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吉
(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总队医院 外二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腺性膀胱炎(Glandular Cystitis)是一种常见泌尿系统疾病,发生率较高,病因为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梗阻等因素的刺激作用,而导致膀胱黏膜腺上皮化生,发病部位集中在膀胱颈部、尿道内口下方、三角区[1-2]。腺性膀胱炎患者可出现尿频、尿痛、尿急、肉眼血尿、下腹部隐痛等,临床主要经膀胱镜检查、活检进行确诊。腺性膀胱炎病情容易反复,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需要尽早予以治疗[3]。我院就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治疗予以分析,报道如下。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腺性膀胱炎患者均自2015年8月到2019年9月份收治,抽选量为62例,抽选对象均通过研究纳入、排除标准。之中31例组成参照组,施予尿道电切术治疗;余下31例组成观察组,同时于患者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参照组内,男17例,女14例,年龄25~65岁,平均(41.21±0.21)岁。病程为1~7年,平均(2.72±0.21)年。观察组内,男16例,女15例,年龄25~64岁,平均(52.01±0.15)岁。病程为1~6年,平均(2.62±0.16)年。纳入对象的信息材料经上传处理,计算结果显示P>0.05,符合研究公平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确诊为腺性膀胱炎;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者肝肾功能存在严重异常;患者存在恶性肿瘤。
参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进行治疗,通过硬膜外实施麻醉,体位为膀胱截石位,设备选择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镜系统,电凝功率设置为80 W,电切功率设置为100~160 W,将病变组织以及周围2 cm膀胱粘膜予以切除直至浅肌层。前列腺增生患者则实施尿道前列腺气化术,切除增生组织,同时取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予以冲洗。
观察组患者同时经膀胱灌注药物,术后1周取吡柔比星50 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5%)40 mL,经注射器将药物注入患者膀胱,药液在膀胱停留0.5 h后排出,每周1次,在治疗6次后,调整为每个月治疗1次,持续治疗6次。
疗效评估标准如下:(1)显效:在治疗后患者症状表现(血尿、尿频、尿痛、尿急等)消失,体征指标(体温、血压、心率等)恢复正常,膀胱镜检查显示粘膜无异常,病理活检显示无异常,尿常规指标无异常。(2)有效:在治疗后患者症状表现、体征指标改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膀胱颈无异常,偶有血尿,病理活检结果无异常。(3)无效:患者在完成治疗后,病情得不到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检测结果予以记录和比较。
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下腹部不适、局部疼痛、排尿困难等。
统计工作使用SPSS 15.0计算软件,合理挑选数据集剖析整体效果。一切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查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数据参照χ2检验进行查验,数据以率(%)的形式表述;计量资料参照t检验进行查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述。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有更高占比,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患者治疗后IL-2、IFN-γ、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的IL-2、IFN-γ、TNF-α水平变化情况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IL-2、IFN-γ、TNF-α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IL-2、IFN-γ、TNF-α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时间 IL-2(pg/mL) IFN-γ(pg/mL) TNF-α(ng/gL)观察组 31 治疗前 38.78±0.21 84.53±2.14 71.89±0.35治疗后 22.12±0.24 65.12±0.35 53.24±0.24参照组 31 治疗前 38.80±0.25 84.50±0.24 71.90±0.25治疗后 35.64±0.14 78.12±0.45 65.21±0.14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较参照组更低,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泌尿系统疾病,是膀胱黏膜上皮增生性病变中的一类,症状以血尿、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坠胀不适为主,病情反复,对患者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输尿管口周围组织均有影响,可导致滤泡样病变或水肿、慢性炎症等[4-5]。
对于腺性膀胱炎的治疗,经尿道电切术是常见术式,其在低温下实施切割,可是患者尿道括约肌的创伤性减轻,且输尿管开口狭窄对患者手术影响不大,不会引起闭孔神经反射。同时经尿道电切术操作简单、创伤性小、手术时间段、术后并发症少,且不会影响患者膀胱容量。然而单用经尿道电切术对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病情控制难度较大,治疗效果不理想难,容易复发[6]。
随着有关腺性膀胱炎的治疗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学者主张术后应用抗肿瘤药灌注疗法,清除残留病灶,避免病情复发以及癌变。吡柔比星是一种抗肿瘤常用药物,药物可对细胞核内DNA聚合酶α、DNA聚合酶β进行抑制,从而阻断核酸的生成。同时可对DNA双螺旋链产生作用,使肿瘤细胞在G2期停止生长,促使癌细胞死亡。吡柔比星进入膀胱后可被膀胱粘膜吸收,并进入黏膜下层,可对残留病灶进行清除,预防复发[7-8]。
细胞因子在腺性膀胱炎病情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细胞因子发挥信息传递以及免疫调节的功能,细胞因子若出现异常,机体可出现发热、休克等症状。IL-2、IFN-γ、TNF-α微炎性因子,因此炎症、相关性疾病作用下,IL-2、IFN-γ、TNF-α过度释放且互相作用,导致组织细胞增殖、化生、损伤以及恶变,是推动病情发展的基础因素。
我院研究得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有更高占比,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IL-2、IFN-γ、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的IL-2、IFN-γ、TNF-α水平变化情况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较参照组更低,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术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的炎性指标,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对腺性膀胱炎患者实施吡柔比星膀胱内关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病情症状以及炎症反应,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荐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