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趋和:中西意境比较略论

2021-02-26 02:59李思思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意境冲突

摘  要:中西文化历来被看做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两个冲突的个体。从发展主流进程来看,它们确实是冲突的,但隐在主流之下的支流却是交融的。本文将试图通过对中西意境的比较,从中西方的哲学基础,美学表现和诗学形式出发,探索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本质与变化。中西方文化在由于哲学基础的不同,造成了历史发展主流进程上中西文化的冲突与对立,但在支流发展与变化中它们却是趋和与交融的。

关键词:意境;冲突;趋和

作者简介:李思思(1996-),女,汉族,四川绵阳人,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2-0-03

1.引言

东方和西方在地理意义上被分为了两个对立的个体,不同的地理,不同的文化造成了两个个体的不理解,甚至于冲突,这个事实无法否认。而这种强烈的冲突自然表现在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在了对文艺的不同理解与认同上。意境作为文艺讨论不可绕开的话题之一,自然也受到了来自东西方不同的侧重与认同。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对西方的艺术理论影响颇深,因此西方在意境的认知上是二元对立的,那就是形式与心灵。在西方学者中,如苏格拉底,的眼中,形式是为了表现心灵的,心灵比形式更重要,更能表现意境的“本质”。此观点不将人(心灵)与物(形式)截然分开,还要分出个高低贵贱。中国学者宗白华推举的艺术境界则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1981:70)与西方艺术境界不同,此意境是试图达到人物和谐,天人合一的。然而像是为了证明万物均会不断变化一样,中西方的观点与认知也开始变化,甚至有了趋和的迹象。即使是中西意境这样的冲突与各自不同,但这只是表现在主流艺术表现中,在支流的艺术表现中,它们的意境是趋和的。

2.哲学基础:天人合一与二元对立

中西方的意境不同与冲突是由大相径庭的哲学基础决定的。中国崇尚天人合一,这是从古代一直继承到现在的哲学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主要是指天与万物、与人的这种生理状态的合一。如,在道家看来,“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而人要做的事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而在《庄子·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也表现了庄子的天人合一哲学。“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唐品, 2017: 141)梦里的庄周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蝴蝶变的庄周,还是庄周变的蝴蝶,在此情境下,庄周与蝴蝶和合二为一。而这种思想亦一直影响着后世的人们。诗人李商隐在其诗中写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另外,诗人苏轼也曾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此二者的虚幻与现实的交织,人与物的融合亦表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与中国不同,西方的哲学基础则是二元对立。发端于神话的西方哲学接受的是主客分离的观点,这从希腊神話中的诸神竞争中就可有所了解,强调自我,强调主体性,而非顺应天意。宙斯是杀掉了父亲克罗诺斯才当上了天神,而克罗诺斯亦是杀掉了父亲乌拉诺斯才当上了天神,自我自外皆为他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不存在的,当然了人与物之间也无可能。主客二分首先是个认识论的范畴,指的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自觉地把各种事物看作认识的客体,并且以揭示其本质为目的。(何辉斌, 2000: 2)随之而来的科学主义指导下的结构主义思潮也是对世界进行了绝对的二分。二元对立试图将万事万物分为两份,且一方是优越者,处于统治地位,而另一方则是被边缘化的,处于被统治地位,这是所谓的“本质论”。在这种极端的主客分离情形下,西方人认同的意境自是突出其中的一面,忽视另外一面,而非中式哲学的和谐交融。

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与它向世界蔓延的趋势,中西文化开始慢慢释放各自的观点,也吸收对方的想法,开始走上趋同的道路。西方开始试着思考和谐关系,而中国也开始批判顺应天意,提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东方文学的外译和传播使得西方文学吸收了无数儒家思想。中国网络文学作为“新时代的文学”,向西方传达“和而不同”的思想,搭建文化交融的桥梁。另外,近十年来经学研究的复兴,为中国哲学研究带来了又一次范式转换。毋庸置疑,诠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发展,使中国的经典注疏传统重获关注,为经学的复兴提供了基础。(皮迷迷, 2018: 18)和而不同,不仅表现在中国自身的哲学上,也表现在中西意境的对比上。

3.美学表现:优美与崇高

如果说哲学是中西意境不同的本质的话,那么意境的不同就明显表现在了美学与诗学的不同认知与认同上。

美,根据表现形态来分的话,是可以分为优美与崇高的,而不同的美形成的意境是不同的。崇高,是一种庄严、雄伟的美,具有巨大的力量和摄人的气势。优美,是一种完整、单纯、静穆、和谐的美,给人始终如一的愉悦感。中国主流时期的美,其表现出来的意境是优美的。中国的建筑尽管局部喜欢用花、鸟、鱼等活泼的雕刻物,但整个整体是舒适小意的,尤其以南方的建筑为例。园林的设计与大自然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使人在园中行走如在画中穿行,能够充分感受到建筑所营造的优美的意境。正如颐和园有个亭子称作“画中游”一样,它给人的是宁静悠闲的感受。中国人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世界(宗白华, 1981:65),而西方人就不同了。西式的建筑多是肃穆的教堂风格,给人的感觉是庄严的,肃穆的,其表现出来的意境是崇高的。中世纪的基督教的哥特式建筑,独立且耸立,如米兰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等,这种哥特式建筑是早期的崇高风格,而后期,崇高从宗教艺术风格演变为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崇高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艺术,指追求超越的人对自身的超越这一精神历程,它的内容不再是主体精神的异化复归,而是主体精神的自觉。另外,古希腊的悲剧就已有崇高的影子了,所描写的人物不是平静的,不是引起人的愉悦感,而是会使得读者的心情一直起伏,甚至会引起恐惧。到莎士比亚就更加明显了,人物的内心挣扎,内心的战争使得作品成为了悲剧,人物成为了伟大,如《暴风雨》中的普洛斯彼罗,《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它们的挣扎成就了崇高的意境。

与西方世界一样,中国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美感也是与当时的建筑风格是相适应的,是优美的。中国的文学艺术是清新淡雅而缓慢含蓄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其作品风格是优美的。唐诗宋词元曲是优美意境的各中翘楚。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李璟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更有欧阳修的“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我国的山水花鸟画也自是表现了优美的意境的。画家的眼睛流动着飘瞥四方,一目千里,把大自然的内部节奏,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的艺术画面。(宗白华, 1981: 56)

然则,即使是中西意境这样的冲突与各自不同,但这只是表现在主流艺术表现中,在支流的艺术表现中,它们的意境是趋和的。中国也有“崇高”意境,不过我们谓之为“雄壮”意境。如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幅画,1949年出土的“晚周帛画”,表现的是“画中的凤与夒,毫无疑问是在斗争。夒的唯一的一只脚伸向凤颈抓拿,凤的一只脚也伸向夒腹抓拿……这是善灵战胜了恶灵,生命战胜了死亡”(郭沫若, 1961:296)。这表现的是生死斗争的崇高意境,而非是优美的意境。又如豪放派诗人所写的雄壮的诗歌,它们描绘的是雄壮的意境。王维的一首《使至塞上》就表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壮意境。而西方也有着宁静和谐的美,如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的微笑》。再者,庞德也借用了中国诗歌的意象,开启了他的“意象诗歌”之路。

4.诗学形式:抒情与叙事

中西的诗学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意识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学者曹顺庆看来,这是由于中西双方的社会发展现实所决定的。从古代开始,西方文学就以叙事诗为主,充满恐惧与浪漫;而中国却是以抒情诗为主,充满思绪与敏感。西方叙事文学产生于西方的商业性土壤,商业社会那种海上之历险与奇运,金银乘宝的寻求,战争与掉夺等等色彩的生活,给文学艺术提供了大量的题材。于是,叙述这些社会生活与人物的史诗,悲剧等等叙事文学就大量产生出来了。(曹顺庆, 1988: 7)比如《荷马史诗》就是明显的叙事文学,叙述了特洛伊之战和奥德赛的海上历险,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也是描述了伊阿宋不畏艰难险阻去获取金羊毛的故事。

与西方叙事文学的潇洒与冒险相比,中国古代就更加偏爱抒情文学。中国的抒情文学产生于农业社会的土壤,农业社会的安然与舒适,没有海上的冒险与奇遇,每天看见的是自然风景与社会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见的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经》是中国抒情诗的精华,充满着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感情。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也基本是在《诗经》的风格上发展而来,诗歌风格基本是以抒情为主。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李白的“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德裕的“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等等,亦或是现代的舒婷的《致橡树》中的婉转“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亦是抒情。

然而,虽说西方的文学是叙事的,中国的文学是抒情的。在历史发展的主要进程来看,中西的詩学意境是对立的,但是这只是主要发展脉络上的,而在支流脉络上,它们是趋和的。西方的抒情诗也是有相当优美的,如托马斯·格雷的《墓畔哀歌》极尽优美之感,景物描写深入人心。“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声起落,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把整个世界留给了黄昏与我。苍茫的景色逐渐从眼前消退,一片肃穆的寂静盖遍了尘寰,只听见嗡嗡的甲虫转圈子纷飞,昏沉的铃声催眠着远处的羊栏。”更有浪漫时期华兹华斯、雪莱等人的抒情诗出现,开辟了西方抒情诗的天地。而中国的叙事诗自是也有着它的一片天地,如李白的《长干行》。这首爱情叙事诗通过一个商妇的口吻,写她对经商在外的丈夫的怀恋,反映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与情感,“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全诗熔叙事、状景、抒情于一炉,形象鲜明饱满,风格深沉柔婉。

5.结语

中西文化的底蕴不同,发源土壤不同造成了文学艺术等的冲突与不同。这些不同于中西双方的哲学基础有着重要的联系,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使得中国的文学艺术总体表现出来的意境是优美的,和谐的,表现出来的诗学形式也是抒情的,而西方的哲学基础是二元对立的,是注重理性的,因此西方文学表现出来的意境多是崇高的,使人深觉威严与庄重,而且表现的诗学形式是叙事的,他们在海上的经历`给予了创作极多的素材。支流的涌动是安暗涌,展现地是文化未来的趋势。了解中西文化的哲学、美学基础,在主流上把握分歧、冲突与不同,在支流上把握文化的趋和与交融趋势。

参考文献:

[1]曹顺庆. 中西比较诗学[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8.

[2]郭沫若. 文史论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1.

[3]傅慧敏. 中西艺术表现论的诗学比较——从“意境”与“有意味的形式”说起[C]. 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3: 44-48.

[4]何辉斌. 冲突与意境——论中西文学的不同审美追求[J]. 文学理论研究. 2000: 2-8.

[5]李家骧. 中西意境的多面论[J]. 台州学院学报. 2003: 15-19.

[6]皮迷迷.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哲学发展历程回顾——转变、范式及多样性形态[J]. 哲学动 态. 2018: 14-23.

[7]唐品. 庄子全集[M]. 上海: 天地出版社. 2017.

[8]王国维. 人间词话[M]. 江苏: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9]夏昭炎. 从意境说和典型说看中西艺术美学的差异[J]. 中国文学研究. 1990: 10-16.

[10]詹元灵. 《唐诗三百首》“月”意象中诗人与读者联动意义建构的认知张力[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 29-33.

[11]宗白华. 美学散步[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猜你喜欢
意境冲突
情融意境韵含美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一种新的冲突衡量方式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中國畫的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也谈医患冲突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