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凤鸣 陈 强 何九军 孙 杰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 陇南 742500)
近些年,我国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管理资源等,除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外,实验室建设还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将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产出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1]。
实验室安全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的基础与保障,同时也是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2~3]。因此,研究适合地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积极探索其管理模式创新,对提升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和日常运行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就2014 年以来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与思考,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同类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我们梳理了全校在2014 年升专以来的基本管理资料,经过系统分析发现,全校现有园林、农业生物技术、畜牧兽医、食品营养与检测、生物教育、化学教育、物理教育等专业的实验室,这些都是以实训、实验教学为基础的专业,年均开设实验项目600 项左右,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度和压力均较大,总体发现了如下的突出问题。
1.1 师生缺乏实验室安全相关培训。地方专科院校的实验室管理员为非专业人员,多由刚进校的专任教师兼任。另外,实验室具有进出人员混杂、实验室管理人员更换频繁、专业较多、探索性实验较多、实验风险较难预测等特点。每个专业的实验室都可能接触到危险化学品、病原微生物、高温、高压、辐射等不安全的因素,而且实验室的人员密度较大、化学试剂量多且大、水电气使用较为频繁,以上不稳定的因素均可使实验室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参与实验的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对仪器设备、试剂进行违规操作,就会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实验室带来巨大的损失。
各专业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缺失则可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以化学专业的专科生为例,他们毕业后可能进入化学、化工等涉化企业,或从事化学教学工作,或继续攻读化学专业及其边缘学科的本科、研究生学位,在没有足够的专业安全知识、技能及安全观念的情况下,无论走向哪种与化学相关的岗位,都会使自身、他人和单位面临风险。对于其他的以实验课为基础的学科或专业,例如生物教育、畜牧兽医、食品、园林、生物技术及物理教育等专业均需要高度重视该方面的培训。因此,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长远影响出发,将实验室安全相关的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1.2 实验场所门禁系统不完善。全校的实验室、实训场所均无门禁系统,极大地增加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负担与风险。校内校外人员比较复杂,包括老人、小孩,可随意出入实验楼层,存在着难以预料的安全隐患。另外,部分教师和学生在法定节假日往往还有实验(如科研实验及毕业论文实验),这期间实验室管理员休假,教师按照学院的流程申请后,试剂和耗材往往提前领到各实验室,这会涉及到一些重要实验室和有毒有害试剂药品的使用。但这期间,实验室管理责任不清,出入实验室没有记录,这也同样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1.3 学校无直接管理部门或机构。对于学校各实验室的管理,存在交叉和混淆的管理方式,主要是没有直接的管理部门或机构来统一管理和协调。例如,在消防安全方面由学校保卫处管理,具体负责灭火器材的发放和对实验室管理员的消防业务培训。危化品、易制毒品的采购由学校教务处和校长负责,具体工作由二级学院对接当地公安局按要求申报购买,二级学院副院长、内设的实训中心主任和各实验室管理员进行使用管理。危化品、易制毒品的领用制度由二级学院自行制定,无上级主管部门或机构审核,责任不清流程不合法的情况时有发生。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由学院临时教师负责,采购由学校新设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中心负责,配套的维修和辅助功能建设归学校后勤处和信息中心负责。实验室水电安全隐患和故障,需要层层上报办理,且实验室水电维修和养护级别经常低于教学楼和办公楼。
2.1 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学校应当建立专门机构,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图1),组长由校长担任,抽调后勤、教务、保卫和信息中心专人负责成员任务。实验室较多的二级学院成立实验管理中心,每个专业至少设定一名专职实验室管理员(可以引进专科及以上毕业生)。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效率,增强责任意识,保障实验室安全工作。
图1 实验室安全工作机构组织结构图
2.2 增加师生实验安全教育培训,增设 《实验室安全技术》 必修课程。本科生进实验室前一般会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测试,但由于指导老师疏于日常管理、实验室管理员日常监督不到位,加之学生人数多、实验时间集中、工作量较大,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4]。针对专科学校学生的背景不同,有单招、统招、文科生等基础比较薄弱,另外考虑到新生刚刚迈入校门,比较缺乏安全知识,对学校的安全设施、规章制度等也不了解,开设 《实验室安全技术》 课程的授课对象确定为一年级新生,希望尽早的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训练他们的安全技能。
各专业实验课程的开设与安全课程的开设几乎平行,为保证刚入学新生在第一次进入实验室之前就能受到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学院将安排4 学时的安全教育讲座,介绍实验室最基本的安全常识以及实验实训中心的教学环境和各项规则制度、纪律,并将实验室安全的相关内容编写成实验手册发放给每位学生,学生以班会的形式集中学习,并参加安全技能知识考试,成绩合格者发放结业证书,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才能获得结业证书。最后由学院实训中心与学生逐一签订实验安全协议书,进一步强化新生的安全意识。有实验课程计划的学生必须通过集中学习并参加安全技能知识考试,取得合格以上的成绩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同时还需参加学院举办的师生消防演练,更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对于教师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学校应当每学期组织2 次以上的专题培训,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安全责任意识,警钟长鸣,杜绝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大部分师生对安全知识的了解还不充分,存在侥幸心理,尤其是对于突发情况如何处理,绝大部分人是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因此,需要通过落实安全准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宣传,加强实验室使用者的安全防范意识,真正地让安全知识和技能入脑入心[5]。
2.3 依托校园一卡通,建设实验室门禁系统。采用门禁系统、摄像监控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管理方法[6],解决人员出入实验室没有记录、责任不清等问题,降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负担及风险。我校一卡通系统已经基本完成,教师和学生均有相应的信息卡片,只需要在实验教学楼层安装几套门禁系统,用以记录教师和学生的出入情况,尤其在节假日期间,既不增加实验室管理员的负担,也能起到非常好的安全管理作用。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高校顺利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的基本保障。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员必须是专业人员,并从事专门的工作。另外,学生和实验指导教师必须要接受相应的培训和辅导,实现较为严格的准入制度。学校要考虑开设实验室安全相关必修课程,对从事实验工作的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尤其是依托校园一卡通,建设好实验室门禁系统,将实验室安全管理中最不可控的人员因素拦截在实验室之外,从而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