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媛媛
(江苏连云港东海县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白内障是眼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盲性,眼睛作为人们重要的组织器官,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大的作用,若眼睛视力受损,将会对病人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1]。据相关资料统计,该病以中老年人为主。临床中通常以手术治疗为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方式,常见的手术有超声乳化手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等,这两种手术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且取得了较佳的临床疗效[2]。因此,本研究对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的76例白内障病人实施超声乳化手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试分析两者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探寻临床最佳治疗效果的治疗方式,详见下文。
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就诊的76例白内障病人纳入研究,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将病人分为实验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实验组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照组中男 22例,女 16例;年龄 53~79岁,平均(65.1±2.6)岁;白内障分级:Ⅱ级10例,Ⅲ级23例,Ⅳ级5例。实验组中男21例,女 17例;年龄 54~80岁,平均(67.2±2.4)岁;白内障分级:Ⅱ级11例,Ⅲ级21例,Ⅳ级6例。所有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对比无显著差别(P>0.05),存在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
所有研究对象均无相关手术禁忌证;经告知后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相关文件,经我院相关医学部门准许。
1.1.2 排除标准
青光眼;影响视力的视神经疾病、颅脑病变者;肝肾器官严重受损者;合并糖尿病者;有眼科伤病史或高度近视者。
术前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眼压、角膜曲率及双眼AB超声等检查,术前抗生素滴眼液清洁结膜囊,泪道冲洗,术前30 min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国药准字:J20110007;生产厂家:参天制药株式会社;规格:10 mL)散瞳,并使用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对术眼进行表面麻醉[3]。
表1 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病人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病人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取仰卧位,术眼常规散瞳后并做眼球表面麻醉,0.05%聚维酮碘结膜囊冲洗,0.5%聚维酮碘消毒术眼眼睑及附近皮肤,铺洞巾,术眼使用手术粘贴袋,开睑器开睑。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沿10~1点角膜缘剪开球结膜,钝性分离,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热凝器烧灼角膜缘上方手术野的巩膜表面浅血管止血,于12点距角膜缘2 mm的巩膜上做一字型约3 mm长、1/2巩膜厚度切口,巩膜层间分离至角膜透明区1 mm穿透前房,向前房内注入粘弹剂,撕囊摄环形撕囊直径约6 mm,水分离晶状体核,向晶体角膜间、晶体后囊间注入粘弹剂,劈核刀劈核、娩出晶体核,注吸针头吸出残余皮质,前房内注入粘弹剂,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抽吸出前房粘弹剂,形成前房,术毕。
1.2.2 实验组
实验组病人选择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术眼常规散瞳后并做眼球表面麻醉,0.05%聚维酮碘结膜囊冲洗,0.5%聚维酮碘消毒术眼眼睑及附近皮肤,铺洞巾,术眼使用手术粘贴袋,开睑器开睑。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11点角膜缘做一字形约2.8 mm长切口,层间分离至角膜透明区1 mm穿透前房,于角膜缘2点钟位做侧切口,向前房内注入适量黏弹剂压平前囊膜,撕囊镊连续环形撕囊直径约6 mm,水分离晶状体核,将超声乳化头置入前房粉碎晶体核并抽出,IA吸出残余皮质,前房内注入粘弹剂后植入一枚+19.0折叠人工晶体,吸出前房内粘弹剂,水密手术切口,眼压Tn,术毕[4]。两组病人术后均给予典必殊眼膏(国药准字:H20181126;生产厂家:ALCON CUSI,s.a. 规格:3.5 g/支)涂抹于结膜囊处,包术眼,送返病房。
观察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不良事件(角膜水肿、前房积血、后囊破裂、虹膜损伤)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评定参考:显效:病人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相关症状显著改善;有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3~0.5,相关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无显著变化或<0.3,相关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89.47%,组间对比显著较大(P<0.05),见表 1。
实验组病人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的18.42%,差异较大(P<0.05),见表 2。
白内障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眩光感,少数病人伴有单眼复视,对病人的视力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失明[5-6]。手术治疗是治疗该病较为有效的方法,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人类的角膜内皮数及其密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且损失掉的角膜内皮细胞无法再生;在白内障临床治疗中,选择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更小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改善病人视力具有重要意义[7]。
超声乳化手术是通过超声乳化探头将晶体核击碎,并吸出晶状体和皮质,将人工晶状体植入,从而恢复白内障病人的视力;超声乳化手术具有切口小、视力恢复快等特点,符合微创手术的要求,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手术中所需医疗器械较为昂贵,操作较为复杂,需要操作者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8]。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经济实惠等特点,在临床中易于普及;但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对机体创伤较大,视力恢复相对较慢。本文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病人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与次旦央吉研究结果相似,证实了表明超声乳化手术在白内障治疗中临床效果更具优势,能够较好的促进病人视力的恢复,且对病人机体创伤较小。同时为了降低超声乳化手术因操作失误对患者眼部组织造成损伤,需提高临床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确保病人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损伤,进一步提高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在白内障治疗中,超声乳化手术相对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而言,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对于病人术后视力快速恢复更为有效,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更加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