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以至千里
——十部年会论文集评议

2021-02-26 09:10华林甫胡存璐谢长龙
历史地理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历史研究

华林甫 胡存璐 谢长龙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 100872)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的学术组织。改革开放以来,专业委员会已在15个城市主办了18次学术年会。早期的年会一般间隔两三年举行一次,自1996年北京大学承办年会以来,固定为两年一次(2020年会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改期至2021年夏季),举办地点遍布祖国大地(上海、北京、天津各举办过两次),参会人员来自五湖四海。职是之故,历史地理学术界已经凝结为一个学术共同体,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学科发展欣欣向荣。

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园地,20世纪30年代有著名的《禹贡》半月刊、《史地学报》等,80年代以来有《历史地理》集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直到90年代末,方才开辟了人们还不太关注的另一块学术园地,便是年会论文集。

一、 年会论文集概况

20世纪80—90年代,受“史学危机”影响,学术著作出版困难,早期的年会无缘出版论文集。那时,论文一般用复写纸誊抄,条件好的单位则以刻蜡纸油印或打字印制若干份,由学人带往会议现场分发。因此,1998年沈阳年会召开之际,当会议会务组在报到现场即分发已出版的年会论文集时,参会学者们大为惊喜。年会出版论文集的学术传统,从此延续至今。目前已出版的历史地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共计10部,即1998年沈阳、2000年昆明、2004年乌鲁木齐、2006年广州、2008年武汉、2010年桂林、2012年天津、2014年成都、2016年长春及2018年北京的年会论文集。谨将年会论文集的出版情况列表1如下。

表1 年会论文集概况

续表

十部年会论文集的出版,是专业委员会对工作常抓不懈的硕果。年会举办地遍布全国,年会论文的主题反映了各举办地代表的区域特点。论文集题名立意高远,又强调了学术的创新诉求。年会论文集中收录的论文主题覆盖了历史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是各领域成果的结晶。从收录于十部年会论文集的481篇文章看,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占多数,有关历史自然地理、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地理文献的研究也屡屡可见;同时,论文集还刊载或与举办方举办地相关,或以前辈学人为主题的纪念性文章。历史人文地理研究以历史政治地理、历史聚落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及历史文化地理诸方面为大宗,同时还包括历史经济地理及历史军事与交通地理等内容,角度多元、视野宽阔。这些成果的基本信息,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年会结集论文各学术主题占比

图2 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内各方向占比

随着历史地理年会不断举办,内地各院校、研究机构的学人自不待言,来自港、澳、台乃至域外各国的历史地理研究者也参与其中。经统计,十部论文集的481篇文章,作者共来自144家单位,其中累计论文作者数量在10人次以上的单位共有14家,5人次以上者26家(图3,表2)。

图3 历年年会论文作者来源分布情况

表2 年会论文集内获收录10人次及以上单位

由表2可见,参与年会的单位以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为主,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为代表的社科院单位参与人次则相对较少。如果进一步将统计尺度精确至各作者所在院系,则主要为历史学,辅以环境科学、遥感技术等地理学相关专业。作者学术背景的多样化,可直接反映在论文研究主题与方法的多样性上。

二、 学 术 评 议

这十部年会论文集,选题琳琅满目,内容异彩纷呈,展现了历史地理各个领域的发展进程。下面按理论、人文、自然、文献四个学术主题予以适当评议。

(一)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历史地理学科的立足之本。自20世纪30年代起,前辈学人就已经开始了对历史地理学科性质的探索,主要着重于对学科的整体性讨论。侯仁之将历史地理学定性为地理学,获得学术界普遍认可,谭其骧则认为它也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80年代初,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等基本问题已取得共识。90年代开始,学界开始侧重于各个分支学科的探索,这十部年会论文集恰好反映这一研究趋势,其中涉及理论研究的论文有十多篇,延续了多年来讨论各个分支学科理论的传统。

关于历史自然地理理论,曾昭璇于80年代初提出创建历史地貌学这一分支学科,填补了理论空白,具有开创性意义。张修桂对历史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材料等加以详细说明,认为综合运用地貌学与文献学手段,开展中国历史地貌学研究是必然的趋势。(29)张修桂: 《中国历史地貌学基本问题构想》,孙进己主编,王绵厚、孙泓、张春霞副主编: 《东北亚研究——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7页。下文所引该论文集的论文,出处均以“1998年年会论文集”注之。

历史人文地理的相关理论,是经久不衰的讨论热点。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古都的研究如火如荼,成果丰硕。朱士光提出中国古都学需要着力研究中国古都起源及判定“大古都”的标准,并特别关注古都发展与其所处地理环境、时代背景的关系。(30)朱士光: 《论中国古都学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郭声波、吴宏岐主编: 《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年版,第453—465页。下文所引该论文集的论文,出处均以“2006年年会论文集”注之。陈文豪在分析了已有研究成果后指出,陪都史的研究仍存在理论性不足、学科归属不明确、关注点局限于城市布局与规划、时段偏重于唐代以后等欠缺,同时应注意其与城市生活史以及区域史的结合。(31)陈文豪: 《试论中国陪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2006年年会论文集,第466—495页。蓝勇指出,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点须从作为现象的生产关系向其基础——地理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处回归。(32)蓝勇: 《从地理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倒置与回归——兼评李伯重〈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徐少华主编,晏昌贵副主编: 《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3—487页。下文所引该论文集的论文,出处均以“2008年年会论文集”注之。

历史城市地理的学术理论进展离不开城市史、区域史的研究。毛曦对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学术源流与成果加以梳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即应当将城市史研究完善为一个学科,同时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开展整体研究与跨学科研究。(33)毛曦: 《中国城市史研究: 源流、现状与前景》,周长山、林强主编: 《历史·环境与边疆——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99—407页。下文所引该论文集的论文,出处均以“2010年年会论文集”注之。韩宾娜等在梳理近20年研究东北城市的论文后认为,城址、城市形制与布局、城市职能、城镇体系、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均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并对东北城市史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有益建议。(34)韩宾娜等: 《近二十年东北历史城市研究综述》,韩宾娜主编: 《丙申舆地新论——2016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51—167页。下文所引该论文集的论文,出处均以“2016年年会论文集”注之。李孝聪提出应将历史文献内容与其所处的地理空间相结合,关注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学路径。(35)李孝聪: 《传统文化与地域空间》,1998年年会论文集,第20—22页。

与此同时,历史民族地理、历史农业地理、历史佛教地理、历史药物地理等分支领域亦有理论探索。谭其骧遗作《辽宁民族史上的几个问题》以辽宁民族史为主题,探讨辽宁地区纳入中原政权版图的时间,以及辽东入高句丽版图之时及其后当地民族构成这两个最为主要的问题。(36)谭其骧: 《辽宁民族史上的几个问题》,1998年年会论文集,第349—353页。郭声波以彝族的古代地理研究为例,从方法论的角度说明历史民族地理学科的现状,并介绍多学科研究中具体可展开的方向。(37)郭声波: 《历史民族地理的多学科研究——以彝族历史地理为例》,2006年年会论文集,第233—255页。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但以往对历史农业地理重视不足。自史念海首倡以来,这一领域收获颇丰。王社教对历史农业地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展开讨论,他认为,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地位重要、范围广泛、成果显著,但研究内容尚不够全面,即时段、地域、研究对象均有所偏重;理论探讨缺乏针对性,且未能推陈出新。他提出,应进一步进行跨农业部门研究、环境脆弱地带研究,以及农业地理的人文因素、演变规律研究。(38)王社教: 《关于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几点思考》,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543—552页。下文所引该论文集的论文,出处均以“2000年年会论文集”注之。

历史宗教与信仰地理分布研究成果虽少,但不可忽视。杨发鹏从理论高度对佛教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时限、学科体系、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对于深入挖掘佛教历史地理特点与促进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39)杨发鹏: 《佛教历史文化地理学刍议》,李勇先主编,王小红、罗凯副主编: 《历史地理学的继承与创新暨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历代治理研究——2014年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4—31页。下文所引该论文集的论文,出处均以“2014年年会论文集”注之。

20世纪末,龚胜生提出创建历史医学地理学的设想,历史药物地理学则是其主要分支之一。陈隆文等提出了历史药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以及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认为应侧重历史文献分析、历史地名分析、地图法和野外实地考察四种方法,着力研究历史时期重要天然药物资源分布变迁规律、药效特异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药及其地域系统的空间分异规律。(40)陈隆文、代玄烨: 《历史药物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华林甫主编,萧凌波、孙景超、刘新光等副主编: 《新时代、新技术、新思维——2018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20年版,第98—107页。下文所引该论文集的论文,出处均以“2018年年会论文集”注之。

从上述研究看,学人在不同分支学科都进行了对理论建构的努力。对学科史的回顾与总结,同样利于理论探索的进展。侯甬坚回顾了1978—2008年间国内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从学科组织系统、学界动态反映、学术研究功能、新学科新思潮四方面对历史地理学的影响出发,选择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有转折性影响的成果作学术评论。(41)侯甬坚: 《1978—2008: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学术评论》,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571—598页。范今朝对1949年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段的历史地理学科发展进行了细致梳理,认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并且对转变的原因、前与后两种范式的差别等展开探讨。(42)范今朝: 《试论中国大陆地区历史地理学1949年前后研究范式的转变——从对侯仁之先生〈“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一文的可能误读谈起》,2018年年会论文集,第67—97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2年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历史地理年会将“域外历史地理研究”作为会议主要议题之一。毛曦呼吁开展有系统性与整体性的世界历史地理研究,以作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拓展方向,改善研究中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及专题专门领域有限、时段集中于近现代的现状,达到形成专门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目标。(43)毛曦: 《走向世界: 对于中国世界历史地理研究的思考》,靳润成主编,宫宝利、毛曦副主编: 《走向世界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12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1—18页。下文所引该论文集的论文,出处均以“2012年年会论文集”注之。作为域外的借鉴,潘晟分析1977—1986年间日本历史地理学研究状况,认为其研究区域主要为近畿、中部和关东地区,研究专题则集中在都市、村落、交通方面,对外国历史地理的研究则以欧洲、亚洲为主要对象。(44)潘晟: 《日本历史地理学研究: 1977—1986——以〈地理学文献目录〉为核心的考察》,2012年年会论文集,第47—69页。

任何学术的发展,都有赖于理论的进步,理论与实际应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上述关于历史地貌学、历史城市地理、历史民族地理、历史农业地理等学科领域的探索,均为各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但总体而言,理论研究方面仍有待于加强,甚至个别分支学科至今尚无理论探讨,这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

(二) 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历史人文地理,可划分为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文化地理等分支内容。疆域与政区研究是沿革地理研究的主体,自乾嘉以来从未间断,历来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年会论文集里收录的文章,也为这一支柱领域添砖加瓦。关于疆域研究,论文集内的相关文章虽未整体地讨论其变化规律,但涉及了一些重要的专题。王大文从政权安全和疆界治理成本角度,分析康、乾二帝处理陆地疆界问题的具体实践,探讨在大一统的天下体系理论影响下如何维护清朝的疆域安全,从而进一步认识清朝的国家治理及对外交往的历史。(45)王大文: 《“务令边界宁谧”: 康乾二帝的疆界治理观念与实践》,2018年年会论文集,第141—152页。张昌平(46)张昌平: 《曾国的疆域及中心区域——先秦时期历史地理的考古学研究个案》,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33—50页。、黄锦前(47)黄锦前: 《出土资料所见曾国疆域的分布及变迁》,2018年年会论文集,第119—129页。都研究了先秦曾国的疆域,林志鹏研究了葛国的疆域(48)林志鹏: 《先秦葛国源流考——兼论“周公奔楚”及亳之迁徙》,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1—14页。。胡阿祥复原了不同年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疆域四至范围,并分析各个并立政权接壤地带疆域的大致情形,在此基础上以正统观念讨论疆域变动与政区建置,为历史政治地理领域中疆域与政区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解途径。(49)胡阿祥: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疆域变动与侨州郡县设置》,2014年年会论文集,第126—140页。

政区研究方面,总体性论述有华林甫《中国政区通名改革刍议》一文。该文认为当前中国政区通名存在同级政区使用通名过多、同一通名又见于多级政区的问题,因此提出,省、地、县三级政区通名应以专一化为改革方向。(50)华林甫: 《中国政区通名改革刍议》,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 《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33页。下文所引该论文集的论文,出处均以“2004年年会论文集”注之。

政区研究的具体成果很多,依研究对象的时序介绍如下。徐少华从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出发,梳理苍梧郡在战国至汉代的建置沿革与地理变化。(51)徐少华: 《楚秦汉苍梧郡建置、地望及相关问题考述》,2006年年会论文集,第3—17页。马孟龙关注定县北庄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中的题铭墓石,就个别题铭释读与整理者进行商榷,并复原出中山简王时代中山国疆域范围。(52)马孟龙: 《定县北庄汉墓墓石题铭相关问题研究》,2012年年会论文集,第135—143页。胡阿祥历数东晋南朝地方主要州镇的设置,复原了东晋南朝地方州镇在“荆扬之争”的背景下荆扬形势虚耗,以及江、郢、豫地位提升的过程,并从实例叙述了这种情势形成的原因。(53)胡阿祥: 《东晋南朝地方州镇略说》,1998年年会论文集,第175—180页。周运中对海南岛在西汉末期至唐代期间是否归属邻近汉人王朝、设置何政区加以梳理,可补《中国历史地图集》之阙。(54)周运中: 《再论汉唐间海南岛的建置沿革》,2010年年会论文集,第69—76页。

唐代政区研究成果很集中。郭声波即有三篇论文,其《唐代监察道功能演变过程的考察》一文揭示了“道”的功能从不完善到完善,再到职能不断弱化并最终名存实亡的变化过程(55)郭声波: 《唐代监察道功能演变过程的考察》,2004年年会论文集,第425—430页。;《唐代马湖南广地区羁縻州研究》对当地羁縻州的建置沿革、各州地望加以考述(56)郭声波: 《唐代马湖南广地区羁縻州研究》,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275—288页。;《唐初左右江地区州县建置及其历史意义》认为左右江地区的州县建置反映了唐廷经略南方陆疆民族地区的方式转变,其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体现了多民族国家的圈层政区结构特点(57)郭声波: 《唐初左右江地区州县建置及其历史意义》,2012年年会论文集,第321—331页。。李新贵从史传中对唐代泾原节度使设置契机三种不同的记载出发,研究其设置的深层次原因。(58)李新贵: 《唐代泾原节度使设置原因辨证》,2010年年会论文集,第493—504页。艾冲对山南各都督府、节度司的创置时间、下辖情况等加以考订。(59)艾冲: 《唐代山南地域都督府建制的演替——兼论唐后期山南地域的节度司建制》,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88—100页。

明清以来的政区研究是另一个热点。傅林祥分析了“实土卫所”这一概念的出现,对史籍中出现“实土”的含义进行解释,并探讨明人对实土卫所的认识。(60)傅林祥: 《“实土卫所”含义探析》,2016年年会论文集,第397—405页。胡恒考察清代山西清源、平顺、马邑、乐平四县的裁撤,对该过程中牵涉各方的解读、运作、反应加以研究,对废县后此四县的变动加以追踪,认为县的裁撤虽短期内取决于决策者意见,长时段则取决于其幅员。(61)胡恒: 《关于清代县的裁撤的考察——以山西四县为中心》,2010年年会论文集,第185—200页。赵逸才总结了清代附郭县的时空分布特点,认为清代附郭县数量基本稳定,唯雍正以后江苏的双附郭县数量增加,并对当今“市县同城”“有县无城”等现象进行分析,为当今县级政区改革提出建议。(62)赵逸才: 《清代附郭县的分布特点与影响》,2016年年会论文集,第485—495页。徐建平以浙江省为例,梳理国民政府整理行政区域计划的执行情况,指出整理行政区域计划主要是从省市县勘界展开。(63)徐建平: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1927—1937)——以浙江省为例》,2014年年会论文集,第421—446页。

政区要素的研究,主要有两篇论文。傅林祥从清代地方志入手,对清代介于县级政权与乡村基层组织之间的次县级政权进行考察,首次提出了“次县级政权与辖区”概念,并对次县级政权的机构、职能、辖区划分、时空分布等问题作初步分析。(64)傅林祥: 《清代的次县级政权与辖区》,1998年年会论文集,第59—68页。王晗指出,清至民国蒙陕边界形成过程可视为伙盘地移民社会构建的过程。晋陕边民不断向草原腹地延伸,同时由流动人口转化为定居型人口,伙盘界石也因之不断北扩。(65)王晗: 《“界”的动与静: 清至民国时期蒙陕边界的形成过程研究》,2012年年会论文集,第357—369页。

经济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开展历史经济地理的研究,属题中应有之义。论文集中涉及历史经济地理研究主要包括地区经济开发和历史农业地理。一直以来,经济开发研究较为热门,不仅有通代的全国性和跨省区研究,断代的区域研究成果也十分丰硕。

港口兴起必然有着腹地的依托,关于港口—腹地的理论与实践,吴松弟学术团队进行了多年探索,早年论文《港口—腹地与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差异的形成和发展》即立足于港口—腹地模式,考察国内东部和中西部间的经济差异,指出应当拉近腹地边缘与港口的距离,才能改善这一现状。(66)吴松弟: 《港口—腹地与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差异的形成和发展》,2004年年会论文集,第1—8页。《从“港口—腹地研究”到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略论》进一步介绍“港口—腹地研究”的开展状况,同时归纳、总结了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特征。(67)吴松弟、方书生: 《从“港口—腹地研究”到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略论》,2010年年会论文集,第362—370页。《经济空间与城市的发展——以上海为例》则指出一个港口城市的经济空间包括三个层面,即为其提供出口物资、消费进口物资的“内层经济圈”,在内层经济圈之外同样与该城市维持较多经济往来的“外层经济圈”,及在海外而与其发生贸易往来的“海外市场”,并指出上海的经济空间经历了内层经济圈从上海县城附近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外层经济圈与海外市场从无到有的过程。(68)吴松弟: 《经济空间与城市的发展——以上海为例》,2006年年会论文集,第181—195页。

古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李令福在实地考察与文献考证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秦郑国渠运行中的具体问题加以研究,认为渠系实际“淤灌”面积即灌区面积折今280万市亩,最终约在唐代中期失去效用。(69)李令福: 《秦郑国渠的初步研究》,2004年年会论文集,第191—206页。

中国古代有关农业地理的史料极为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农业地理的研究发展较快。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既有宏观综合的研究,又有断代农业地理的考察,也有对单一农作物地理分布及其变迁的研究。如王社教通过回溯明代中后期太湖流域粮食作物的种植比重、粮食总产与粮食消费的关系,描述太湖流域本身的经济特征及其在明代中后期的经济地位。(70)王社教: 《明代太湖流域的粮食生产与缺粮问题》,1998年年会论文集,第194—202页。

姜道章运用历史地理学理论和方法重新认识明代的盐业,梳理了明代的盐产地分布,指出不同盐产地会采用因地制宜的产盐方法及政府控制手段。(71)姜道章: 《明代的盐业地理》,2000年年会论文集,第553—567页。马琦考证了清代开设的黔铅矿厂情况,认为清代黔铅总体呈现以大定府为中心区,都匀、遵义、兴义三府为次中心区的地理分布格局。(72)马琦: 《试论清代黔铅的地理分布》,2010年年会论文集,第385—392页。

张萍在还原明清时期陕西省的商路建设与变动情况后指出,明清陕西已形成了商业中心—商业城镇—农村市场的市场体系。(73)张萍: 《明清陕西商路建设与市场分布格局》,2004年年会论文集,第243—259页。高国平利用海关资料,对1860年台湾开港通商前后台湾贸易的性质、范围、形态变化加以研究。(74)高国平: 《清代台湾开港前后对外贸易之变迁》,2004年年会论文集,第488—506页。詹宗祐对隋唐时期秦岭山区内山民的经济生活加以考察,并将其与平地居民的经济生活加以对比。(75)詹宗祐: 《隋唐时期秦岭山区庶民的经济生活及其特色》,2004年年会论文集,第207—226页。

历史聚落地理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取得一大批成果,尤以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徐少华对前人有关楚都丹阳地望探索的过程与种种持论加以详尽的梳理,指出楚都丹阳地望的探索仍有待于田野考古工作的进展。(76)徐少华: 《楚都丹阳地望探索的回顾与思考》,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51—63页。王守春研究了隋唐金州城与卑奢城、沙卑城的位置。(77)王守春: 《卑奢城、沙卑城与金州城的相关历史地理问题》,1998年年会论文集,第130—134页。林汀水以政区与地区开发相呼应的视角,研究唐宋之际福建地区场镇设置的情形与其特点。(78)林汀水: 《略论唐宋期间福建场镇的设置与变化》,1998年年会论文集,第215—221页。韩光辉等关注五代至辽金时期京兆府城的城市管理体制变化过程,还探讨了辽金元明时期东北地区州县治所城市的演变,认为这一时期出现了建制城市,并且设置有专门的行政机构管理城市。(79)韩光辉、林玉军: 《唐末至元代京兆府城城市管理研究》,2006年年会论文集,第513—528页;韩光辉、田海、王女英: 《辽金元明时期东北地区州县治所城市的演变研究》,2016年年会论文集,第3—20页。李嘎对宋至明初山东半岛中心城市自青州向济南转移的过程加以研究。(80)李嘎: 《从青州到济南: 宋至明初山东半岛中心城市转移研究》,2010年年会论文集,第444—458页。李玉尚考察了青岛港的发展历程,以其走私港的性质,来解释其在明代已成为具一定规模港口城市却于文献无征的现象。(81)李玉尚: 《行政区划与明代青岛“走私港”的形成》,2012年年会论文集,第418—427页。孙靖国关注明代雁北地区府州县及实土、准实土卫所治所所筑城堡,对其职能、选址与后世的沿用情况加以研究。(82)孙靖国: 《明代雁北地区城堡的职能、选址与后世的沿用情况》,2010年年会论文集,第201—217页。鲁西奇专门研究明清时期的湖北山城与河街,对郧阳府及其属县的7座府、县城加以剖析,总结其地理位置、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结构的共性规律。(83)鲁西奇: 《山城及其河街: 明清时期郧阳府、县城的形态与空间结构》,2004年年会论文集,第538—559页。

历史人口地理研究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直到80年代才有所改观。不过,在年会论文集中,有关论文数量较少。路伟东在现有史料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1776—1953年西北地区为例,利用GIS人口重心模型对清以来人口重心移动轨迹进行系统的研究。(84)路伟东: 《1776至1953年陕甘区域人口变动分析》,2014年年会论文集,第354—365页。丁绍通等以20世纪30年代东北地区的县级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GIS以空间分析的方法,分析日伪统治时期东北地区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形态,并将其与自然、人文社会等空间统计联系起来展开分析。(85)丁绍通、韩宾娜: 《20世纪30年代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分布的空间量化研究》,2018年年会论文集,第274—284页。侯杨方关注城市人口的统计,通过分析1900—1953年间四份涉及城市人口的统计,判断中国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20%。(86)侯杨方: 《中国的城乡人口分布: 1900—1953年》,2000年年会论文集,第568—595页。

历史交通地理的研究,学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原通向边区的交通道路、大运河、丝绸之路等问题。在年会论文集里,历史时期边疆地区交通地理的研究比较突出,这大概与新世纪在昆明、长春、乌鲁木齐等地召开年会有关。陆韧发表了三篇有关云南地区唐宋至明清交通的论文(87)陆韧: 《试论明清时期云南对外驿道的发展》,2000年年会论文集,第459—479页;陆韧: 《唐代南诏与安南交通两道考》,2006年年会论文集,第328—340页;陆韧: 《南宋时期西南地区交通网与贸易市场地理考察》,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312—321页。,从唐代南诏与安南交州港之间的要道“步头路”与“通海城路”的详细走向出发,阐述它在云南地区与海外各国经济文化交往中起到的作用;以南宋时期西南地区南宋—大理国间的马匹贸易为基础,考察当地交通网络与贸易市场体系;在研究了明清两代云南出省驿道的驿站设置、驿道维护、路线走法等问题后,得出清代的驿站制度较明代更为完备、更重视军事作用的结论。方铁自云南的通道开发研究秦汉至清朝治边方略(88)方铁: 《秦汉蜀晋南朝的治边方略与云南通道开发》,2006年年会论文集,第296—308页;方铁: 《唐至清诸朝的治边方略与云南通道的兴衰》,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255—274页。,认为秦代便已奠定历代以蜀治滇的基本思路,并考订了五尺道、灵关道等交通路线。作者不但考察云南与中原的沟通,也着眼于云南与东南亚的联络,通识高远,颇有价值。

廖幼华对广西历史交通地理进行了研究(89)廖幼华: 《宋代湘桂黔相邻地区堡寨及交通》,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101—121页;韦浩明: 《潇贺古道及其岔道贺州段考》,2010年年会论文集,第89—95页。,由宋代在今湘桂黔相邻地区短期设置地方堡寨州县、开路置驿的史实,钩沉复原宋人设置的两条官道情况,即“诚融通道”与“黔融通道”。郭声波考证了唐代雅属羁縻地区灵关道、夏阳路等交通路线。(90)郭声波等: 《唐代雅属羁縻地区交通路线新考》,2014年年会论文集,第152—163页。此外,研究中国东部与域外交通的则有牟元珪(91)牟元珪: 《唐宋时期中韩海上交通述论》,1998年年会论文集,第315—321页。、陈隆文(92)陈隆文: 《从货币出土看战国秦汉时期环东中国海地区的交通》,2006年年会论文集,第309—327页。所撰两文,而研究历史军事地理的只见华林甫、郑维宽的论文两篇(93)华林甫: 《东汉军事地理三论》,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194—208页;郑维宽: 《宋代广西军事地理研究》,2014年年会论文集,第211—222页。。

其他,还有研究宗教地理、瘴病地理、星野与地理、大地域观念、地图观、丧礼地理、官话传播等主题的论文。有些主题以往都被纳入“历史文化地理”的范畴。

(三) 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历史自然地理研究,领域甚广,研究内容包括历史时期气候、植被、动物、河流、湖泊、海岸线、自然灾害、环境变迁等。这一领域大致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以实地考察、卫星遥感、碳-14年代测定、孢粉分析等地理学的方法为主。

论文集内也有许多历史自然地理的相关研究。全面利用文献资料,并与器测资料相比勘,能使历史时期气候研究开展得更为精细。满志敏探讨了如何充分利用官私文献和日记中的气候资料,在分别介绍其气候资料记述特点的同时,论述其利用上的重难点及规避资料本身错误的方法,具有方法论意义。(94)满志敏: 《传世文献中的气候资料与问题》,2000年年会论文集,第56—75页。成赛男等利用日记、方志、报纸等资料,重建了1895—1940年温州地区台风发生频次序列。(95)成赛男、郑微微: 《1895—1940年温州地区影响台风的识别——兼论日记资料的可靠性》,2018年年会论文集,第410—429页。萧凌波通过对乾隆时期河南省逐年水旱灾害指数与当年逐月粮价的分析,揭示不同种类、不同月份的粮价受水旱灾害影响敏感程度的差异。(96)萧凌波: 《乾隆年间河南省水旱灾害对粮价波动的影响》,2018年年会论文集,第398—409页。

环境变迁的研究,以往学界对历史时期沙漠变迁的研究关注较多。论文集中也有两篇关于环境变迁的研究。侯甬坚等结合文献资料与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对北魏时期鄂尔多斯高原进行分要素考证研究。(97)侯甬坚、周杰、王燕新: 《北魏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人文景观》,2000年年会论文集,第87—105页。李并成全面考察了居延古绿洲沙漠化区域及当地古城址、古遗址,深入探讨该地区沙漠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并指出其沙漠化的结果主要系人为活动所致。(98)李并成: 《居延古绿洲沙漠化考》,2004年年会论文集,第137—144页。

历史时期水系、水体变迁是历史自然地理领域里资料最丰富的一部分,原本就是沿革地理的重要内容,而黄河因其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更成为历史水文研究的重点对象。陈业新对1938年花园口决堤后黄河南泛的地理环境后果加以探讨,认为黄泛带来了地貌土质变更、水系淤塞、湖泊淤积、土壤沙化与盐碱化四类自然环境层面的影响,导致洪涝频仍、旱蝗交侵、疫疠流行,使黄泛区内民不聊生。(99)陈业新: 《1938—1947年黄河南泛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393—417页。王元林考察历史时期泾洛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指出唐代以后当地的气候变化与围湖垦殖活动使该流域湖泊面积缩小而终告消失;地表水的消退使当地只得过度开发地下水,导致泉水也自清末开始迅速枯竭。(100)王元林: 《历史时期泾洛流域湖泉与地下水的变化》,2004年年会论文集,第145—157页。周凤琴等对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的成因加以分类研究,并分别考察其成湖期及长江干流对成湖过程的影响。(101)周凤琴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的成因类型分期及其主导影响因素》,2004年年会论文集,第358—375页。张士尊利用《燕行录》《满文老档》等材料,对明清两代辽河的三岔河至辽河口段走向加以重新定位,纠正《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个别讹误。(102)张士尊: 《明清两代辽河下游流向考》,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372—383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学者开始利用沿海地区的考古材料以及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对历史时期渤海湾以及江浙闽粤等地的海岸线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李浪林利用考古材料,还原了历史时期香港地区煮盐手工业遗址的分布情况,并对其依存的沙堤位置加以还原,从而确定历史时期香港海岸线的变化。(103)李浪林: 《香港的考古遗迹与海岸线变化》,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462—473页。

动物是环境的风向标,历史动物地理研究意义深远。犀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王子今从梳理中原对犀的认识与利用过程出发,说明对犀这一资源的逐步认识,是中原之人将其视为物产、不断捕猎的直接动力。他认为,虽然犀在西南地区生存状态恶化程度低于长江下游,但过度捕杀与气候变化仍使其最终消亡。(104)王子今: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犀的分布》,2000年年会论文集,第132—156页。

(四) 历史地理文献研究

历史地理文献是各分支学科共同的基础,这一研究领域源远流长。历史地理文献领域既有研究成果主要关注《禹贡》、历代地理总志、正史地理志、《水经注》等历史地理文献,及传世古地图。不过,论文集里涉及历史地理文献的研究较少,唯见研究《晋书·地理志》《东西洋考》《嘉庆重修一统志》的三篇(105)胡运宏等: 《中华本〈晋书·地理志〉考异》,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510—521页;吴宏岐: 《〈东西洋考〉所见的“番禺”地名释文商榷——兼说明清时期以“番禺”代指广州之情况》,2014年年会论文集,第44—59页;华林甫: 《〈嘉庆重修一统志〉陕西统部的编纂过程》,2000年年会论文集,第251—269页。。古地图也属于典籍范围,具体研究有华林甫研究英藏“大黄江圩兵防舆图”与德藏晚清吉林舆图的论文(106)华林甫: 《〈大黄江圩兵防舆图〉绘成日期之考证》,2010年年会论文集,第77—82页;华林甫: 《德国庋藏晚清吉林舆图的初步考释》,2016年年会论文集,第29—48页。,及傅林祥评议清光绪年间贵州省各府州《总图》的论文(107)傅林祥: 《清光绪年间贵州省各府州〈总图〉述评》,2000年年会论文集,第644—652页。。蓝勇系统收集大量重庆城市古地图后,分析了历史时期重庆的城市发展情况。(108)蓝勇: 《古代重庆城市地图与重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2000年年会论文集,第319—330页。钟翀对中国近代城市地图的绘制与流传情况加以研究,主要对我国近代城市地图的演变历程及处于不同层次的城市地图绘制状况加以说明。(109)钟翀、朱妙妙: 《中国近代城市地图的新旧交替与演变历程》,2010年年会论文集,第551—560页。李孝聪即借助对中国古代舆图的解读,阐明古地图在研究历史时期河道演化、古海岸带地貌和水沙关系的演变、古代城市平面布局的选址与形制、古今水陆交通线途程变迁等具体问题时的作用。(110)李孝聪: 《古地图与历史地理研究》,2008年年会论文集,第474—482页。由此可见,古地图作为史料,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三、 未 来 展 望

年会论文集的长期坚持和连续出版,是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的一项重要成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术传统,也是学术成果的积累,凝聚数代学人的辛勤,承载着学术界的厚望。高校的学术队伍是主力军,以历史学为主、地理学为辅,有些设在地理学院系的专业机构萎缩甚至消亡了,而历史学院系的专业队伍却蓬勃发展,这与历史地理学具有的地理学属性明显产生偏差,值得深思。论文作者当中,大陆学人居多,但也不乏海峡对岸的学者,如姜道章、廖幼华、陈文豪、詹宗祐等。论文集覆盖了历史地理学全部分支领域,对于理论、人文、自然、文献都有探索,既有传统主题的再研究,也有新技术、新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还有给《中国历史地图集》指出讹误的,新见迭出、观点新颖。这十部论文集,与《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和学术界其他刊物交相辉映,共同推进了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

当然,在当今以核心期刊作为学术考核标准的情况下,年会论文集处于劣势。但是,论文的学术价值与成就,与其是否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无关,而更取决于论文内容的本身。20世纪80—90年代,文史学界追求出版个人学术专著;而如今,大家涌向学术期刊,以在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为荣。学问本非如此,奈何时趋使之。重视对学术成果本身的评价,才更有利于学术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随着年会的举办、年会论文集的收录逐渐步入正轨,历史地理年会应着力树立去粗取精、重视原创的导向。今后的年会即应在此原则基础上出版论文集,不但为推出学界精品力作,更为延续学术文脉。为了提高年会论文集质量,或可只收录未刊论文。这样既显公平,也有利于优秀论文流传后世。

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及其主办的年会不仅在历史地理学科发展史上起到的毋庸置疑的积极作用,还在于其引领、引导历史地理学科解决老问题、回应新问题、面向真问题。一部成功的年会论文集,既要做无愧于学界最新、最优成果的集合,寓有对学界乃至时代需求的回应,又应起到对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的指引作用。一般隔年举办的年会至今已连续举办18届,会议成果诚可谓视野开阔、旨意精深。观其宏旨,则不止于解决具体问题,还就不同分支学科在其发展中遭遇的问题加以反思,乃至承担回应时代之问的责任,如针对古都学发展历程与前景的讨论,又如港口—腹地模式的提出。这些反思不唯观照研究领域的古今,更观照研究对象的古今。需要指出的是,年会不应止于一个对已有成果与思考加以总结的场合,而更应注重为新时期“预流”,为既有的研究方向指出新的方法,甚至开辟新研究方向的学术园地,不能止于“乘风”,还要作头雁而为雁群“起风”。如当下如火如荼开展的县下政区研究,在20世纪末即已在历史地理年会上初露峥嵘。不过,历史自然地理研究仍在年会论文集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仍需得到正视与解决。

年会论文集这一崭新的学术园地自20世纪90年代末初开,如今积少成多、海纳百川,并有望“积跬步以至千里”。追忆往昔,在历史地理学逐渐在中国形成的20世纪30年代,《禹贡》半月刊不仅推动了历史地理学甚至边疆学、民族史研究的学术交流,更使历史地理学科在中国生根发芽;20世纪80年代相继出现的《历史地理》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两份刊物,则至今仍在学科理论、方法及实践层面昭彰前史、滋养后学。然而同在80年代付梓的《环境变迁研究》,第七辑之后业已暂停20余年,深属憾事;同样的遗憾还有华南师范大学的《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只编印了两期而至今未见第三期。同时,如何缓解研究方向的明显偏重,又如何延续年会传统,专业委员会需发挥自身独有的作用。总之,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今后将会一如既往地主办年会,承办单位继续出版高质量的年会论文集,持续推动学科发展。

猜你喜欢
历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