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生
郑哲敏(1924.10.2—2021.8.25),出生于山东济南,浙江宁波人,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郑哲敏的父亲郑章斐出生在浙江宁波农村,家境贫寒,儿时以放牛为生,读过一点书。15岁时,郑章斐去了上海,在一家钟表店里当学徒,边学手艺,边学会计和英语。4年后,郑章斐已是著名钟表品牌亨得利的合伙人,还成了家。之后,他携家人到山东,在济南、青岛开办了亨得利分号。
1924年10月2日,郑哲敏出生于济南,排行老三,是家中次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济南的大街上有很多人游行,抗议日本侵略中国。看到这一幕后,郑哲敏也带着弟弟妹妹举着旗在自家院子里游行。
1937年,郑章斐到成都,在春熙路开了家钟表店。第2年郑哲敏来到成都。尽管是大后方,日本的飞机仍不时轰炸。有一次,老师问郑哲敏以后想干什么,他答道:“一个是当飞行员打日本人,一个是当工程师工业救国。”
1943年,郑哲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
1946年,抗战胜利后,组成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回原址,郑哲敏回到北京清华园。这一年,钱伟长从美国归来,在清华大学教近代力学,郑哲敏成了他第一批学生。在钱伟长的影响下,郑哲敏的研究方向转向力学,毕业后还给钱伟长做起了助教。
1948年,国际扶轮社向中国提供出国留学奖学金,全国只有1个名额,郑哲敏获得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教授钱伟长及清华大学教务长、英语系主任、机械系主任等多人推荐。钱伟长在推荐信中写道:“郑哲敏是几个班里我最好的学生之一。他不仅天资聪颖、思路開阔、富于创新,而且工作努力,尽职尽责。他已接受了工程科学领域的实际和理论训练。给他几年更高层次的深造,他将成为应用科学领域的出色科学工作者。”获得奖学金名额后,郑哲敏选择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钱伟长也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
仅用1年时间,郑哲敏就获得了硕士学位,1952年,他又获得应用力学与数学博士学位,而导师正是著名力学家钱学森。
1955年2月,三十而立的郑哲敏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我离开美国的前一天晚上,钱学森先生请我到他家吃饭。钱先生说,现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我们研究的问题也不一定能马上用得着,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8个月后,钱学森也回国了,并于第2年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郑哲敏成为该所首批科研人员。
1960年秋天,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篮球场上围了一群科研人员,一个小型爆炸实验正在进行。砰的一声,一块手掌大小的铁板被雷管炸成一个规整的小碗。郑哲敏在解释这个小碗的成形时说:“在铁板上面放上雷管,雷管周围放好水,密封好,爆炸时水受到挤压,进而把铁板挤压成想要的形状。”钱学森兴奋地说:“可不要小看这个碗,我们将来卫星上天就靠它了。”就这样,一个新兴的专业诞生了,钱学森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带头人就是郑哲敏。
20世纪60年代初,“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于加工工艺落后,很多形状特殊的火箭关键零件很难制造出来,而郑哲敏的任务就是用爆炸成形的方法制作火箭零部件。“火箭上零件比较大,但是很薄。做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水压机,但是我们国家当时没那条件,所以作为应急的一种东西,爆炸成形的办法是不错的。”
70年代初,为改变我国常规武器落后的状况,郑哲敏参加穿破甲机理研究。在兵科院大力支持下,他提出用模拟弹打钢板的办法研究炮弹打装甲的规律,通过大量合作实验和分析计算,最终使弹药能在规定距离内打透相应厚度的装甲,也提高了我军装甲的抵抗能力。
爆炸虽然在军事上更多见,但郑哲敏也可让它在民用工业中发挥作用。许多设备需要焊接铜板和钢板,由于材质不同,焊接工人束手无策,他领导研究爆炸焊接,使不同材质的金属板成功黏合;针对煤矿瓦斯突出事故,他从力学角度分析资料,组织实验和井下观察,为判断煤矿瓦斯突出危险性提供基础理论;他还用爆炸方法解决了海底淤泥问题,将爆炸处理水下软基技术纳入了国家规范。对此,郑哲敏说:“我就是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郑哲敏曾对他的学生说:“不能给工业部门打小工。”对此,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白以龙是这样理解的:“科学院的工作要走在国家需要的前边。等到工业部门可以自己处理问题时,科学院必须已经往前走了,而不是跟他们抢饭碗、抢成果。”
在郑哲敏看来,他的责任远不止解决这些科学问题,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科学的繁荣孕育于自由交流和碰撞之中。”为了加强中国力学界与国外的交流,1988年,郑哲敏开始为申办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世界力学大会奔波。2008年,84岁的他带着氧气瓶登上飞机,继续为这一目标努力。2012年,四年一度的世界力学大会在北京举办,郑哲敏已经为此奔波了24年。当时,耄耋之年的郑哲敏说道:“我已是风烛残年,还是想做一些自己愿意做的事情。”那就是继续搞科研。
这位慈祥平和的老人,在学生眼里是严厉的。他的博士生很少能按期毕业,有的甚至需要七八年。郑哲敏的学生、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李世海说:“有时候我参加社会活动多,他就会严肃地批评我,告诫我要潜心研究。”
对此,郑哲敏的解释是:“现在年轻人压力大,不能沉下心想远一点的事。搞科研更多的时候很苦、很枯燥,要经得起寂寞。科研人员别想着发财的事,但只要给他一个体面的生活,他一定会好好干。不要刺激他们,用各种名利吊他们的胃口。现在很多科学家天天算的就是工资多少、绩效多少,每天操这个心,像无头苍蝇一样,这就不可能想大事,想长远的事。”
对年轻人,他满怀期待。有一位主持某个项目的老院士遇到了疑难问题,要委托“老郑”解决,郑哲敏很快发现了之前失误的地方,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委托方很高兴,就请郑哲敏作报告,传授经验。人家本来是请他一个人去的,结果他讲完了,还让几个年轻的学生也讲一讲,给他们机会。
1个月前,2021年8月25日,97岁的郑哲敏离开了我们,他几十年来在科研战线上的奋斗精神和光辉业绩,永远鼓励着我们后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