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锁贵
李翠利今年41岁,是河南省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的一位普通妇女,在村里经营着一家超市。说起在超市内开设“微光书苑”免费给村民借书的缘由,还得从13年前说起。
那是2008年底,村里一户人家办丧事,请来歌舞团演出,这个所谓的歌舞团节目粗俗不堪,不少孩子却在场下看得津津有味。第二天上午,几个放学回来的男孩学着演员的样子讲起了荤段子,逗得村民捧腹大笑,这一幕让李翠利心痛不已。
李翠利是乡亲们眼里的文化人。当年上小学时,在乡里当干部的父亲经常带几本别人看过的杂志回家,李翠利对这些精神食粮爱不释手,有空就细细阅读,还写起了日记。高中毕业后,李翠利对知识的渴求依然强烈,她酷爱写作,还有自己的博客。
孩子们在“微光书苑”读书
多年的农村生活,让善于观察和思考的李翠利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独到的见解。她发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里盖楼房、买汽车的人家越来越多,精神生活却依然贫乏。李翠利认为,读书所能带给人们的思考和感悟,是任何现代化的信息产品都不能取代的。
李翠利在村里经营着一间超市,一直以来,她就有在超市里摆放图书供大家免费借阅的想法,但因为经济紧张一直没能实现。受歌舞团事件的刺激,李翠利决定尽快实施自己的计划,建一个供乡亲们免费借阅的书屋,让优美、健康的文字荡涤心灵,帮助乡亲们,尤其是孩子们远离不健康文化的侵蚀与伤害。
李翠利对家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大部分家庭成员都觉得做这种事情需要投入财力、精力,而且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不值得去做。李翠利耐心地做家人的工作,父亲对女儿的做法首先表示支持,还拿出钱来支持她。
2008年11月,李翠利凑了2000元钱,到县城精心挑选了300余册图书,把超市原本摆放白酒的货架腾出来,摆上了书。她给自己这个书屋取名“微光书苑”,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把文化的种子撒在家乡的土地上。
为了让村里人打消顾虑,李翠利在书苑建立之初就立下规矩:乡亲们来书苑借书不收任何费用,无需任何证件,无论老幼,均可借阅。
李翠利与孩子们在“微光书苑”
“什么也不要,李翠利图什么啊?”“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起初,李翠利的做法受到质疑,书架旁鲜有人影。
阅读也需要引导,李翠利没有泄气,她不断想办法,给借书的孩子奖励一块糖果,给写下读后感的孩子奖励一个笔记本,给借书的成年人奖励一个牙刷或一块毛巾,慢慢地,光顾书苑的人渐渐多起来,直到排起了长队。
前来借书的乡亲们越来越多,书苑仅有的300本书难以满足乡亲们的阅读需求,李翠利决定再次筹款到县城购书。
為了多买几本书,李翠利在别人的介绍下,来到一家私人开的书店,这里的书比新华书店的书便宜得多,李翠利很高兴,于是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掏了出来,一次选购了上百本书。
书苑规模扩大了,新购的书被人陆续借走,李翠利开心不已。然而,没过两天,就有人拿着书来反映,说新买的书不但印刷粗糙,还夹杂着许多错别字,这让李翠利十分吃惊。
一天,一个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拿着几天前借的《唐诗三百首赏析》来找李翠利,他翻到其中的一首诗,说:“婶子,这首诗中的‘两岸袁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丛山,‘袁和‘丛都是错别字,怎么书上的字也能写错呀?”
李翠利拿过来一看,果然是错别字,她愧疚不已。她觉得自己不能把盗版书提供给乡亲们,否则不但不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欣赏能力,还会误导孩子,助长盗版的风气。于是,李翠利收回了第二批所购的全部盗版书。
李翠利想多进些正版书,却受到了缺少资金的困扰。李翠利在微博上说出了自己的困境,表达其想做公益而又力不从心的苦恼。没想到几天后,她收到两个从上海寄来的箱子,箱子里分别有60多本和80多本图书,这些图书中有许多她急需的书目。
原来,这两箱书是热心网友寄来的,他们鼓励李翠利坚持把“微光书苑”办下去,说她做的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以后他们还会继续用实际行动支持她。网友的鼓励和支持增强了李翠利的信心,她决定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
李翠利清楚,网友的捐书仅能缓解燃眉之急,要想有充足的图书,还得靠自己。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花费较少,又能淘到大量好书的办法呢?
记者在采访李翠利
有一天,李翠利突然想起一则新闻报道:曾经入选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的周口希望学校校长李灵,经常利用节假日到城里收购旧书,然后把这些书拉回学校,充实学校的图书馆,自己也可以这样做啊!
说干就干。此后李翠利经常骑着三轮车到县城转悠,到处打听哪里有卖旧书的。有人告诉她,在县文化宫附近有个胡同,胡同里有个卖旧书的书摊,那里有各种各样的书。
听闻此消息后,李翠利赶了过去,果然找到了那个书摊,书摊的书很丰富,有文学、科技、养生等很多种类,很多书都是李翠利所需的,她心中暗喜,细细挑选起来。两个小时过后,她挑了近百本书,并恳求书摊老板能给她个优惠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书摊老板才终于答应。
把书搬上三轮车,李翠利骑上车便往家赶。这时,她的肚子咕噜噜地响了起来,李翠利这才想起,自己光顾着挑书了,没有吃午饭。可身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书了,连买个馒头的钱都没有了。
退了休的父亲建议女儿到县里一些机关单位淘旧书。很多单位都设有图书室,每年都要淘汰一批书刊,如果能买过来就好了。李翠利认为父亲说得有道理,于是就骑着三轮车到各家单位去碰运气。
很多单位的门卫听了李翠利的来意,都很友好地指引她去找管理图书的工作人员,按照指引,李翠利如愿收到了她心仪的书刊。
2015年春节后的一天,经熟人引荐,李翠利和一家单位预约了一部分旧书,说好第二天下午交接。第二天,李翠利兴冲冲地骑车赶到那家单位,没想到管理图书的工作人员却轻描淡写地告诉她,上级要来单位检查工作,图书室里的旧书提前卖给一个收废品的人了。
听了这番话,李翠利转身走出那家单位,伤心加上劳累,她蹲在马路边哭了很久才缓过劲儿来。
即便是收购旧书,李翠利也投入了不少资金,这些钱大都是她从超市经营款中挪用过来的。平时,她连件新衣服都不舍得买,化妆品更是与她无缘,她把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购买图书上面,以致于超市经营受到了不少影响。有的人说她傻,但她觉得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事事都顾忌别人的看法,那么什么事都做不成。
有一天,超市打烊后李翠利回到家,母亲掏出一沓钱塞给她,说:“这是妈两年来攒下的钱,你拿去买书吧!妈知道你办的是好事,妈支持你!”
从母亲手里接过钱,李翠利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母亲这些钱的分量。丈夫和孩子也把自己省下来的钱交给李翠利,让她去买书,家人的支持给了李翠利办好“微光书苑”的信心。
李翠利的执着与真诚,让“微光书苑”获得了越来越多机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的支持。内黄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工会、乡政府为她提供各种服务,并捐出了不少旧书。上海市“都市书坊”发起人陈宗恺对李翠利的“微光书苑”非常支持,给她捐赠各类图书120册,著名学者唐荣尧捐出600册自己的藏书,一些爱心网友也寄来自己的旧书。如今,李翠利的“微光书苑”已有各类存书10万多册。
转眼,李翠利的“微光书苑”已创办近13年,借阅记录本上登记着本村从七旬老人到三岁孩童数万次的借阅记录。不到一千人的李石村,处处散发着温润的书香气息,村民的精神面貌在知识的洗礼下悄然发生着蜕变。
39岁的李红琴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当初她来超市购物时,李翠利把她带到书架前,给她介绍适合她看的书目。李红琴不好意思地说:“翠利姐,你就别难为我了,我小学都没毕业,学的那点东西早就还给老师了!”李翠利取过一本字典,笑着说:“我给你找个‘老师,让她教你认字!”接下来,她便手把手地教李红琴如何查字典。
在李翠利的推荐下,李红琴试着借了一本《怎样做个好妈妈》和一本《新华字典》。此后,只要见到李红琴,李翠利就问她读书的情况,起初李红琴读不进去,李翠利便主动上门辅导她,和她交流阅读的心得,渐渐地,李红琴沉浸到了书中。
两个月后,李红琴来还书,李翠利问她有什么收获。李红琴认真想了想,说:“如果提前几年看这本书,我就知道怎样和孩子相处了。”
李红琴的话让李翠利很开心,她鼓励李红琴:“你现在明白这个道理也不晚呀!”之后,李翠利又给李红琴推荐了一本家教方面的书。一来二去,李红琴爱上了读书,也学会了怎样争取做个好妈妈,在她的带动下,两个孩子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李翠利清楚,现在的农民在致富路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村里搞养殖、种植的村民有好几户,他们更需要技术方面的指导。
村民董愿丽5年前和丈夫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瓜果,因为对大棚里的温度、湿度、水分掌握不太好,产量不但上不去,还发生了虫害,种了一年也没赚到钱,董愿丽和丈夫考虑着该不该再种下去。
李翠利知道了董愿丽和丈夫的困惑,就挑选了几本如何种植蔬菜大棚的书让他们阅读。董愿丽起初只是很随意地翻了翻,没想到里面有很多内容正好针对他们种植中遇到的难题。于是,她和丈夫认真阅读起来,还记起了笔记。随后的一年,他们按书里的指点改进了种植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年的收入竟翻了一番。董愿丽和丈夫非常高兴,他们对李翠利也充满了感激。
李翠利的“微光书苑”每天都热闹非凡。除了年轻人和孩子,老人们也成了读书的积极分子。60多岁的李仁堂不甘心整天打麻将混日子,经常到李翠利的“微光书苑”借书看,帮着李翠利管理图书。
2012年,李翠利募集的藏书达到5万余册,为了让这些书籍物尽其用,在乡亲们心里播下文化的种子,李翠利到其他地方开办起分店。
2012年4月,李翠利的“微光书苑”第一家分店在另一个村开张。9年间,“微光书苑”开了近30家合作书店,合作单位有超市、旅店、诊所、美容店、蛋糕房、幼儿园等,这些店分布在不同地区,受益者达30多万人次。
2017年,全国人大邀请李翠利到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書馆法》草案立法审议座谈会,李翠利提出了“公共与民办图书馆资源共享”等一系列设想。
李翠利的善举和公益行动赢得了社会的肯定,截止到2020年12月,她先后获得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
李翠利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自己的“微光书苑”在全国乡村得到推广,让醉人的书香浸润千千万万农民的心田,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精神享受。
责编/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