还可当做武器,和人们生存生活关系密切。作为原始工具原材料,石头已然超越自然物的界限,以其潜在属性给先民带来诸多生活便利。

从日常生活看,石崇拜文化还受先民观念因素影响。

一方面,原始人崇拜生殖力。在原始人眼里,大地是人类和万物的母亲。所谓“土精成石”,自然也崇拜石头。至今,民间仍流传着“玉为山川之精”的说法。其中,乞子石的出现和发展便是人们寄寓生殖夙愿于石头的有力佐证。此外,从中国古代传说中部分经典人物的发迹中,我们也不难看到生殖力信仰与石头难以割舍的羁绊,如家喻户晓的大禹,相传便为“石破北方而生”。在台湾高山一族中亦有着“裂石生人”的神话。

另一方面,古人对石头认识中有着以石为药的信仰,他们相信石头包藏威灵,不仅具备保护作用,还能治愈疾病。中国的本土自生宗教道教信奉诸类炼金炼石之术,其中便不乏煮石的工序。这种以石为药、灵石可以避邪的信仰在《风俗通义》中也可以得到证明:“头痛者摩石人头,腹痛者摩其腹,亦还自摩。他处于此,凡人病自愈者,因言得其福力,号曰贤士。”[2]

由此可见,原始人类与石头休戚与共。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灵石信仰的背后,是生产科技均不发达的社会现实和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原始礼俗和万物有灵观。在他们朴素而神秘的思维中,石头绝不是现代人意识中无知无觉的自然物质,而是有生命、有灵魂、有力量的神圣存在。[3]

二、灵石原型开创:先秦两汉对原始神话的书写

神话的出现早于文字,是原始艺术中很接近文学的品类。受原始巫术和自身思维能力影响,原始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想象产生了先秦神话。

在众多神话故事和具有一定小说性的文学作品中,多类具有超自然神力的灵石纷纷涌现,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灵石意象开创了众多母题。

原始神话中同灵石意象联系密切的有三说,即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和不死仙药。其中,生大禹之石、涂山望夫石、五色石和不死药石,后世与之对应引申出的灵石类型有生殖石、望夫石、祈福石、驱邪石等。生禹石是生殖石的代表,寄寓着求子信仰,后世《太平御览·郡国志》载四川南部凉州:“乞子石在马湖南岸,东石腹中出一小石,西石腹中怀一小石,故僰人乞子于此,有验。”涂山望夫石为望夫石之首推,蕴含着思归情怀。五色石则开灵石书写中祈福之意蕴,《淮南子·览冥》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因而以五色石为代表的一类灵石便具備了祈福驱邪的象征义。不死药石,则映射着长久以来留存于人类精神世界的长生观念。

秦汉时期的神话传说及其民俗故事中,不死药石虽不具有像五色石、乞子石等相似的神话文化根源,但其背后寄寓的长生观念对于时人的影响却上至帝王下至庶民,伴随着灵魂说和成仙道术的宣扬不断增强。著名史官司马迁曾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载:秦始皇曾派方士“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汉武帝亦是东巡海上,希望到达仙界,造访仙人,求得不死神药。

先秦两汉时期所书写的灵石类型虽具典型性,但存在形态仍以原形为主,无论是《山海经》中的帝台石,还是《风俗通义》中的石人,均未发生人、神、妖等其他形态的变化。

三、灵石意象延展: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兴盛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上承先秦神话、传说之馀波,下启唐人传奇之端绪,在中国小说开展史上,实居於发轫之地位,这一阶段灵石意象的类型和形态都更为丰富。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割据,各方宗教传入发展,文学创作主题相对先秦两汉时期的神话传说主题,转换为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相应地,同时期小说所写灵石也以神话石和驱邪石居多,折射出时人的信神求安心态。另受六朝志怪小说佛道宣教宗旨和儒家以神道设教的意识影响,灵石在小说中也逐渐担任起了文化宣传的媒介。

志怪小说以“奇闻怪谈”为文学价值功用之一,多为讲说怪异的神鬼故事,灵石由此延伸出了众多神怪形态。小说中的灵石多为神灵彰显法术的工具,如明月珠、玉佩等,或借石内神力预示未来,或借法力幻化为女性。此外,六朝神仙道教与文人隐逸情趣交相生发,石作为情感载体还具有联结仙凡的功能。[4]《拾遗记》一书所载,灵石中的神话石类便有丹石、青石、玉玺、月镜、黑珠等数种存在形态。《神仙传》、《幽明录》等志怪小说中更是多次出现与仙界联结的生活石制品,文人们入世的才思无法合时宜地施展于仕途,只得在此外超自然的世界里增进其隐逸的情趣。此外,受动乱的时局影响,人们对于安宁生活的向往越发强烈,政野平定无望的情况下,便只得求于诸神,因而祈福石、辟邪石等灵石的小说书写比例亦都随之有所增幅。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描写新奇有趣,上与先秦两汉时期相接,文化、宗教的发展使得小说中灵石形态更加丰富,不再拘泥于上古神话传说的几类典型。下启唐宋时期,此阶段的灵石书写结构虽较为粗浅,但亦为后世灵石内涵留下了想象空间。

四、灵石价值纵深:唐宋时期小说叙事性跃进

上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遗风,兼受当世“博物”观念影响,唐宋时期小说中灵石形态更为多元。唐传奇源出志怪,是对以前叙事作品的综合性跃进。[5]相应地,其间灵石内涵的世俗性和哲理性也明显增强。

唐宋时期小说中出现的灵石类型多无一脉相承的神话意象原型,更多的是民俗坊间传闻和博物家志怪所书。其形象多样,广博各族各国的灵石样貌,多以珍珠、白石、石龟等宗教宝物的样式呈现。

从类型上看,此时期小说中灵石呈现以财宝石和功用石为主。一方面,整体的昌明开放景象使得各方交流甚繁,伴随着与天竺等宝石产地的来往,当朝宝石品类增多,灵石作为财富和文化象征的意象相应地得以强化,多以珍珠、石龟等宗教宝物呈现,珍珠、龙珠等亦系佛教和道教七宝。另一方面,在社会逐利风气和理学倡导义利的交织下,灵石内涵更多地与珠宝、玛瑙等财物相勾连,除却对于蕴含在灵石中神力的信仰,灵石本身的价值也开始得到世俗的重视。

唐宋小说以“广见闻”为文学价值功用之一,灵石意象一方面增添了物博之感,另一方面也日渐贴近民俗且更趋哲理化。《夷坚志》“天宝石移”篇中所载的状元石与考取功名的祈福夙愿相关联;《睽车志》卷三所记齿痕石暗含勿恶嫉的醒世劝诫;《稽神录》杜鲁宾篇中白石龟蕴含着善有善报的哲思。诸如此类,灵石意象在小说中的功能和其影响的情节开始更多地与日常生活相联结。另外,亦有其他灵石被赋予避浪、防涝等民俗信仰,如保庙石龟、羌族白石等。

唐宋时期“博物”传统、“广见闻”文学观和民族交流有力地促进了灵石内涵的纵深化发展,灵石自身的稀有和人工遴选也使其突破了最初的精神信仰领域,多数灵石意象溯源虽不久远,但其形态和内涵均实现了世俗化的转变。

五、灵石书写繁荣:明清时期小说创作多元整合

继唐宋之后,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在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同样首次出现了多言“怪力乱神”的神魔小说,文学上呈现百花齐放的盛况。明清小说中的灵石意象无论从外在形态还是内在意蕴,都达到了灵石书写的层累式高峰。诸多灵石类型均可以在前代的传说中捕捉到相似甚至延继之处,如相传为哪吒前世的灵珠子就是女娲五色石补天的后续,贾宝玉作为顽石的解读也与五色石有着形象相通之处。

清代文学整合式集成的局面,加之文学审美观、批评观多路径发展,使得灵石意象于历史小说、世情小说和神魔小说中均有所呈现。在和人物的关系层面,灵石与小说本体联系加强,如《石头记》中贾宝玉便作为补天未用之石托生,而正是这块“顽石”成为了小说演绎四大家族兴衰的重要人物;同情节,灵石作为细节补充,在小说中,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亦使故事更富戏剧性。如《石点头》第九回的玉环联结阴阳生死,使得情真意切的二人跨越生死再度相逢;同主旨,作者往往借灵石描写,解剖世情。姻缘石,代指姻緣;望夫石,代指思归;乞子石,代指求子;……这些典型的灵石类型本身便蕴含着丰富的故事主题,通常与小说主旨本身交相辉映。

在世情小说中,灵石的出现多为爱情的忠贞象征。同时在描绘社会生活、政治话题的公案小说、史传小说中,灵石也被用以讥刺乱臣贼子。在历史小说中,灵石则主要表达轮回转世、预示功业、因果得报三方面主题,告诫世人因果得报,劝人向善。

自中国古代小说描写之初的灵石意象,在历经先秦两汉神话、魏晋南北朝风行志怪、唐宋叙事哲理化后,其形态和内涵都在明清有了集合式传承。灵石意象虽受不同时代及文学创作背景影响,但其传奇性和象征性却一以贯之,裹挟着宗教色彩和人类最原始的自然信仰,以奇幻瑰丽的精神载体呈现于各个不同的时空。

参考文献:

[1]萧兵.灵石崇拜和祈雨巫术─—兼谈萨满教的札达仪[J].民族艺术,1997(03):46-58.

[2]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

[3]崔小敬.石头的天路历程与尘世历劫——《西游记》与《红楼梦》石头原型的文化阐释[J].红楼梦学刊,2000(02):323-333.

[4]王立,王之江.石与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理想[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2):90-93.

[5]袁世硕,陈文新.中国古代文学史(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