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Hem-o-lok闭合夹胆管移位4例分析

2021-02-26 00:52:20于志浩仝小刚刘力玮刘东斌王悦华郑亚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胆管炎探查移位

于志浩 仝小刚 刘力玮 刘东斌 王悦华 郑亚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53)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中血管和胆管闭合夹的使用有效提高了手术效率,包括金属钛夹、非金属不可吸收闭合夹和可吸收闭合夹等。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或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术后钛夹迁移进入消化道、胆道、泌尿道的病例报道较多,金属闭合夹的使用逐渐减少[1~3]。非金属闭合夹Hem-o-lok(Weck Closure Systems)作为钛夹的替代物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其移位报道较少[4~8]。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Hem-o-lok迁移进入胆管4例资料,结合文献对其发生机制、危害、治疗和预防进行总结。

1 临床资料

例1,男,72岁,右上腹痛伴发热、黄疸42小时2010年3月入院。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血白细胞13.0×109/L[我院正常值(4.0~10.0)×109/L],中性粒细胞87%(我院正常值40%~75%),直接胆红素76.88 μmol/L(我院正常值0~8.24 μmol/L)。B超、CT、MRCP显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考虑急性胆管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行LC、LCBDE、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术,2枚Hem-o-lok夹闭胆囊管,2枚Hem-o-lok夹闭胆囊血管,术后恢复良好。术后50个月再次出现腹痛、发热、黄疸,CT显示胆总管结石,胆管扩张。急诊开腹探查,见原来夹闭胆囊管的闭合夹缺失1枚(图1A),切开胆总管行胆道镜探查,见腔内结石2枚(图1B),中间夹有1枚Hem-o-lok(图1C),取出后放置T管引流,并取出所有第一次手术使用的闭合夹,术后6周拔除T管。随访4年,无不适症状,复查CT胆管未见异常。

例2,女,62岁,右上腹痛伴发热24小时2013年8月入院。既往胆囊结石病史4年。右上腹压痛,血白细胞20.0×109/L,中性粒细胞86%,直接胆红素40.88 μmol/L。腹部超声、CT显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扩张,胆总管结石。急诊行LC、LCBDE、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术,2枚Hem-o-lok夹闭胆囊管,1枚Hem-o-lok夹闭胆囊动脉。术后27个月再次因腹痛、发热入院,血淀粉酶286.20 mmol/L(我院正常值0~220 mmol/L),血白细胞18.0×109/L,直接胆红素35.25 μmol/L。CT显示肝外胆管扩张,直径1.2 cm,有可疑结石(图2A)。行腹腔镜探查,见胆总管周围Hem-o-lok全部消失,胆管壁完整(图2B)。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见胆总管远端2枚由Hem-o-lok形成的结石,用取石篮取除(图2C),行LCBDE+T管引流,术后6周拔除T管。随访32个月,无不适症状,复查CT未见明显异常。

例3,女,64岁,反复右上腹痛4年,加重2个月2014年8月入院。CT提示左肝内胆管结石、肝左叶萎缩、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行LC、左半肝切除、LCBDE、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2枚Hem-o-lok夹闭胆囊管,1枚Hem-o-lok夹闭胆囊动脉,术后6周拔出T管。术后28个月右上腹痛伴发热、黄疸,MRCP显示胆总管胰腺段结石,行ERCP,十二指肠镜下用取石篮从胆总管取出1枚Hem-o-lok(图3)。随访22个月,无不适症状,复查CT未见异常。

例4,男,82岁,反复右上腹痛2个月,加重伴发热、黄疸3天2015年7月住院。右上腹压痛,血白细胞17.0×109/L,直接胆红素33.78 μmol/L,中性粒细胞90%,腹部超声、CT、MRCP检查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多发结石。诊断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LC、LCBDE、胆道镜探查,2枚Hem-o-lok夹闭胆囊管,1枚Hem-o-lok夹闭胆囊血管,取出胆总管结石3枚,行T管引流。术后2个月夹毕T管出现轻度上腹胀不适,不伴发热、恶心、呕吐,延长T管引流时间,术后12个月经T管胆道造影,胆总管远端类圆形占位(图4A)。经T管窦道用胆道镜探查胆总管,见1枚结石(图4B)和1枚Hem-o-lok(图4C),用取石篮取出,拔出T管。随访4个月,无不适症状,复查CT未见异常。

2 讨论

回顾文献报道[4~10],Hem-o-lok向胆道迁徙形成异物或诱发形成结石15例(表1),首次手术为LC、LCBDE 13例,LC 2例,其中1例LC术中胆管损伤。9例为LC、LCBDE、T管引流,术后2~3个月拔出T管前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发现并取出移位的Hem-o-lok;4例LCBDE一期缝合和1例LC术后13~50个月出现腹痛、发热等胆总管梗阻、急性胆管炎症状后,确诊Hem-o-lok迁移移位进入胆道,再次手术胆管探查或内镜治疗取出移位的Hem-o-lok;1例LC术后4年因胆总管结石行内镜治疗,取出结石及Hem-o-lok。另外还有Hem-o-lok穿透胃壁或肠壁向胃肠道迁移,以及移位进入尿道或支气管的报道[11~15]。本组4例Hem-o-lok向胆管迁移,均为老年人,年龄62~82岁,首次手术均行LC、LCBDE,其中2例行T管引流,2例一期缝合。术后至Hem-o-lok迁移到胆管引起症状的时间为12~50个月。T管引流1例经T管胆道镜探查诊断Hem-o-lok移位胆管,1例拔出T管22个月出现胆管炎症状后诊断Hem-o-lok胆道移位;一期缝合2例在出现急性胆管炎、胆道梗阻表现后诊断Hem-o-lok胆道移位。4例均行胆总管探查,使用内镜或胆道镜取出移位的Hem-o-lok。

LC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外科治疗的金标准,LCBDE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式,在临床广泛开展[16]。闭合夹夹闭胆囊管和胆囊血管操作方便、可靠。早期使用最多的是金属钛夹,但钛夹留置体内可能松动、脱落、移位,以及引起周围组织严重病理学改变。1999年,Hem-o-lok作为不可吸收的非金属闭合夹引入腹腔镜手术,显示出良好的闭合性、安全性。Hem-o-lok相比金属夹具有更好的人体组织相容性和耐受性,并对以后的CT和MRI检查影响更小。Hem-o-lok出现移位、脱落问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创伤和经济负担。

引起Hem-o-lok移位的具体机制不清。增加腹内压的运动可能会加速闭合夹迁移;还与夹闭位置不正确有关,闭合夹太过靠近胆管和胃肠壁可形成持续性挤压。使用夹子数量过多、术后发生胆漏、局部炎症感染等因素也可能在闭合夹迁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表1 Hem-o-lok移位胆总管的文献报道

图1 LCBDE术后50个月Hem-o-lok移位胆总管,开腹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出:A.首次手术夹毕胆囊管的2枚Hem-o-lok仅剩余1枚;B.胆总管结石;C.移位至胆总管的Hem-o-lok 图2LCBDE术后27个月Hem-o-lok移位胆总管,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出:A.增强CT显示胆总管增宽,可疑结石占位;B.腔镜下见胆总管壁完整,胆总管增粗,胆管壁水肿明显;C.胆道镜取出移位进胆总管内的Hem-o-lok 图3 LCBDE术后28个月Hem-o-lok移位胆总管,逆行经十二指肠乳头用内镜取出:A.经十二指肠乳头处取出胆总管内Hem-o-lok;B.Hem-o-lok经十二指肠镜取出,肠管壁完整;C.移位至胆总管内的Hem-o-lok 图4 LCBDE术后12个月Hem-o-lok移位胆总管,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A.经T管胆道造影,胆总管远端类圆形占位;B.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胆总管,见胆总管内1枚结石;C.胆总管内1枚Hem-o-lok

Aminian等[4]2012年报道1例LC术中胆管损伤中转开腹手术,术中使用Hem-o-lok,术后4年发生胆管迁移,通过胆道镜取出。从既往研究看,LC术后非金属闭合夹迁移的报道很少,多数病例都有胆总管切开或胆管损伤。Liu等[5]报道1600例LC、LCBDE,术后经T管胆道镜探查,Hem-o-lok移位胆管的发生率为0.5%(8/1600),认为在肝外胆管管壁完整的情况下,胆管有一定的张力和韧性,非金属闭合夹很少能突破正常管壁进入胆道内,另一方面,LCBDE相较LC局部组织炎症水肿病变可能更加严重。可见,相对LCBDE,LC使用Hem-o-lok更为安全。LCBDE术中使用Hem-o-lok发生移位的风险应当引起重视[17]。本组1例LCBDE术后50个月Hem-o-lok移位诱发形成结石并引起症状,可见LCBDE术后有必要长时间随访。

Hem-o-lok迁移进入肝外胆管会形成游离异物或诱发形成胆管结石,导致胆管炎或胆道梗阻,需要及时清除,通常使用胆道镜或内镜治疗。郝晓雯等[12]报道Hem-o-lok迁移穿透胃肠壁,建议应该切除并钳夹取出。一般情况下,闭合夹通过胃肠壁的过程非常缓慢,可以随诊观察Hem-o-lok完全进入肠道后随粪便排出体外,未见肠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7,18]。

为了减少Hem-o-lok迁移移位的风险,LCBDE术中需要注意选择胆囊管、胆囊血管的正确夹闭位置,适当远离胆总管,另外,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使用Hem-o-lok数量,并避免术后并发症。对老年患者使用可吸收线结扎或缝扎安全性会更好,但需要一定的学习训练,也会延长手术时间。

在LC、LCBDE术中使用Hem-o-lok闭合胆囊管或血管,存在术后Hem-o-lok迁移进入肝外胆管的风险,应当注意采取正确的操作技术,并在必要时选择合适的替代材料。

猜你喜欢
胆管炎探查移位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河北地质(2021年1期)2021-07-21 08:16:06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16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橡胶树miRNA 探查
贵州科学(2016年5期)2016-11-29 01:25:31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西南军医(2016年6期)2016-01-23 02:21:14
多指离断手指移位再植拇指25例
未成年人吸毒原因探查:或因家庭或因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