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祝叶华
多项研究指出防蓝光眼镜并不能缓解长时间看屏幕引起的眼睛不适的症状。 视觉中国 ❘图
★许多人患有的数码视觉疲劳,其实是长时间盯屏幕引发的眼部不适。在数字时代,蓝光可能不是导致糟糕睡眠的唯一元凶。
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沉浸”在电子屏幕中,越来越多人开始担心屏幕发出的蓝光对健康的影响。因此,我们都有过在选配眼镜时,被推荐防蓝光眼镜的境遇。问题是,到底有没有科学证据来证实防蓝光眼镜的科学有效性。
蓝光与眼睛疲劳
在现代数字生活开始之前,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接收了大量来自太阳光中的蓝光。电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出现,扩大了人类接触蓝光的范畴。
2021年1月,DATAREPOR-TAL(数字在线图书馆)发布的《数字2021:全球概览报告》显示,过去5年中,人们每日花在社交媒体上的平均时间增加了半小时以上。现在,大部分人每天在社交媒体上会花费2.25小时,2021年,全球社交媒体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将达到3.7万亿小时。长期使用电子屏幕,让许多人患上了所谓的计算机视觉综合征,又称数码视觉疲劳。鉴于这种症状存在的普适性,部分人尤其是防蓝光眼镜制造商会将其与电子屏幕产生的蓝光联系起来。不过美国眼科学会公开表示,没有证据表明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损害眼睛,许多人患有的数码视觉疲劳,其实是长时间盯着屏幕不休息引发的眼部不适。
当我们盯着屏幕看时,眨眼的频率往往会降低。眨眼是润滑眼睛表面的必要手段,眨眼频率减少就意味着眼睛表面润滑剂的减少,眼干和眼涩的症状自然就会频繁出现。2020年《眼科学》(Optome-try and Vision 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当人们试图专注于电子屏幕上的信息时,眨眼次数会从每分钟约18次下降到每分钟约3.5次,这种过度用眼行为导致眼睛干涩和疲劳。2020年6月5日,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谈及电子产品对视力的损伤时,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表示,不管是看电子产品还是纸质书籍,过度用眼造成的损害是一样的。不过电子产品的内容设计更具吸引力,看电子产品花的时间比看纸质产品要多,所以更容易引起眼部不适。另外,眼睛疲劳和头痛也可能是佩戴的眼镜不适合屏幕使用造成的,距离屏幕太近同样是不好的用眼习惯。
防蓝光眼镜或缺证据
且不管眼镜制造商们如何宣称防蓝光眼镜可以阻挡一部分蓝光,让眼睛免受蓝光的伤害,但在蓝光和眼睛疲劳之间的关系缺乏科学解释的前提下,多项研究指出防蓝光眼镜并不能缓解长时间看屏幕引起的眼睛不适的症状。
2020年,《眼科光学与生理光学》(Ophthalmic and Physiolog-ical Optic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验证了使用防蓝光滤光片并没有减轻健康年轻人与使用电子设备相关的视觉症状和体征。19名健康的年轻人(22.0±2.7岁)在使用商用防蓝光滤镜或不使用任何滤镜的情况下,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时间,花30分钟阅读了放置在距眼睛50厘米处的电脑屏幕上的两段内容。在试验开始后的4-5、9-10、14-15、19-20、24-25和29-30分钟时,研究人员测量了受试者60秒内的眼部调节反应和瞳孔大小的变化,同时也获得了受试者视觉不适感知水平的反馈。结果显示,使用防蓝光滤镜对视觉症状并没有影响。
2017年《眼科光学与生理光学》(Ophthalmic and Physiological Optics)上一篇综述文章调查了已经发表的研究中,涉及防蓝光眼镜对视力表现、眼疲劳症状、黄斑完整性变化和主观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已发表的研究中并未发现可以支持在普通人群中使用防蓝光眼镜来改善视觉表现或睡眠质量,减轻眼睛疲劳或保护黄斑健康的相关证据。不过这并不妨碍许多制造商在宣传推广过程中,夸大防蓝光眼镜的功效。
2017年英国通用光学委员会接到消费者的投诉,称Boots眼镜店的经销商发布了一则夸大防蓝光镜片的“误导性”广告,广告中宣称LED电视、智能手机和节能灯泡的蓝光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视网膜细胞造成损害,而防蓝光镜片可以保护眼睛免受伤害。英国通用光学委员会认为,佩戴蓝光眼镜是否有助于防止因长期接触屏幕而造成的任何潜在损害是较新的研究领域,相关的临床试验还未广泛开展,所以谴责了这种夸大宣传的行为,并对其处以了4万英镑的罚款。
美国眼科学会也公开表示不建议电脑用户佩戴任何特殊眼镜。该组织建议使用滴眼液和20-20-20法则来缓解眼部不适:即每隔20分钟,盯着至少20英尺远的物体看20秒,让眼部肌肉休息一下。此外,确保坐姿距离电脑屏幕一臂的距离,并将屏幕向下倾斜以减少眩光。房间照明也很重要,调整灯光,这样就可以避免在黑暗的房间里盯着明亮的屏幕。
理智对待睡眠障碍
蓝光并非都是有害的,它有助于我们在白天保持警觉和专注,但到了夜晚,它的存在又确实会干扰睡眠。
已经有多项研究指出,蓝光会通过抑制褪黑素的生成来影响睡眠。例如2018年《国际生物钟学》(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上一项关于光照对人体昼夜节律影响的系统综述表明,蓝光会有效抑制褪黑激素的产生,但在15分钟之内褪黑激素的产生就可恢复。不过睡前使用发光电子设备可能会抑制褪黑激素,引起神经生理兴奋,导致或加剧睡眠问题。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在这里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它们告诉大脑的主时钟环境中的光线如何。所以当眼睛看着明亮的屏幕时,这些细胞就会帮助设置大脑里的生物钟,使其达到白天的警觉水平。
不过,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对蓝色以外的颜色也很敏感。2019年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就曾表明,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本身不是主要问题,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周遭环境光源的色温和亮度,而且在亮度同样偏低情况下,蓝光比黄光更具有助眠效果,黄光反倒会让人保持清醒和警戒。这也就意味着在数字时代,蓝光可能不是导致糟糕睡眠的唯一元凶。因此,仅仅消除蓝光并不能改善睡眠,需要把所有的颜色调暗。我们可以选择至少在睡前两小时把电子产品收起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打开电子产品的夜间模式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