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应用于高血压中的治疗效果

2021-02-26 08:38冯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期
关键词:卡托普利贝沙坦脉搏

冯琪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巴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苏州)

0 引言

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呈连年升高的趋势[1],并且中老年人群中居多。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脑血管病以及肾功能损害等,而且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会导致中老年人残疾或者死亡。高血压的治疗药物很多[2],但是现在很多的基层医院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都不是特别规范,为了提高高血压的降压达标率以及加强服药的依从性,随机从我院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厄贝沙坦应用于高血压中的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随机从我院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厄贝沙坦应用于高血压中的治疗的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4例)。研究组:共34例,年龄44~76岁,平均(64.8±5.3)岁,男 18例,女 16 例,血压(140~209)/(90~119)mmHg;参照组:共34例,年龄43~77岁,平均(63.7±5.2)岁,男19例,女15例,血压(140~209)/(90~119)mmHg。研究组与参照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时采用标准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3],测之前患者先静坐至少10 min,测量右上臂坐姿时的血压,连续3 d清晨同一时刻进行测量确诊;(1)研究组:对患者实施厄贝沙坦片,每日清晨7~9点口服150 mg;(2)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卡托普利片,每次口服25 mg1片,每日3次;研究组与参照组均实施24 h的动态血压监测。2周1个疗程,随后评价结果。

1.3 评价标准

见表1。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参照组降压效果对比分析

见表2。

2.2 研究组与参照组治疗前后血压、脉搏对比

见表3。

表1 疗效评价表

表2 研究组与参照组降压效果对比[n(%)]

表3 研究组与参照组治疗前后血压、脉搏对比()

表3 研究组与参照组治疗前后血压、脉搏对比()

注:①参照组在治疗前收缩压为(180.3±11.8)mmHg,治疗后收缩压为(138.7±10.4)mmHg。治疗前舒张压为(107.5±2.4)mmHg,治疗后收缩压为(97.3±9.2)mmHg。脉搏次数治疗前为(75.2±6.2)次/min,治疗后为(75.1±7.2)次/min;②研究组在治疗前收缩压为(179.2±13.5)mmHg,治疗后收缩压为(106.1±10.3)mmHg。治疗前舒张压为(106.2±3.0)mmHg,治疗后收缩压为(71.3±9.4)mmHg。脉搏次数治疗前为(74.9±6.7)次/min,治疗后为(73.8±7.6)次/min;③经过厄贝沙坦片治疗后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对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④研究组与参照组的脉率治疗前后均差异不大(P>0.05);⑤经过卡托普利片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虽对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大(P>0.05)。

指标 参照组研究组前后前后收缩压(mmHg) 180.3±11.8 138.7±10.4 179.2±13.5 106.1±10.3舒张压(mmHg) 107.5±2.4 97.3±9.2 106.2±3.0 71.3±9.4脉搏(次数/min) 75.2±6.2 75.1±7.2 74.9±6.7 73.8±7.6

2.3 不良反应

①研究组使用厄贝沙坦后没有不良反应,并且心脑血管以及肾功能等没有发生异常。②参照组使用卡托普利片出现咳嗽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越来越高[4-5]。而且现在的中老年人仍然对高血压的认识不足,而且其服用降压药后血压正常后就停止用药,但是卡托普利药物服用次数增加会造成血压变化大[6],而且可能还会造成咳嗽等不良反应,药物作用时间短,所以很多患者服用的依从性低,血压波动大,造成的并发症也多[7],死亡率以及致残率都会有所上升。

厄贝沙坦片是一种国家基本药物,使用起来也方便,降压效果稳定、持久,对血管造成的冲击少[8],没有咳嗽等不良反应,而且对于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厄贝沙坦片能抑制血管收缩以及减少醛固酮的释放,从而产生降压的效果[9]。而且厄贝沙坦不管是单用还是联用都有不错的降压效果,其能够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尿β2-MG的排泄量大大降低,使得高血压性肾损伤降低,并且使得心肌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得到抑制[10],缓解了心肌供血,使得肾血管以及肾血流得到改善。本次研究中,①研究组:共34例,其中显效18/34(52.94%),有效13/34(38.24%),无效3/34(8.82%);②参照组:共34例,其中显效13/34(38.24%),有效12/34(35.29%),无效9/34(26.47%);③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1/34(91.18%)明显优于参照组25/34(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①参照组在治疗前收缩压为(180.3±11.8)mmHg,治疗后收缩压为(138.7±10.4)mmHg。治 疗 前 舒 张 压 为(107.5±2.4)mmHg,治 疗 后 收 缩 压 为(97.3±9.2)mmHg。脉搏次数治疗前为(75.2±6.2)次/min,治疗后为(75.1±7.2)次/min;②研究组在治疗前收缩压为(179.2±13.5)mmHg,治疗后收缩压为(106.1±10.3)mmHg。治 疗 前 舒 张 压 为(106.2±3.0)mmHg,治 疗 后 收 缩 压 为(71.3±9.4)mmHg。脉搏次数治疗前为(74.9±6.7)次/min,治疗后为(73.8±7.6)次/min;③经过厄贝沙坦片治疗后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对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④研究组与参照组的脉率治疗前后均差异不大(P>0.05);⑤经过卡托普利片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虽对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大(P>0.05)。

综上所述,厄贝沙坦片对于中老年的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能够起到良好的心肾功能保护作用,使得肾尿蛋白大大降低,持续平稳,并且使用很方便,提高了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更少,适合在基层医院在治疗高血压病时使用。

猜你喜欢
卡托普利贝沙坦脉搏
临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评估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卡托普利相关性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1例诊治报道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光电式脉搏波检测系统的研究
沈安娜:按住蒋介石脉搏的谍战玫瑰
紧扣时代脉搏 致力宣传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